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想活得更自由、更有成就。
但是,要「出人頭地」,光好好讀書、誠實納稅是不夠的。因為努力的人太多了。
就像跑步,除了賣力奔跑,還要跑對方向。
好在無論我們在哪個階段,都可以累積「慣習」,發揮最大潛能。
這篇文章是我讀完《慣習》後的筆記。
讀完後,你會知道德國上層階級有哪些慣習、以及我們可以怎麼做。
快速連結
什麼是「慣習」
「慣習」(Habitus)是法國社會學家Pierre Bourdieu提出的概念,指的是我們的「第二天性」,能決定我們的所有行為。
作者Doris Märtin唸大學的時候就接觸到「慣習」,一生研究階級文化。她發現「出身所帶來的慣習雖然是我們的一部分,但並不能阻止我們成長」,並提出階級翻轉的具體方法。
怎麼往上爬?累積這 7 種資本,改變慣習
擁有越充實的 7 種資本,就越容易改變慣習。
- 物質資本=你擁有的東西
- 心理資本=你對事物的態度
- 知識資本=你的能力
- 身體資本=你如何展現地位
- 文化資本=你如何脫穎而出
- 社會資本=你認識的人
- 語言溝通資本=你的說話方式
為什麼有錢人不守規則?
為什麼路上違規的常是一些豪車?
這不是錯覺。研究顯示,豪車不禮讓行人、搶快的機率,是普通車的四倍。
上層階級是「目標導向」的,換句話說,他們不用在乎別人怎麼想。畢竟錢跟律師可以解決很多事情。
相反的,中層階級人數多多了,如果不合群,就很容易被霸凌。所以要守規矩,討人喜歡。
對上層階級來說,不遵守規範,是明白無法滿足每個人。
他們知道自己擁有權力,對制裁的恐懼感也較低。
中產階級的核心價值觀:成就
區分德國上層階級和中層階級的關鍵之一是:「成就」。
中層階級因為人多,想要脫穎而出,必須要有成就。而上層階級,則更重視「創造」和「傳承」。
各種「花式炫富」:極簡、健身、生小孩、光著腳
《慣習》中談到上層階級的各種潮流,我簡稱「花式炫富」。
- 生小孩:《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中比喻,紐約上城區家庭以「小孩的數量」炫富。尤其如果能生 6 個小孩,更顯得尊爵不凡,因為很少人養得起。
- 極簡:當各種家電跟裝潢變的平價,中層階級也能擁有,上層階級以「空無一物」展現獨特。
- 健身:說明有時間、有餘裕,不用煩惱別的事情,能夠專心鍛鍊自己。
- 光著腳:擁有不遵守「繁文縟節」的餘裕,更不需要整天站在鎂光燈前。
科技公司的創辦人開始穿 T-shirt、牛仔褲,表示即使不遵守規則,也能得到尊重。
物質資本
金錢資本的威力,是能夠讓我們「交換」其他資本。它可以讓我們變聰明、經驗豐富,建立人際關係。
譬如
- 有錢就有安全感(心理資本)
- 上課(知識資本)
- 旅行和閱讀(文化資本)
- 參加聚會(社會資本)
- 買衣服和健身(身體資本)
心理資本
上層階級擁有遠大目標,因為擁有充足的「安全感」。
法國小水手 Tom Coron 在 12 歲的時候,獨自駕駛帆船,從英國出發,橫越英吉利海峽(English Channel),到法國。
這趟 96 公里的旅程,他的父親全程待在幾公尺外戒護。
在有充足安全感與強大支援的環境裡,更容易達成遠大目標。
身體資本
我們對「健康」的看法,也決定了階級。
• 上層階級認為,自己能掌握健康
• 下層階級認為,健康是天注定
研究顯示,好看的外表跟十足的精力和「基因」之間的關係很有限。「遺傳」也只會改變預期壽命幾個月。相較之下,生活方式,包括「運動」、「飲食」,卻能夠影響預期壽命數年。
• 內控(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相信「自己」是決定一件事成敗的關鍵。
• 外控(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認為「外在環境」才決定一件事成敗,自己的影響力有限。
📌延伸閱讀:嚮往海外職場,你要知道的 7 個秘密!搞懂跨文化溝通,成為國際化人才
我認為,健康的定義,也隨著時間改變。
父母那一代,認為健康=沒有病痛。
現在,健康不只是身體,而是身心靈。不只是不生病,還要充滿活力、快樂生活。
文化資本
「有品味」、「舉止優雅」是典型的文化資本。而近幾年的趨勢是「正念」、「永續生活」和「展現自我」。
巴西攝影家Sebastião Salgado年輕時,遠赴法國留學,成為經濟學家、在投資銀行領取高薪。
後來,他愛上了攝影,辭去工作,專注拍攝人類的苦難,卻得了憂鬱症,身體越來越虛弱。
他決定回到養育他長大的那片土地,復育雨林,也治癒了自己。
如今,那片土地是一片擁有生物多樣性的熱帶叢林,就跟他小時候一樣。
他用生活實現「永續經營」的核心價值觀,不只展現文化資本,也實現自我。
我們可以怎麼做?
我整理以下 2 個方法,讓你今天就可以開始。
- 累積「知識資本」:選定目標,並實踐
- 累積「社會資本」:參與社群,培養歸屬感
1. 累積「知識資本」
所謂「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人無法想像不知道的事情。
一個人的理想生活,不會超出他的認知邊界。
提升階級最好的方式之一是累積「知識資本」。
而累積知識不只是靠「讀書」,還必須「思考」和「實踐」。
我們可以透過模仿、行動、討論、修正等方式來創造價值、突破界線。
行動:選定一個目標,吸收相關的資訊,照著書裡的建議實作。
螃蟹效應:為什麼階級上升不容易?
即使累積了許多資本,階級上升並不容易,就像「螃蟹效應」。
漁夫抓到螃蟹後,總是順手丟到旁邊的桶子裡,就丟著不管了。為什麼呢?
其實螃蟹是有能力爬出來的,但通常爬到一半,就會被下面其他螃蟹扯下來。
當我們想要脫離舊環境時,舊環境的人會問:難道你覺得我們不好嗎?
不管移民、北漂、離家念書、跳槽換工作,想跳出原本圈圈的人,都可能被「情緒勒索」。
2.累積「社會資本」
階級上升,從培養歸屬感開始
階級上升就跟融入社群一樣,需要培養歸屬感。
「儘管表現傑出,但總是低人一等」的感覺其實很常見。即使是莫札特,也曾經歷過。
雖然創作很受歡迎,但一開始的他,還是個「自由創作者」,不是宮廷作曲家,收入不穩定。
所以莫札特也叛逆,拒絕接受維也納上流社會的行為準則,也不寫狂歡節舞曲,覺得那些「太 Low」。
他既覺得自己比那些為皇宮工作的人還有才華,又渴望得到他們的認可和特權。
培養歸屬感,除了參與,別無他法
想要有歸屬感,就必須參與。
所謂「社群」,就是有著同樣「企圖心」或「價值觀」的一群人。
人際關係不會彈指出現,必須逐漸累積。藉由各種活動、建立連結,培養凝聚力。
行動:加入一個社群,無論是線上和線下,看看大家在做什麼。
後記
這本書給我的 2 大收穫:
- 明白原來那些從小被教育的「美德」,在別的階層不一定是「優點」
小時候總被教育要「為別人想」,所以要遵守交通規則、菜不能只夾自己喜歡的。但在上層階級看來,達成目標才是要緊事,其他只是細節,能用各種資本解決。 - 能解釋什麼叫做「氣場」
常聽說一個人「氣場」很強,總覺得很模糊,說不出究竟是什麼讓一個人有氣場。
讀完《慣習》,我認為氣場,就是[餘裕]。
就像搭飛機的時候,能保持最佳狀態的,是擁有空間的人。
當一個人擁有的餘裕越多,氣場越強。
- 擁有學拉丁文的餘裕,而不用為了「有用」學更多人說的語言
- 擁有每天鍛鍊身體的餘裕,而不用塞滿工作
- 擁有冒險、嘗試未知的餘裕,因為擁有足夠的安全感
書中也明確給出 7 種資本,告訴我們究竟是哪些東西,組合成餘裕。
這本書幫我「把不具體變得具體」,拓展認知邊界,並有意識的做出選擇。
附註:書中研究以德國為主,並不一定適用於其他文化。
謝謝季成推薦,讓我認識階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