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早起嗎?畢卡索都睡到 11 點。不能早起的4個做法

上次更新:5 2 月, 2025
不需要早起,人生也可以很成功!
woman in pajamas sitting on bed
Photo by EKATERINA BOLOVTSOVA on Pexels.com

我並不認為每個人都需要早起,早起的目的是因為有時間做「想要完成的事情」,如果你是個夜貓子,總是在晚上時才文思泉湧或精神百倍,那麼完全不需要逼迫自己擁有另一套生理時鐘。

我有一位朋友,跟他約時間盡量避開上午時段,至少要下午,晚上則是最理想的時段,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是隻標準的夜貓子,非常討厭早起,總要到夜深人靜才覺得頭腦清晰,總算可以「專心做點事」了,加上住在臨馬路的鬧區,夜深時,不再車水馬龍,讓他能夠安靜不受打擾的閱讀、思考。

我的同事則完全相反,最喜歡跟健身教練約早上六點開始訓練,因為那段時間小孩還沒睡醒,也還沒出門上班,時間是自己的。練完以後,沖個澡,回到家,就要開始張羅小孩的早餐、接送上學,接著進辦公室,開始新的一天。

以上兩個例子,一個習慣在半夜閱讀、一個總在一大早健身,雖然時段跟任務不一樣,但都有一個「目的」要達成。

之所以用目的而不是目標,是因為目的的範圍比目標更大。有時候目標達成了,卻無法達成目的。

譬如希望維持體態、常保健康是一個目的,要達成的方法有很多,譬如降低體脂。以「在一個月內降低 1%體脂」為目標,調整飲食、建立運動習慣。

但除了降體脂以外,難道就沒有其他方法了嗎?當然不是,我們可以蒐集大量健康體態者的照片、飲食習慣,從中找出最適合自己的,也可以練習冥想,好好呼吸。別忘了,心靈健康也是健康的一部分。

如果說早起是為了「目標」,會感覺自己是跑摩天輪的倉鼠,一直在追趕著進度和數字。但當心裡有個「目的」要達成,就彷彿在人生旅途中找到了北極星,變得很有方向感,知道朝哪個方向前進

man dunking the ball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com

成功方式有很多種,你不一定要早起

晨型人這個名詞是由日本人發明,近年來蔚為風潮,甚至出現「你的未來決戰在清晨」這種說法,讓人壓力好大,彷彿不早起這輩子就注定撿角。

Online Mattress Review 訪問了五十位成功人士的睡眠習慣,發現他們之中有早睡早起,也有晚睡晚起的。延伸閱讀:The Sleep Routines of 50 Successful People – Online Mattress Review

你看,舉世聞名的畢卡索(Pabloe Picasso)每天早上十一點起床,NBA 神射手柯瑞(Steph Curry)不只睡到八點,一天需要睡九小時,相信比許多人都多。

其他許多名人譬如 Elon Musk, Barak Obama, Mark Zuckerberg 也都睡到早上七、八點,就像一般上班族一樣,並不特別早起。

讀到這裡,你可以放心了吧!不早起的人生也可以很成功。

你想藉由早起達成的「目的」是什麼?

早起,只是找出時間執行重要事項的方法之一。

確保時間被花在值得的地方,不虛度光陰,關鍵在「找到時間」。

以下四個方法,幫助你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時間。

gray double bell clock
Photo by Moose Photos on Pexels.com

找出生活中的空檔

人的作息會隨著階段改變。高中生應該是最早需要開始一天的族群,因為學校規定早上七點半要到校,出社會後的生活型態就有各種變化了,有的人早上八點打卡,有的公司只要早上十點前進去就行,也有的是輪班,每隔幾個月就要調整班表。

無論你是哪一種,試著找出一段不受打擾的時間。

專注時間應該是主動規劃,而不是被動填滿

「等有時間」、「等我有空」,說出這些話就彷彿宣告自己不是時間的主人,因為「等」是被動的,等待對方提出邀請、等待緣分、等待事情自然發生。

生活中確實有許多身不由己,為了老闆而開不想要的會、為了小孩而天天接送上下學。如果無法一整天的時間都由自己做主,那麼改成只要為自己做主一個小時,會不會比較容易?

主動找出可以自己作主的那一個小時,當成像開會、接送上下學那樣的例行公事,理所當然的將那段時間保留下來。

person holding white stylus
Photo by Jess Bailey Designs on Pexels.com

找出你身體的使用手冊

如果你想利用這段時間執行的計畫需要動腦,就要考慮自己的大腦是如何運作的。許多成功人士之所以是晨型人,是因為他們的腦袋在剛睡醒的那段時間特別清醒,而那段時間正好是一大早。但不可否認的,許多夜貓子在半夜時顯得特別有創造力,而你又是哪一種呢?

在不同的時段嘗試,譬如想要利用時間寫作,就試著在清晨、午休、傍晚或半夜都寫作看看,試了之後,你一定會很有感覺,知道自己的頭腦在什麼時候比較清醒。

觀察自己的生活環境

你是需要安靜才能夠專注的人嗎?我知道有的人在吵雜的環境下反而能夠專注,譬如在麥當勞念書效率比在圖書館、自修室還高。但如果你是需要安靜的人,就需要觀察一下自己的生活環境,哪些是較安靜的時段。

和你住在一起的人,什麼時候需要你?生活習慣如何,哪些時候會吵到你?

你家是住在馬路旁,從早到晚都是汽車、機車呼嘯而過的聲音, 還是夜市樓上,晚上總是充滿叫賣聲?

觀察自己的生活環境,找出合適的時段。

apartment comfortable contemporary couch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com

總結

早起不過是創造美好生活的工具之一,不需要因為很多人這樣做,就理所當然的認為也適合自己。生理時鐘人人不同。如果無論如何就是恨透早起,就別為難自己。你不需要早起,只要找對時間,也可以一步步朝理想邁進。

如果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歡迎訂閱電子報,我會持續與你分享。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告訴我你的想法: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0 Comments
Oldest
New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