照顧父母的這條路,我不是第一個走,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當開始面對媽媽的長照需求時,我發現很多作家早就走過這條路。
他們的故事像一面鏡子,讓我找到自己的方向。
如果你也正在經歷類似的事情,一定可以從他們的經驗中找到一些啟發。
以下跟你分享影響我許多的 6 本好書。
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
讀岸見一郎,學如何拿回親子關係的主導權,重新建立人生最重要的人際關係。
《被討厭的勇氣》暢銷作家岸見一郎,寫《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分享陪伴失智父親最後的時光。
我看見一位大叔願意分享脆弱,承認自己「有限」。
也讓我懂得藉由分享來自我療癒,以及適時求救。
無論是誰,都沒有責任揹著另一個人過活。 支撐著我們的,應該是「愛」,而不是「義務」。
讀完這篇文章,你會學會怎麼放過自己,不再要求過高,也能讓這段時間變得更有意義。
怎麼陪伴老去的失智父母,又不用拿自己的人生來換?
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
讀龍應台,學愛要及時,創造回憶。
把媽媽當成女朋友吧!一起看電影、喝咖啡、清晨爬山看芒草的女朋友。
人生裡有些事無法等待。「如果可以重來,我會少一點傲慢、少一點吝嗇,用我的語言跟你分享我深處的事。」是我讀《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
面對著已經認不得她的母親,龍應台心想,如果早 20 年,回到美君身邊,可以少掉很多遺憾。
《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收錄龍應台寫給母親應美君的 19 封信。
如果能重來,我會帶媽媽去約會
自成一派
讀張曼娟,學如何在照顧父母的同時,也照顧自己。
當家人病倒,我們為什麼成為照顧者?是為了「孝」還是「愛」?
許多人揹著「孝順」的十字架,認為照顧父母是義務,時間一久,讓自己也生病了。
「我所做的一切,並不是孝,而是愛」,曼娟老師分享。
身為菜鳥照顧者,想從前輩身上學習經驗。
《自成一派》摘錄曼娟老師在長照路上的 28 篇散文,讀完後,讓我學會如何在照顧媽媽的同時,也照顧自己。
如何在長照路上照顧自己與家人?
何不認真來悲傷
讀郭強生,學我們不能選擇故事「開頭」,但可以改寫「結局」。
為什麼有些在不快樂家庭長大的孩子,願意回去照顧那些傷害過他們的父母?
許多小孩長大後就離開了,但有些人卻選擇回頭,承擔那些自己也不想碰的傷痛。
郭強生的童年不快樂,性向也不被父母接受。他渴望家庭的溫暖,卻無法得到滿足。
成為照顧者後,我閱讀許多長照故事,有的家庭幸福美滿,有的像郭強生一樣,滿是傷痕。
我很好奇,面對這麼不快樂的環境,為什麼會決定回來,犧牲自己,扛下一切?
讀完《何不認真來悲傷》,你會懂為什麼郭強生選擇承擔。
為什麼童年不快樂的孩子,願意為父母付出一切?
我將前往的遠方
「老」是什麼?作家郭強生形容:「像在外太空漂浮」。
在《何不認真來悲傷》中,他坦誠分享了自己從原生家庭到情感生活的故事,並且在照顧失智父親的幾年間,步入了 50 歲的門檻。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在《我將前往的遠方》一書中繼續分享自己在長照及初老過程的心路歷程。
在老後宇宙中漂流:郭強生書寫「老」與「家庭」
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
讀簡媜,學如何當一個可愛老人。
老的時候,沒人在乎你年輕時多厲害。
生病和衰老,每個人都逃不掉,無論是奧運金牌還是世界首富,那一天遲早會來。
不少人晚年活得痛苦,更糟的,把周圍的人搞得也很痛苦。
讀完《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讓我思考一個問題:「老病後,我們成為怎麼樣的人?」
讀完這篇文章,你會知道如何準備,當一個可愛老人,也讓你愛的人可以創造自己的人生。
衰老、生病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照顧父母這條路上,我們孤單,但可以不必孤獨。
希望這份書單能帶給你一些力量。
也許哪天,你的故事也能成為別人的指引。
💡延伸閱讀:
當所有人都成了陌生人 —奧斯卡《父親》看失智者沒告訴我們的 3 件事
如果有天親愛的再也記不得你—從《手札情緣》我學到如何面對遺忘的 3 件事
你願意陪伴一個不記得你的人嗎?《明日的記憶》給照顧者的 4 個提醒
把長輩送機構=不孝?—看《被遺忘的時光》重新定義孝順
要是沒有媽媽,我要怎麼過日子?
家人最後的時光,原來可以更美好—從失智到臥床我學到的 5 件事
怎麼陪伴老去的失智父母,又不用拿自己的人生來換?
如何在長照路上照顧自己與家人?《自成一派》
不做臨終懇談,當心抱憾終生《凝視死亡》
不想將來只能拿著老人食品結帳,他帶領實驗室創意思考,迎接高齡化社會《銀光經濟》
別一個人扛,5 位知名作家陪你面對父母老去
如果能重來,我會帶媽媽去約會
花了一輩子對抗媽媽,為什麼最後卻成了她?
為什麼童年不快樂的孩子,願意為父母付出一切?
在老後宇宙中漂流:郭強生書寫「老」與「家庭」
你想成為哪種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