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服的最佳策略是傾聽、你的意見不代表你《逆思維》

上次更新:8 4 月, 2024
閉嘴傾聽竟比滔滔不絕更有說服力?

💡這本書我是用聽的。我將更多聽有聲書的心得和經驗分享於我如何聽書、聽了什麼書:用 Libby 和 Spotify 聽 17 本有聲書的經驗分享

這是一本關於如何重新思考,幫助自己和別人突破人生盲點的書。

作者Adam Grant是全球頂尖華頓商學院的教授,他一篇關於拖延症的 TED Talk 非常受歡迎,至今已經突破千萬人次觀看。

有感於自己和許多人習慣以最舒適的方式思考,不願懷疑或挑戰自我,而錯事許多機會(譬如他就錯過了投資一門好生意的機會),鼓勵大家要建立科學家思維,打破成規

Source: Youtube

不同於信仰堅定的「牧師」,或是巧舌如簧的「政客」,「科學家」不會讓自己的想法成為意識形態,也不會妄下定論,而是會讓問題帶領我們前進,關鍵不在於誰對誰錯,而是明白自己的欠缺與不足。

《逆思維》網路上已經有許多文字和影片版的優秀說書了,就不再摘要。僅將書中深有所感的兩點和你分享,分別是「動機式晤談」與「二元偏誤」。

說服對方最好的方式是傾聽

從前我是個很喜歡給意見的人,尤其是對身邊的人,簡直是「管很寬」、「住海邊」,舉凡吃什麼、怎麼運動、該怎麼安排時間,都很有意見。想當然,溝通不會順利,因此也經常起衝突。

曾有朋友看不下去,嘗試點醒我:這是你的價值觀,不是對方的。想起當時的我仍振振有詞的說:可是那件事情本來就應該怎樣啊!朋友眼看朽木不可雕也,就閉嘴了。

開始寫作後,常有讀者寫信給我,從職涯、人生方向甚至到房子該租哪,無所不問,大概是因為對對方的情況不熟悉吧,好奇的我總會問一大串問題,偶爾才發表意見。

神奇的是,大部分人似乎都能聽進去我說的。例如有次,一位好友糾結著要選 A 還是 B 工作,他跟我分析完了兩份工作的優劣後,仍拿不定主意。對方又急著要他回覆,因此感到煩惱。

我聽完以後,其實想告訴他兩個都不好。但決定先退一步,問他:你一定得選一個嗎?沒想到,這個問題讓對話沉默了許久。

掛上電話後,朋友第一次有時間靜下來好好思考這個問題。一周後,他告訴我決定選擇第三條路,那是一周前不曾浮現在腦海中的選項。他打來謝謝我的提問,讓他做了完全不同的決定。

woman using black android smartphone
Photo by Engin Akyurt on Pexels.com

我於是逐漸意識到過去的溝通方法出了什麼問題,以及後來的溝通結果為什麼改變了,因為使用「動機式晤談」(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在《逆斯考》裡提到,動機式晤談是我們不預設立場去使對方去做出改變,而是藉由對談發掘出來。目的是協助他人打破過去思維的盲點,並看見新可能性

有句話說:「你可以把馬牽到水邊,但不能逼馬喝水」(You can lead a horse to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

動機式晤談的過程有三個關鍵技巧:

  • 提出開放式問句
  • 反應式傾聽
  • 確認對方改變的欲望及能力

有時候對方忽略你的建議,並不是因為不贊同,而是討厭那種被控制的感覺。成功改變對方的關鍵,在於不要說服或勸說,而是聆聽,讓對方把解決方案從自己的嘴巴說出來。到頭來,最可能說服對方改變心意的人,就是對方自己。

後來我更觀察到,許多來問問題的朋友,心裡早就有答案了,就像地圖上已經標好目的地一樣,只是需要沿途的路人給幾個提示,才能自信前進。而我所能做的,就是提問、傾聽,讓答案浮現。

最後你會發現,能否說服對方其實再也不重要,因為唯有讓對方採取他希望的行動,才是真正有價值的。

關於動機式晤談,我在《有心人事》讀到一篇由專業心理師撰寫的文章,深入淺出,推薦閱讀:動機式晤談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為什麼他都講不聽?!」

說完溝通方式,我還想延伸談談心態面,也就是課題分離。

two women sitting on ground near bonfire
Photo by Oleksandr P on Pexels.com

課題分離:放下對他人感受的執著

能夠做到提問和傾聽,改變的不只是溝通方式,更重要的是心態上懂得課題分離。你有沒有發現,跟陌生人溝通,比跟家人溝通簡單多了?

曾在《關係黑洞》中讀過一段比喻:如果是一個你不熟的人,突然問你,有沒有空聽他說說話,如果情況允許,多半你比較能夠安靜聽他說,而不是拼命地給建議。

因為,你很清楚:「他是個我不熟的人,所以他的情緒不是我的責任,我不需要讓他趕快好起來;所以,我只要聽就好。」這也是為什麼,好像跟陌生人訴說自己的心情,反而比較能夠被同理、被理解。

我們跟家人或伴侶之間常常會有情緒界限不分明的問題,會覺得對方不高興了、有負面情緒是我的責任,所以我要趕快想辦法讓他好起來。

這時我們通常就會趕快去想問題的解決方法,但是事實上我們要認清的是,「對方的情緒不是我的責任」。我不需要讓對方趕快好起來,對方也沒有「趕快好起來」的義務。

他其實也有「處在情緒中」的自由,我們能做的就是去陪伴處於這個狀態中的他。

而《今天,就過喜歡的日子》也有著類似概念,作者布蘭達和維尼認為,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包括家人。其實沒有誰需要為了別人的期待而改變自己,也不應該被困在特定的模式中

因此她們不會為了他人的痛苦感到掙扎,除了認為這是個人課題、更將痛苦視為幫助對方變得快樂的禮物。

💡延伸閱讀:

心理師老實說:劃清情緒界線,才是真的愛對方《關係黑洞》

離職了,然後呢?7 年後高薪上班族老實說《今天,就過喜歡的日子》

你的意見不等於你

二元偏誤是人類的基本傾向,也就是會將複雜的連續性簡化成兩個類別。擁有這種偏誤會習慣性的把我們所碰到的問題過度簡化,就像非黑即白一樣。

但是事實上幾乎所有的人事物都不僅僅是一體兩面,而是擁有相當的複雜度以及多元性。就像《真確》的作者 Hans Rosling 一再提醒我們「不以二分法,而是以所得等級來分類國家」。在「未開發」和「已開發」國家中間,還有很多不同層級值得討論。

回到二元偏誤,選邊站後,其中一個會讓你堅持已見的因素,可能就是自尊了吧!把意見和決定當作是自己的孩子,為了維護尊嚴,說什麼也不允許別人批評或誤解它。

但其實你可以把你的意見跟自我認同分開,沒錯,就是切割。他人的課題跟你的課題可以切割,你的意見跟你的認同也不是同件事

即使做錯決定又如何呢?在《真確》裡關於世界基本事實的問題中,受過高等教育人們的答題正確率不過跟黑猩猩差不多罷了。

作者提醒,雖然你做任何決定都是經過謹慎思考的,但可以不用對自己那麼嚴苛。畢竟能夠自我解嘲的人,通常活得比較快樂。

當條件改變了,你的預測也應該改變。只要在吸收到新資訊後,願意調整自己的看法,就足夠好了。

💡延伸閱讀:發現事情比你想像的美好《真確》

pensive grandmother with granddaughter having interesting conversation while cooking together in light modern kitchen
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on Pexels.com

後記

下次當你又忍不住想開口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論點時,先別急著開啟滔滔不絕模式,吸口氣,問問對方:「為什麼你這樣相信?」、「為什麼你對這樣的想法堅信不疑?」,為彼此探索地圖,釐清真正的目的地。

即使最後發現自己錯了,又怎樣呢?昨天的你可以跟今天的你切割,只要願意調整想法,你還是那個相信思考、勇於改變的你。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告訴我你的想法: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