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紀律的追求少、活得好的 3 個觀點《少,但是更好》

上次更新:8 4 月, 2024
去發掘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人、事、物

你覺得自己忙嗎?甚至有時感到喘不過氣嗎?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總是貪心的想要完成更多,搞得自己蠟燭多頭燒,精疲力盡。

現代人崇尚一心多用,如果能夠一人當三人用、一天完成三天份的工作,那就太好了。我們身處的環境崇尚生產力和高效力,看看市面上琳瑯滿目的相關書籍便可知道。

在書店網站搜尋「生產力」,有三千多筆結果,而搜尋「極簡」,卻只有一千多筆。不只個人,企業也是如此,鼓勵「少花錢多辦事」(Do more with less)的文化,重點當然在於多辦事

《少,但是更好》是本談如何「有紀律地追求更少」的書。教我們過忠於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別人期待你去過的生活

作者 Greg McKeown 是一位管理顧問,也是專準主義(Essentialism)的奉行者。忙碌的生活讓他甚至連老婆進醫院時都在客戶端度過。在錯過自己女兒出生後,他才驚覺自己錯過了最要緊的事。決定重新排序自己的人生優先順序。也整理出一套方法,希望告訴大眾如何做得更少,卻活的更好。

bright green elm tree leaf
Photo by Kelly on Pexels.com

💡這本書我是用聽的。我將更多聽有聲書的心得和經驗分享於我如何聽書、聽了什麼書:用 Libby 和 Spotify 聽 17 本有聲書的經驗分享

作者在書中以三步驟來如何做到專準主義:

  • 第一,精挑:要判斷出目前什麼事情才是優先。先問自己,「現在所做的事情,是否值得投入?」如果不是,應該要勇敢拒絕。要成為「I choose to」,而不是「I have to」。
  • 第二,簡化:如何刪除瑣碎無謂的枝節。
  • 第三,準確執行:移除障礙,讓執行過程減少阻力與痛苦。

我想跟你分享書中三段精彩的論點,以及個人想法。

如果每件事都是優先事項,那什麼才是「優先」?

Mckeown 分享,英文的優先事項(priority),其實是單數,直到上個世紀時才出現複數變化(priortize)。優先事項從一件事情,變成一張清單。這不只是一則冷知識,也應驗了為什麼隨著科技進步,人類的工作時間反而沒有因此而縮短。

當我我們有多個優先順序時,實際上就沒有什麼是優先的。當一切都重要時,就沒有什麼是重要的。

你人生中真正重要的是什麼?是參加客戶會議,或是陪伴妻子迎接女兒的到來?

你工作中真正重要的是什麼?是參加數不盡的會議和回覆永無止盡的信件,或是達成你職能的核心目標?

man holding clapper board
Photo by Martin Lopez on Pexels.com

人生就像一部電影,好的電影需要好的剪輯

作者談到一個對於奧斯卡金像獎的觀察,發現如果影片有入圍最佳剪輯,則有高機率會贏得最佳影片。有連續 33 年的時間,從 1981-2013 年,每一部得到最佳影片的電影,一定有入圍最佳剪輯獎。說明了剪輯的重要性。剪輯是一種看不見的藝術,卻對影片成果有著決定性的因素。

我最近開始學習剪輯影片,先從小於一分鐘的影片 Youtube Shorts 做起,主題是自動化軟體小技巧。我發現為了要把時間限制在 59 秒,每一個螢幕畫面都要考慮再三,確認是關鍵步驟才會留下來。經常錄製了超時影片,什麼都想講,最後再不情願的大刀闊斧刪除。漸漸的,就能抓到一種感覺,知道大概能錄多少畫面、省下許多精力和時間。

其實我們的人生就像是短影片,時間有限,分秒珍貴。如果參雜了太多連自己都不感興趣的畫面,成果不僅索然無味,而且白白浪費了在世界面前只有一次的曝光機會。

設下界線,從別人的期待中解脫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優先是什麼,就會把別人的優先當優先

過去剛加入新團隊的時候,一心想把工作做好,總是用盡全力。信件、訊息秒回,會議必到,甚至安排好的假期都能犧牲。久而久之,我發現自己好像那隻踩著摩天輪的天竺鼠,永遠停不下來,直到筋疲力竭。

直到有次和同事談起,他一句話點醒了我:「你要能夠掌握情況,而不是被牽著走」(Instead of following someone else’s agenda, you need to be on top of your game)。

我開始重新檢視自己的行事曆,發現過去花費許多時間在滿足他人的期待,卻忽略了自己職能的核心目標。經過一番調整,包含帶領新進同事負責部分業務、和利害關係人溝通期望與責任,才逐漸做回行事曆的主人。

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優先是什麼,就會拿他人的優先當優先。不僅工作中被待辦事項追著跑。生活中,也容易隨波逐流,譬如追逐名牌、更大的房子、更豪華的車子。然後?然後一生就這麼過完了,再也沒有機會實現真正重要的事。

💡延伸閱讀:內向又逞強的我們,該如何拋開小劇場、為自己發聲?《相信你自己》內附「界線劇本」練習

clear glass with red sand grainer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com

後記

無論是極簡主義或本書提到的專準主義,重點都不是減少物品或是工作事項,而是透過減少干擾,去發掘真正重要的人、事、物

極簡主義早就不是新名詞,已經被不少人(包含我自己)奉為生活哲學。但在工作中,受雇於人,屬於團體的一份子,往往覺得很難隨心所欲。

這本書卻提醒,不只在生活中,在工作上也應該追求少。少不是偷懶,正好相反。少是對自己應扮演的角色負責,去除雜訊,才不負支付薪水的公司期望。

等會上班打開行事曆時,別忘了問自己這個問題:「什麼是必不可少的?」。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告訴我你的想法: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