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必須有錢有愛有意義》把喜歡的事做成事業, 成為斜槓、創業者的提案 附推薦書單

上次更新:8 4 月, 2024
分享10本我曾閱讀過的同主題書籍

你對現在這份工作有愛嗎?
你上次做真正想做的事是什麼時候?
熱情與麵包,只能選一個嗎?
興趣進化成收入,真的可行嗎?

《工作必須有錢有愛有意義》作者佐依從本來是一位設計師,利用業餘時間推出 Potcast《佐編茶水間》,一步步創建出她的個人品牌,成功將興趣變現!

她想告訴大家,找到一個職業不該是目標,找到一種理想生活才是。

但是,要怎麼找到理想生活?你的理想生活是什麼?

「睡到自然醒」、「滑手機」、「吃點心」

「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我就是不想上進」

先謝謝你的坦率與誠實,說出自己的理想生活裡,既沒有熱情,也沒有「拯救全世界」、「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種答案,承認自己不偉大需要勇氣。

偷偷跟你說,這超級正常,因為大部分人都都是從「利己」出發,走向「利他」。

但我就是只想到自己啊

有的人不是故意的,但就是對生命沒有什麼熱情,更不用說對某個「比自己更大」的事情想要付出了。這不是你的錯,人本來就只會對與自己有關、或者能想像的東西有感覺。

不用擔心自己還沒找到人生的意義或者使命,因為人通常都要自己或者身邊的人經歷過一些事情或者身分轉換後,才會開始關注特定議題,或對許多事物產生共鳴。

例如為了兒童公園政策請命的媽媽們,在還是小姐的時候,應該也不太在乎公園裡的兒童遊樂設施長什麼樣;交通違規議題受到大眾的重視,也是正是因為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仔細體會,用心尋找,你會找到那些願意為之投入的議題。

woman holding camera standing near people

如何尋找熱情與天賦 ?

大部分的人都以為熱情是空降的天賦,其實,找不到熱情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嘗試得不夠多、不夠深、不夠長。

💡延伸閱讀:

這次不聽別人,我們自己說《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熱情是一個迷思《深度職場力》

沒有夢想的人生,一樣很美《給沒有夢想的人!邊走邊想職涯探險指南》

如何打造理想生活?

有了熱情以後,卻發現填不飽肚子怎麼辦。熱情與麵包只能二選一嗎?為什麼非得要穿上西裝,將夢想鎖在盒子裡,去賺夠「那該死」的錢後才能生活富足、好好陪伴家人?

小孩子才做選擇,你可以全都要。

💡延伸閱讀:

你追的是真兔子嗎?《夠了》

從工作、感情到家庭,你可以從57個生命故事中學到這六件事《這輩子,你該做什麼?》

簡單的事情不要搞得太複雜

工作必須有錢有愛有意義》提到,如果已經打造出自己的產品了,為什麼觀眾回應卻不如預期?問題可能出在你的內容沒有足夠解決觀眾想知道的問題,儘管它很詳細。

開始經營部落格之後,我也時常拜訪別人的部落格,發現各種風格皆有。同樣是寫閱讀筆記,有的部落格可以一本書生出上萬字筆記,有的簡單幾句話就講完了。要再深究內容的話,前者會詳細摘要,後者則只著重在自己的想法與實作。

兩種風格都是閱讀筆記,但如果以讀者的角度來看,你認為哪種比較能帶來價值?

我認為後者才是觀眾需要的內容。因為如果要做書籍摘要,其實有的媒體就專門節錄書摘,幫書籍曝光。觀眾更好奇的,是其他人看了這本書後,對人生產生什麼影響,進而再作為參考,自己是不是應該跟進,如果覺得有需要,就會自己去找書來看。

因此,比起上萬字的重點摘要和筆記,一篇只是將書本簡單介紹後就直接切入觀點或實作的閱讀筆記,更受歡迎。

woman holding breath under water
Photo by Dids on Pexels.com

負面情緒來襲時,轉化情緒的小技巧

追求理想生活之餘,難免會碰到阻礙、有理智斷線的時候,作者佐伊分享幾個小技巧:

  • 憋氣後呼吸 15 次,強迫自己將注意力抓到呼吸上
  • 躺下或彎腰,看天花板轉移注意力
  • 全力衝刺或奔跑
  • 洗冷水澡

讀到「憋氣後呼吸」這個小技巧,讓我笑了出來,因為佐伊讓正念所說的呼吸練習變得更容易執行了。

學過正念的人常常會碰到的挑戰是:要專注在呼吸好困難阿!思緒總是時不時飄走。這時,如果先強迫自己憋氣,體會到呼吸的美好,應該就能更專注在呼吸上了吧。

💡延伸閱讀:

如何突破人生困境?專家教你清除心靈垃圾、打破慣性思維,變得更幸福《正念減壓自學全書》

4種提供價值的角色

無論在談個人品牌、知識變現等主題,核心都圍繞著為他人「提供價值」,佐伊從四種角色切入,分享她的觀點,如何一邊磨練專業時一邊提供給有需要的人。

這個分析非常有趣,也打破自己過往認為一定要有獨到見解才能提供價值的迷思,相同的概念也在《大人的周末創業》提到,即使只是「傳播資訊」,也能提供價值。

  • 彙整者:收集資料、整理內容的人

提供資訊,但沒有提供自己的看法。例如:食譜分享、書摘、新聞

  • 記錄者:深入研究、觀察並紀錄經驗

記錄自己的體驗,給有需要的人參考。例如:旅遊或美食部落格

  • 分析者:提供自己的見解

比起「彙整者」和「記錄者」,「分析者」會需要多花更長的時間累積經驗,但也更能走出個人風格。例如:影評、書評、愛情觀或親子教養

  • 傳播者:利用優勢與資源,提前獲得資訊

運用語言優勢、地理優勢,或特殊資源,比別人更早獲得情報或資訊。例如:介紹國外創業主題的 Podcast、介紹國外上映最新電影

person holding a dslr camera
Photo by waseem kahlool on Pexels.com

如何打造個人品牌?

這三本書都在談如何從零開始,用內容創作變現。

💡延伸閱讀:

放下外商總經理頭銜,他靠一條網路線養活全家,過得更富足《從 0 開始的獲利模式》

先寫先贏,天下無敵《暢玩一人公司》

質疑成長《一人公司》

現在就開始行動吧!為夢想挺身而出

最後,我想將書中這句話送給你:「如果能做到為你的人生、夢想和選擇現身,你就完成了最困難的事

無論你的理想生活是為了自己還是他人,不管那是吃遍全天下的甜點、減肥或是開設烘培教室,我們開始吧!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告訴我你的想法: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