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者如何「自我接納」?我學到這 3 件事

上次更新:8 6 月, 2024
探討口吃治療和自我接納的旅程,提供實用建議與個人經驗分享
woman doing hand heart sign
Photo by Hassan OUAJBIR on Pexels.com

一位語言治療師來信,說他的個案有時會回到消極的自我對話
曾經學了新的說話技巧、覺得有效,也努力練習了一陣子,但過沒多久,又怠惰了,挫敗感也更深。
學習新的說話方式,就像學新的語言。改變不會一夕發生。
跟你分享我在「自我接納」路上學到的 3 件事。

自我接納:3 個月太短了

自我揭納是一條漫漫長路。
我人生第一次自我揭露有口吃是 2016 年,煞有其事地把朋友帶到一個空曠的地方,超級緊張,他還以為我要告白。
能在團體裡自我揭露口吃是 2019 年,跟一群讀書會的夥伴。
能在工作場合談口吃是 2021 年,跟老闆。
不介意陌生人知道我有口吃是 2022 年,開始公開寫作。
對我來說,自我接納的單位是「」,不是「」。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時區,我們可以照著自己的步調走。

新的說話方式,就像新的語言

即使自我接納了,也不代表能夠自在使用新的說話方式。
學習新的說話方式,好像學一個新的語言
就像我說中文的同事,每次寧可託人從亞洲帶中文書給他,也不讀英文書。
即使在澳洲待了十年,還是會不自覺的,對著聽不懂中文的澳洲人說中文。
因為使用非母語需要「認知負荷」(Cognitive Load),指的是當要執行的任務越複雜,就會佔用越多的腦力。
同事在英語的環境待了這麼多年,在有意識無意識的情況下,都還是選擇母語,更何況是才剛接觸新說話方式的個案?

習慣養成不容易

語暢技巧有用,但要時時刻刻記得用,無論情況的輕重緩急、情緒的高低,內化到身體裡,需要時間。
改變需要時間
習慣的養成不容易,否則《原子習慣》也不會那麼賣。
你的個案不孤單,他面臨的困境,跟所有人類一樣。
要怎麼培養習慣?矽谷的天使投資人 Naval Ravikant 說:「設定系統,而不是目標」(Set up systems, not goals.)。

別給自己太大壓力

你是位好治療師,願意花時間讀我的文章、還寫信給我。
想幫其他口吃者跟你說:謝謝。
同時,也要提醒你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有句話說:「你可以把馬牽到水邊,但不能逼馬喝水」(You can lead a horse to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

口吃,和許多人生議題,到後來,都是跟自己和解的過程。

練習、建議

訂閱電子報、讀我的文章吧!自己講,哈哈哈。
寫作本來是自我療癒,但我收到越來越多讀者回饋,說這些文章不只療癒,也常會突破他們本來的想法、受到啟發。

如果去看我的閱讀筆記,會發現 2 年前,我讀很多口吃的書,接著是心理類的書。但最近,我開始讀傳記人生故事
我從關注自己,到好奇他人
因為當讀得越多、寫得越多,我發現:人生的逆境會以各種形式出現,我一點都不特別
歧視、躁鬱、腦殘、中風、憂鬱、失明,這些逆境每一個都可以很巨大,並沒有比口吃輕鬆。
但有一群人,在這種「天缺」下依然活的精采,還能影響這個世界上無數的人,讓其他人也變好。

比起「怎樣才能不口吃」,我現在更關心,「怎麼處理」、「它的意義是什麼」、「我能拿它來做什麼」,所以每周分享各種在逆境中發光的人生故事。
對我來說,這是比口吃更大的事

希望我的分享能夠幫助你成為更棒的語言治療師。

💡延伸閱讀:講話口吃、性格內向的我,竟實現了出國工作夢──一名不善言辭者的人際策略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告訴我你的想法: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0 Comments
Oldest
New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