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端是什麼?可以吃嗎?

上次更新:8 4 月, 2024
關於地端、On-premises、On-Prem你需要知道的事
server racks on data center
Photo by Brett Sayles on Pexels.com

「地端」這個名詞應該是對比「雲端」運算出現的,曾碰過別的國家說中文的同事問我「地端」是什麼?可見應該是台灣獨有的稱呼。

地端的英文是On-Premises,也常聽到 On-Prem,字面翻譯是放在辦公室運行的意思。On-Premises Software 泛指所有安裝、運行在使用者環境的軟體,也是到目前為止最普遍的一種軟體運行方式。

最廣泛的例子是 Windows 軟體,辦公室有幾位使用者,就應該購買幾套軟體授權,安裝在使用者的電腦中。

企業喜歡地端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可以對電腦擁有百分之百的控制權,從機器擺在哪裡、要用什麼型號的電腦到軟體;而且不用支付月費。由於是軟體買斷的形式,供應商提供技術支援,但不對客戶的資安管理負責。

我常用「喝牛奶,要不要買一頭牛」來比喻企業考量使用地端還雲端時的決策,這篇文章就來談談做決策時,你應該知道的事。

地端和雲端有什麼不同

維運

以維護運行的角度而言,最明顯的就是「出事時誰要負責修好?」,如果是地端服務,IT 部門要扛起責任,找出問題,讓系統恢復運行;如果是雲端服務,且判斷問題出在機器上,則是雲端供應商的責任。一般雲端供應商會和企業簽訂「服務層級協定」(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

white concrete house near body of water under white and blue cloudy sky
Photo by Aleksandar Pasaric on Pexels.com

什麼是 SLA

服務層級協定」(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承諾企業有多少「能夠提供服務的時間」(Uptime),指能夠讓服務連續不中斷的時間。舉例,如果一台虛擬機器的 Uptime 是 99.9%,表示供應商承諾,一年之中只有 8.76 小時的時間服務可能中斷。

常見的 SLA 很多種,還有 99.95%、99.99%等等,不用算的那麼辛苦,這裡都幫你整理好了。

如果實際服務成果低於這個數值,企業可以跟供應商申請補償。

成本

地端軟體運行的初始成本會比雲端貴上不少,除了軟體買斷的費用勢必高於月費外,還要算上硬體建置以及人事的成本。但如果把時間拉長來計算,則會需要考量每家企業不同的攤提規則和當地的物價。

cup of coffee and spoon of table
Photo by Karolina Grabowska on Pexels.com

什麼是混合雲

混合雲(Hybrid Cloud)結合了上面地端和雲端的優點,將機密、敏感的資料放在地端、一般資料放在雲端運行。

這個概念就類似檢傷機制,最近疫情嚴峻,確診的病人可以由醫師判斷,這名病人屬於輕症,可以拿藥、回家自行休息,或是中重症,需要留在醫院密切觀察。

混合雲的概念也是如此,企業可以選擇哪些資料或者重要系統要由自己運行,而其他一些較不敏感,或非運行中的系統,就可放在公有雲,減少維運成本。

誰需要使用地端服務,以台灣和新加坡為例

每個國家的規定都不同,某些特定產業、資料,需要放在企業自家,也就是地端。以金融業為例,目前台灣根據重大性有「核准制」以及「備查制」。表示如果有資訊安全疑慮、對業務營運影響重大的話,就需要向金管會申請核准,才可以上公有雲。如果不在以上範圍內,則備查即可。

CIO Taiwan上看到了一篇這篇文章,說明台灣金融業上公有雲的現況,文中也附上這份簡報,有更詳細的說明。

black laptop computer turned on showing computer codes
Photo by Markus Spiske on Pexels.com

在國外,以新加坡為例,我目前服務許多當地客戶的經驗是,並沒有說明特定產業不可上雲。新加坡內政部科技局也將系統運行在公有雲上。針對特定的資料與系統,新加坡政府訂定了《網路安全法案》,針對關鍵訊息基礎設施(Crit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需要遵守特定規範和框架,確保國家安全。

而公有雲廠商,如 Microsoft,也提供相應的白皮書來解釋自家的服務如何符合規範。

你需要地端架構嗎?

企業在做決策時,不外乎就成本、技術、安全和風險這幾個部分做評估。將系統上雲端,除了能有更靈活的資金運用,在技術上,也能更有彈性、快速回應市場,即在資訊安全上面獲得更好的發揮。

如果想看更多成本和技術的分析,可參考《地端或雲端?製造業機器學習平台該放哪?

10 個真實的跨領域轉職進入雲端領域的案例

想要跟你分享我從相對傳統的製造業跨領域到雲端運算領域,非本科出身,如何將工作之間的「可轉換技能」找出來並說服雇主的故事,也很幸運地完成了出國工作的夢想。

我相信沒有人生下來就是行業專家,我們就像個背包客,不斷地在職涯道路上尋找可以放進背包、帶得走的東西,即使踏入不同領域,也能夠發揮價值,佔有一席之地。成功轉職後,我觀察身邊的同事,發現非本科系出身的不在少數。

所以我紀錄並分析後整理成一份檔案。在這個檔案中,我會分享給你十位真實案例,都是我身邊的 同事,他們之中不乏從文組、金融業等成功轉職的故事。

有需要的朋友歡迎訂閱電子報,就可以下載這份跨領域轉職案例的分析,以及各種資源。

by 中途筆記

最困擾你的出國工作 100 個問題

會閱讀這篇文章,我想你可能對於雲端運算產業有興趣,因此整理讀者常見問題在這裡,希望對你有幫助。

💡延伸閱讀:目錄-最困擾你的出國工作 100 個問題清單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告訴我你的想法: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