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海外工作者該去哪?擺脫事務所超時工作,他在荷蘭用 3D 列印打造自家產品|吳宗儒專訪

上次更新:8 4 月, 2024
內向海外工作者該去哪?瑞士vs荷蘭的深度觀察

還記得你班上最後一名畢業的同學嗎?他現在在做什麼?

是找了份安穩的上班族工作,還是創業當老闆?

吳宗儒(ZongRu WU),高中班上最後一名畢業。

他不僅出國念書,從有「歐陸第一名校」美譽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畢業,還當起老闆,在荷蘭為自家品牌設計產品。

然而這一路並不是一帆風順。

自認「隱性內向」的他,初踏上歐洲,也曾經歷過許多衝擊和挑戰。

曾經直接和脾氣火爆的老闆抗議、也挖掘出內向實習生被埋沒的攝影天賦。

這一路是怎麼走來的?讓我們聽聽他的故事。

自我介紹

我是宗儒 (ZongRu WU),台中逢甲大學念建築系畢業,之後在台灣建築師事務所工作,兩到三年後準備出國,現在在荷蘭,是自僱(Self-employed)電腦運算設計(Computation Design)與數位製造(Digital Fabrication)顧問。

第一次有想要出國的念頭,大概是在我高三的那一年,那時候種下了出國的種子。我的成績一直都不太好。因為我國中念的是私立學校。上高中的時候,反而不知道怎麼念書,因為私立學校老師會逼迫你學習,但上了高中之後,我念的是新竹高中,都是男生,玩得很開心。

所以高中畢業時,我在我們班上是倒數的,然後考進了逢甲大學建築系。基本上也是大一玩到大三,,完全忘記了自己想要出國念書。

後來,在大四大五的時候,遇到了很不錯的設計老師,他們手把手地教導我,並且都有出國的經歷。所以那個出國的念頭又重新湧現,然後我就開始慢慢準備。

因為我荒廢了多年的英文,並開始參加一些夏季電腦運算建築工作營,逐漸累積作品集。好處是那時候對想念的專業方向相對清楚,所以朝這個方向努力。

後來,在 2017 年,我很幸運地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校(ETH Zurich)錄取,碩士專業是建築數位製造(Master of Advanced Studies ETH Architecture and Digital Fabrication),簡稱MAS DFAB。畢業後,我來到荷蘭工作,原本沒有特別計劃在荷蘭待太久,因為我很喜歡戶外活動和爬山,所以一直還是有想回瑞士的念頭。但是瑞士是個相對封閉的國家,簽證對外國人不是太友善。

我當初剛來荷蘭的簽證是Research Year的簽證,這個簽證可以在這邊工作並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但無法延長。所以在荷蘭工作一年後,為了生計,我努力申請了Startup Visa 的簽證,這個簽證如果你的收入有達到移民局的標準,是能夠續簽,所以不知不覺我已經在荷蘭待了四年多,一直待到現在。

你的工作內容是什麼?

工作內容其實可以分成好幾個不同的部分。比較主要的部分,是在當初給我 offer 的這間位於荷蘭鹿特丹的設計公司,叫做為The New Raw 。剛開始加入公司時,我的角色是一個設計師。我跟我的老闆們都是建築背景,公司主要專注於回收塑料產品,特別是 3D 列印技術。

當時,3D 列印技術對回收塑料的家具及產品應用還不如現在廣泛,但這幾年,大家對這一領域的興趣逐漸增加。加入這間公司, 剛開始時我主要設計小型物品,如傢俱、街道家具、花器等。這些對於我的建築背景而言相對陌生,因為我缺乏對於設計所需要的精確度,例如椅子的尺寸差異 5 毫米或 1 公分可能會對舒適度產生很大的影響。

大約一年半後,公司置入了兩座機械手臂,這正好是我之前在 ETH 念書時使用過且熟悉的技術。所以我和他們討論,表達了不再希望從事設計工作的想法。我逐漸轉向計算設計(Computation Design),這種設計主要是針對同事或客戶的設計,將產品優化成可以 3D 列印的檔案,包括路徑優化材料測試等。這幾年,隨著經驗的積累工作內容逐漸轉向專案管理和品質控管,同時,我也開始指導公司的實習生。

我和我的朋友 Inigo 在荷蘭的TU Deft(台夫特科技大學)教導工業設計學生,如何使用 3D 列印機去創造圖案和紋理。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坊。

同時我們最近開始與一家叫做Fiction Factory的公司合作,他們專注於回收木材。這種回收木材通常在CNC機器切割後會產生一些廢料,我們需要找到方法來利用這些廢料做家具或其他產品。下週,我們會參加他們在阿姆斯特丹舉辦的一個工作營,這個工作營是Waag x GLUE Amsterdam的一部分,這是一個開發新客戶的機會。如果他們對合作的產品感興趣,我們可能會在 10 月的荷蘭設計週展示更多合作的成果。

在荷蘭有許多與設計研究相關的資助計劃,過去四年我也成功獲得了研究資金。這部分的資金主要用於進行建築立面組件(Facade component)的研究,我專注於 3D 列印表面紋理(Rippling Shades)如何產生自我遮陰(Self-Shading),進而讓建築物可以變得更節能、永續。

最近我開始思考如何將我的專業服務轉型。不是只有專業時間上的服務,更會想要開發自己的產品,但是想要開發什麼還不確定,就是目前還在思考的階段。身為牡羊座的我,常常需要有新鮮的事物來 keep going(持續前進),所以有點停不下來,但現在跟以前比起來已經好多了。

你是個內向的人嗎?

我是一個獨生子,小時候很害羞。這種個性讓我學會如何觀察人,我可以一邊和人交談、一邊聆聽,接收不同的資訊。

但小時候我真的非常害羞。我記得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害羞到不敢舉手告訴老師我想上廁所,結果很可憐,尿在褲子裡,哈哈哈。後來在小三和小四的時候,因為我長得很高,每次都站在最前面,但我仍然很害羞。

當時我的班導師覺得這樣不行,開始逼我參加一些演講比賽。那時候,我開始有一種人格分裂的感覺,明明不想做,但又被逼上臺,然後發現有機會表現,還是會努力表現出來。

所以後來我就有一個開關,可以切換,當我在人前時表現出不同的樣子。但回到家,其實我是一個內向的人。我以前的室友,他們經常說:「噢,你在家不一樣啊。」有時候我會躲在自己的房間,做自己的事情。

所以,當你問我說我的內向,其實我是一個相對隱性內向的人。在外面,大家可能覺得我很社交、很外向,但其實回到家,我發現在這個過程中消耗了很多能量,所以回到家的時候會感到很疲憊。所以後來發現,我還是比較喜歡獨自待在家裡。

跟南歐人溝通像在吵架?坦率表達不滿,他幫老闆上了一課

我覺得在工作中,大家都非常包容。但是到頭來還是要看人。舉個例子,我的老闆在我剛加入公司時,是個性非常急躁和直率的人。但他漸漸意識到,我來自亞洲,文化和溝通方式不同。他可以那樣對待義大利或西班牙人,但對我不能這樣。

南歐或地中海地區的人講話會很習慣的越講越大聲,如果你不了解,會感覺他們在吵架。我無法接受那種態度,所以我明確地告訴他,這樣讓人感覺壓力很大。經過一兩次爭吵後,們開始理解,知道不能這樣對待我。

有一次,他對我發火後,我寫了封電子郵件,說我下午無法工作,需要半天假。他之後找我談了一下,表示以後會小心一點對待我,但我感覺那個小心有點刻意。後來他告訴我,他學到了很多,因為他也是第一次當老闆。

在荷蘭的工作環境不像亞洲,有強烈的等級制度。你可以直接與高層交流,這對我這種內向的人來說是一個挑戰。如果你想在職場中升遷,就需要花時間建立人際關係,但這不一定會直接影響工作表現,個人的能力和專案的執行成果才是最重要的。

你的隱性內向特質曾在海外求學、求職、工作的過程中發生哪些好處或挑戰?

我一直都記得,在碩士開學的第一天,我們要用英文稍微的自我介紹自己的背景。我幾乎緊張得不知道要講什麼,再加上需要用英文自我介紹,那短短的三十秒,我根本是腦袋空白的度過。

接下來的三個月,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度過的(笑)。這種內向又、不知道怎麼問對的問題,再加上語言,一開始真的很不適應。具體後來是什麼時候開始適應,其實我不是記得很清楚,我只記得過了一段時間後發現,沒有歐洲同學的母語是英文,只是他們成長在多語言多文化的環境下,相對習慣在不同的文化下如何表達

不過我念書的那一年,碩士班 17 位同學,只有一位同學來自德語系國家,沒有人真正來自瑞士,所以其實大家真的都是異鄉人,只是你的家鄉離蘇黎士坐飛機是一個小時(維也納)還是十四個小時(墨西哥)。

漸漸地,就開始敢開口,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尤其在幾場下課後的烤肉、喝一杯,或是課間的咖啡時間,同學或老師們也漸漸了解。也許是文化的差異,也許是語言的適應,所以大家都會相對耐心的聽彼此的建議或是想法。

即便是到現在,在工作上,我還是在練習如何把問題問得更簡單、更精準。但是這些都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練習,和經驗的累積。不過內向個性的好處,是在你提出問題前,可能很多事情已經在你腦裡轉了很多遍:我該這樣問還是那樣問會比較好呢?

相信自己真的很重要,因為我的個性很喜歡自己嚇自己,所以有時候我會覺得這個問題、或是這件事情不知道怎麼處理時,會讓我很焦慮。

但是這樣的焦慮其實對問題沒有幫助,你只能相信自己可以,然後想辦法把大問題拆解成小問題,再把小問題一個一個的解決。當這些小問題一個一個被解決,所謂的問題也就不再是問題,答案也會漸漸地清晰了起來,問題也就會自然而然地解決了。

你的工作夥伴(同事、主管)內向嗎?他們對內向的態度是什麼?

我工作上遇到了一位非常內向的實習生。我在他加入公司的兩個月後才第一次講話,但並不會刻意。在工作方面沒什麼問題,因為他的理解能力很強,且執行力出色。

也許是因為在荷蘭,大部分的工作夥伴習慣用電子郵件或簡訊進行,除非情況非常緊急,或者需要進行重要會議。特別是在疫情時期,大多數人都在家工作,許多公司在疫情過後也縮減了辦公室、實行彈性工作時間。除非有重要的會議需要面對面參加,否則都是通過線上會議或電子郵件解決事情。

在歐洲工作的四年半後,我開始害怕遇到非常外向的人。大多數這類人格特質的人,說得很多卻做得很少。我更喜歡那些不多話但能高效完成工作的人,我認為這也受到工作環境和文化的影響,你需要非常實際且高效。

大家都喜歡偷懶,但這種偷懶是一種好的偷懶,如何用最少的時間創意地完成工作。我認為這是大家更在意的事情。

內向特質也有可能成為一種特色。人格特質是大家相對關注的事情,因為那就是你。在歐洲社會,人們對於不同的人格特質和文化非常寬容。當然,不同的國家之間仍然會相互調侃。做自己,不要迫使自己成為別人。

如果別人知道你害羞和內向,他們就會以相應的方式和你溝通,或者讓你從事相對技術性的工作,而不需要面對太多人。我認為這是他們對於內向的態度,專業性才是大家最關注的,而個性上可以調整和磨合。

內向性格在創業上的挑戰?

一開始我其實人生從來沒有想過要創業,當時因為被簽證所逼,想要繼續留下來,所以開始想辦法。後來發現有 Startup visa 簽證之後,我就開始研究應該怎麼去申請。

荷蘭有著很好的系統幫助人創業。在政府單位的網站上都有列出這些機構,會輔助青年創業者去寫你的 business plan(商業計畫),或是 financial plan(財務計畫)。

在歐洲大家很習慣用 email 往來,所以一開始內向,這件事情不太會影響你創業,尤其是我做的東西是比較偏技術導向的設計東西,所以跟人的溝通跟接觸在初始的階段是相對少的。

我覺得是蠻幸運的受到這些機構的幫助,就連當初我的 business coach(商業教練)也是一個很內向的人。我們見面的時候很安靜,譬如看 business plan 的時候他就說 「喔,我覺得這邊要改一下」。我說「欸, 你覺得這要怎麼改?」,他說我想一下,接著會安靜一陣子。

之後他說會把要改的地方 highlight 起來,再回我 email。你會感覺到這個人的氣場跟我差不多。我覺得跟這種的頻率相處起來還是讓我覺得比較舒服。

找到頻率相近的人,就能激發出潛能

有時候我需要帶一些 intern(實習生)。有些 intern 就是很 social(社交)嘛,就是來看我們在做什麼、交個朋友,看看之後畢業或許可以來這邊工作。然後有些 intern 就真的很安靜但會把把交代的事情都做好。

我有一個 intern,Tim。那時候他來公司兩個月,但我們都沒有什麼講過話。之後慢慢發現他其實很好聊,還會找我一起去攀岩。

後來發現他很會拍照、也很會錄影,後來他我就 hire(聘請)他成為我的 Project(專案)的 Photographer(攝影師),Film Editor(影片編輯)也做得很好。

後來他就離開了公司,但因為他幫我拍了影片之後,卻拿到另外一個工作,專門拍攝剪輯影片。他跟我說她以前從來沒想過說可以幫人家拍照或是剪輯影片維生。

在歐洲跟台灣建築師的養成路徑有什麼不一樣?

當我在臺灣工作時,我注意到大多數建築公司通常會要求你參與整個建築流程需要了解所有的細節,但最後才會發現你更適合進行詳細設計或概念設計,通常在工作的晚期才會浮現。

然而,在歐洲人們更勇於追求自己的興趣,不會強迫自己要擅長一切。會變得更專精,而不是萬事通。

譬如一開始我認為自己是一位設計師,事實上我並不是非常擅長設計,但這並不代表我應該離開公司或結束合作關係。相反,我們可以談談如何改變我合作模式,讓它變成雙贏的局面。

許多事情只要你願意談,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但在談話之前,你需要清楚自己不想做什麼或想做什麼,這是你自己的決定,別人無法幫你做主。

在歐洲跟台灣建築公司的文化差異?

我在台灣的建築工作上班的時候一天要上 12 到 14 個小時的班。工作負荷似乎永無止盡,尤其在牽涉到土地重劃計劃時。為了趕在土地重劃之前取得建築執造,必須不斷加班。

在歐洲,工作效率比較重要,加班並不被視為主管欣賞的表現,相反,主管可能會詢問是否分配了太多工作,或者是否有工作需要協助。歐洲人很懂得怎麼偷懶,但那個偷懶蠻好的,就是你要怎麼在有限的時間把事情做完

這種不同的態度與教育體系有關。在歐洲,知識相對容易被累積,職人的文化和技術傳承受到尊重,並被視為文化資產,政府支持保護這些技能。年輕人可以在這些領域發展,可以結合興趣和生計。

儘管我對歐洲的工作文化印象深刻,但競爭也相當激烈。在歐洲,你需要找到自己真正擅長的領域,成為專家,而不是長時間工作。但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需要權衡回國和留在當地的利弊。

總之,歐洲的工作文化強調效率和平衡,並重視保留技術傳承。這種文化使人們更容易追求他們的興趣,並在工作和生活之間找到平衡。

你旅居的國家屬於內向社會嗎 ?怎麼說?

當你討論所居國家是否屬於內向社會,首先需要先定義居住的國家。但在歐陸不是太容易去定義國家的邊界,因為在歐陸的人力物流資源,是非常流動且變動的。

我只能就我所待過的瑞士跟荷蘭做一個簡單的比較。這兩個國家在地理位置上以及歷史上是在天秤的兩端。一個是過去列強的兵家必爭之地,現代少數的中立國家,以生活品質以及對銀行的客戶的資料保密著稱。

一個是十九世紀的海上霸權。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全盛時期,在全世界有 15000 個分支機構,甚至現在的加勒比群島依舊是荷蘭王國的一部份。包括科技大廠艾斯摩爾、以及物流港口掌握著歐陸的貨物運輸。

瑞士是相對內向的社會。2019 那一年我需要經常的往返蘇黎世和鹿特丹。每次當我在往機場的火車上,都可以感受到這種明顯的差異性。瑞士SBB的火車上總有一種被按下靜音鍵的感覺,人們靜靜的工作,靜靜的看著窗外,低聲的聊天,那是一種歲月靜好,但這種安靜在某些時刻會給你一種壓力,就是你不知道這平靜的湖面下正在發生什麼。

而在荷蘭NS的火車上,是相對比較活潑的,聊天的聲音,青少年喧鬧的聲音,人們在視訊會議的聲音,你聽得到別人的聲音,但你依舊保有自己的空間,不過有時候當你想要安靜的時候,要記得選擇安靜的車廂。在這個車廂內是只能小聲交談或是禁止交談的。

或許和歷史背景、地理位置有關。因為瑞士是一個被歐洲列強圍繞的國家,也是一個充滿山的國家,相對比較封閉。在文化上,也是如此。雖然瑞士人講德文,講Swiss German,但是 Swiss German 跟 German 還是非常不一樣。

我的德國朋友們告訴我,即便他們也講德文,但都不見得會有瑞士的朋友。所以,我覺得可能是內向或是封閉,他們在自己的那個圈子裡面很舒服。

反觀荷蘭,在過去的航海列強時代,有這麼多的殖民國家,他們的個性就是衝出去。因為他們沒辦法往歐洲內陸衝,所以就往外衝。個性是比較直來直往、做事情有效率,有事情不會悶著。

我們都會說瑞士人講話,很像微風吹過花朵、花叢,花就一搖,然後就結束了,聽得不痛不癢,但他覺得已經把話說得很重了。但荷蘭人就會直接跟你說,你這樣不行。

所以,我覺得荷蘭人,普遍來說,比較健談,也比較願意跟你講英文。瑞士,大家的英文程度是好的,但是可能害羞,或是他不想跟你講,這都有可能。

瑞士和荷蘭在學術上的差異?

學術上,以我自己的專業領域Digital Fabrication來說。在瑞士,學術環境很優渥,但在社會上的建築產業,瑞士人比較保守,偏愛傳統或現代主義的建築。

他們對於開放新科技去改變建築產業的態度相對保守。因為建築產業是一個古老的行業,相對難去接受這樣的變革。學術界和實際應用之間有落差,缺乏實踐推動。

唯一的例外是當瑞士聯邦政府和 ETH Zurich 合作建造了一座房子,稱為DFAB HOUSE,這是一座以數位製造為主題的建築,瑞士很難找到第二棟類似的建築。它將最新的科技應用於建築中。最近,他們也與藝術家合作一些大型的建築案,但不確定這些建築是否永久性的存在。

相較之下,在荷蘭的學校雖然教授相關技術,但沒有像瑞士那樣專注的實驗室。然而,在荷蘭的 T.U.Delf 建築系曾有一個名為Hyperbody的 program,培養了一批專注於數位製造的學生。儘管該 program 已結束,但當時的學生中有些人在荷蘭創立了公司,從事數位製造領域,如回收塑料印刷、黏土印刷和金屬印刷,以及建模優化。

同時荷蘭也更鼓勵創業,吸引國際人才,並提供不同的稅收政策,例如自僱稅收比普通公司工作的稅收低約 14%。

五年後你會在哪裡?做什麼?

我應該還是會在歐洲,可能會在家裡帶小孩,呵呵,沒有啦。

我覺得我還是一個建築師,就是一個做建築的人。我其實還有在接一些臺灣的建築案,設計朋友的自地自建。但是後來覺得我不會想要繼續在臺灣蓋房子,或是說不想繼續在地球上蓋房子

現在NASA或是ESA,有外太空移民計畫,去月球或是去火星。要是有一天你做的東西可以在月球上,或是在幾千萬公里以外的地方被實現,我覺得那是一件超酷的事情。

但是我覺得很可惜的事情是因為這種就是European Space Agency或是NASA,因為這種都是高度科技跟高度保密的工作。要進到這樣的政府單位。第一個條件就是國籍,譬如 NASA,你要有美國綠卡;ESA,你就要是歐洲人,所以要有歐洲護照或是永久居留。我目前也在荷蘭待了四年,接下來會開始準備文化跟語言測試,申請永久居民跟護照。

如果 10 年、20 年之後有一天可以去月球。那時候我也老了,沒辦法去到那個地方。但是你畫的 3D 列印路徑有辦法去到那個地方,就覺得哇!超棒。這件事情一直在我的心中。而且我不會很害羞的跟人家分享,

雖然聽起來很遙遠,就像我高三的時候,即便是班上最後一名畢業的,還是會跟大家說,想要出國念書。哈哈哈哈,我覺得是一樣的,因為這就是我喜歡的啊。

給內向者的建議?

內向者不需要掩飾自己。大家通常說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但我認為機會需要一些幸運。所以,如果你覺得你準備好了,但是沒有機會,或者你很渴望某個機會,例如某個職位、工作機會或專案,但卻沒有實現,不要灰心,也不要難過,或許只是機運還沒到來。

或者,即使你得到了這個機會,如果無法善加利用,它也可能溜走,因為你還沒碰到與合適的團隊。

特別是在歐洲和其他地方,有時候如果你對某事有興趣,只需發一封電子郵件。如果對方也對你感興趣,他們會回覆你。

譬如我的一些工作坊或專案,通常是和之前的同事合作完成的。等到他們離開後,我們才有機會合作。因為他們記得你,他們喜歡與你合作,並享受與你相處,所以他們會主動來找你。

總之,準備好自己,但不要強迫自己做不喜歡的事情。

會從事什麼截然不同的工作?

小時候看宮崎駿的電影心之谷,電影中的那個小女生,一心想要創作。我印象很深刻就是她爸爸、媽媽對她說,他們在這個漫長的人生裡混了幾十年,最後其實也只學會一兩項可以讓自己生活下去的技能,但如果你還這麼年輕那你怎麼去多試試?

就讓小孩子去試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技能,就讓他去試。他失敗了,就失敗了嘛。在我創業的初期, 有一陣子蠻茫然的。有天看到National Geographic的網站,就想說看看能不能當攝影助理,去爬山、涉水,我不知道錢賺得怎麼樣,但是我喜歡大自然。想要跟著這些團隊去看世界,看到世界上很多不同的大山大川,用你的眼睛去看到、去感受那些事情。

後記

與宗儒的訪談非常暢快,不知不覺就超時一個小時。事後一直覺得他有個強烈的特質,我當下卻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

後來,我終於找到了,是勇敢。

他勇於說出自己的夢想,並實踐;當界線被侵犯時,能夠不畏權威,說出自己的感受;當面臨巨大壓力時,能夠直面自己的焦慮,尋求幫忙、並將問題一一拆解、擊破。

說到勇敢,你腦海裡第一個浮現的是美國隊長、還是斯巴達戰士?實際上宗儒雖然高大,給人的印象卻一點都不是那種奮勇殺敵的樣子。相反的,細膩且感性,並不吝於分享自己的夢想、不舒服和害怕。

正因為他願意坦率地將真實的感受表達出來,始得自己和身旁的人能夠幫助他,進而讓他成為真正想成為的人。就像 Brene Brown 說的:在坦蕩的接受脆弱後,讓我們脆弱的,也讓我們美麗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告訴我你的想法: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