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事情比你想像的美好《真確》

上次更新:8 4 月, 2024
如何拒絕村民盛情難卻的蟲蟲大餐,還能全身而退?

作者:Hans Rosling, Ola Rosling, Anna Rosling Rönnlund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18/07/01
語言:繁體中文

如果以一句話總結這本書,我會說這是一本能幫助我們消除無知、不再無謂的悲觀或者自大,對世界有真正的認識,並運用思考工具,讓我們活得更真切的好書。

我曾在 2019 讀過這本書,那時覺得好喜歡。在書中介紹的Dollar Street也玩得不亦樂乎、嘖嘖稱奇,但竟然什麼心得筆記都沒留下來。最近在檢視曾閱讀過的好書,回想起這本,決定留下紀錄。


在網路上研究一陣後,反而不知道該如何動筆。因為這本書太多人讀、分享了,已經有人做了詳盡書摘、將十種直覺偏誤以及避免方式一一列出,甚至有資料科學家以資料科學的角度切入寫了一篇分享。實在讓自己慚愧,不知道還能變出什麼新把戲。


因此,在本文的後半段我會分析自己生活中的實踐,畢竟每個人的經驗都不同,也許可以為你帶來一些新的想法。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分別是 Hans Rosling 以及他的兒子 Ola Rosling 與媳婦 Anna Rosling Ronnlund。Hans 是一位公衛教授及醫師。Hans 為自己這一生的使命下了註解:「我窮盡畢生之力抵抗全球的無知,傳播基於事實的世界觀。這本書是我的最後一役,是我設法影響世界的最後努力。


在日常的教學與臨床經驗中,深刻認知到世人對於這個世界有各種錯誤認知,而且這種認知在社會的各個階層、各個領域的專家都有,甚至連自認為"已開發"、"很文明"的歐美國家也無處不在。因此開始做出各種行動方案想要抵抗這種現象。舉凡Ted TalkDollar StreetGapMinder,以及現在所介紹的這本書,都是作者一家人努力成果。


書中談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不以二分法,而是以所得等級來分類國家。」

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免於進入「二分化直覺偏誤」,作者認為「未開發」和「已開發」等舊標籤已經失真。為了更切和現實,決定以所得來重新分類國家。

這張圖的每個人像代表十億人,呈現全球所得的分布狀況,其實只要能夠進入第二級,人類的基本需求能夠得到滿足。這是否跟你想像中的很不一樣呢?其實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身處於中所得國家。

兩張圖讀懂《真確》

整本書的架構是描述十大偏誤,其定義、案例、以及我們應該如何避免。在 GapMinder 上可以找到「懶人包」,也就是用兩張圖秒懂《真確》。

後記

尼加拉瓜的日子

你也用「上層目光」來看世界嗎? 概括性直覺偏誤

只要曾經搭電梯到頂樓,往下看看周遭房子,就會知道我們很難辨認下面樓房的高矮。同理,在第四級的人自然會把世界分為「我們」和「他們」、「富裕」與「貧窮」。而如果要求真,就不能不增加相機的像素、解析度,明白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之間的差異。


我曾在中美洲的尼加拉瓜生活過一年,接觸過許多家庭,按照書中定義,多處在第二級和第三級。我的學生中的家裡大多沒有交通工具、居住空間的地板是泥地、家族中很少有人能夠領固定薪水。而我的寄宿家裡每天都會停電、地板有磁磚、女主人每到觀光季會在鎮上的旅館打工、一家人偶爾會到附近的海邊走走。


上述的生活,對於此刻正在讀這邊文章的你可能覺得很遙遠,但如果有機會跟家中的爺爺奶奶聊天,搞不好這就是他們的童年縮影。


不過即使幾十年時間,台灣社會就經歷了迅速的升級過程。因此要明白個人與國家都可能往上升級,當然國家也不是只有分成「開發中」與「已開發」。

two women and man walking in the street during daytime
Photo by Philippe Leone on Unsplash

以為世界人口會一直增加

隨處可見的搶救少子化的新聞 直線思考偏誤

台灣新聞近年來,大概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少子化相關的報導。報導中的論點大多不外乎擔憂少子化造成人口減少、勞動人口降低、扶養比失衡等潛在國安問題,同時責怪政府對於生育補助及高房價的無能為力,或者將問題歸咎於女性越來越不想生育。附註*扶養比:幼年人口及高齡人口對青壯年人口之比率


對此,Hans 認為這其實是人類和大自然的首次「平衡共生」。過往兒童出生率高,一個媽媽要生出 5 個小孩,是因為存活率較低,加上謀生方式大多屬於勞力密集,因此需要增加基數,才能餵飽全家人。也就是說,生的越多,即使不幸夭折了幾個,還是有機會補足勞動需求。


但隨著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脫貧、改善公衛情況,兒童的存活率變高,當然出生的兒童數下降了。因為母親也希望能夠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在孩子身上,讓孩子好好長大。


至於因為出生人口數驟降而造成的扶養比上升,則是在舊平衡後的過渡期,預計會在三個世代後進入新平衡。在新平衡中,一對父母平均生出兩位小孩,而小孩都會平安長大成人,再孕育下一代。


在理解到人口其實不會呈直線增加後,我們應該關注的是如何補足勞動人口的缺口?如何減輕青壯年的扶養負擔。

black and silver pen on white paper
Photo by Olga DeLawrence on Unsplash

許多事物不是無法改變,只是比較慢

宿命型直覺偏誤

最近接到補稅通知,由於一些因素,我需要補繳近八萬元的稅。看到的當下當然是超級不爽,彷彿都可以看到自己的褲子口袋破洞,然後裡面的錢幣就這麼掉進水溝中。


更糟的是,距離補稅截止日期只剩下兩天,先不說信件往返、電話溝通可能要耗費不少精力,加上政府緩慢的作業時間,應該不會有任何轉圜餘地了吧。


我一邊責怪自己怎麼拖到這麼晚才處理,一邊腦中浮現對於政府辦事效率的刻板印象。但不想跟錢過不去的我,決定還是撥通電話去國稅局問個究竟。


清楚說明來意後,沒想到電話那頭傳來國稅局專員爽快地回應:「可以啊!請填寫一份申請單,我們會重新審核。」於是我盡快整理資料、填寫表單,將流程處理完畢。隔天也很快收到國稅局回電表示已經審核通過。又隔了兩天就收到掛號,通知我新的結算結果,不僅不用補那八萬元,還會退稅。


當下當然是鬆了一口氣,因為少了一筆預期之外的開銷,也可以運用在生活所需。


回顧起這段故事,如果在中間任何一個環節,我因為自己的宿命型直覺,例如不相信政府的行政效率、不相信已經這麼久的案件還可以修改,而放棄撥這通電話,結果將會大不相同。

每年進步一點點,幾十年後就是巨大的改變。

最後我想以書中的這句話總結:「每年進步一點點,幾十年後就是巨大的改變」。這不僅是一句樂觀的口號,同時也提醒我們應該能夠將看事情的眼光變得更立體,能夠以不同的角度切入、能夠有意識的 zoom in & zoom out、能夠加上時間軸或是有可比性的他物來做比較。

不是只有自己會成長,整個大環境中的許多事物,包含個人、國家、宗教和文化也都是會逐漸進步的,只是改變得很慢,緩慢的小改變也可以日後造成大變化。

(Hans Rosling 教授已於 2017 年 2 過世,衷心感謝他對於傳播真實的世界觀所做出巨大貢獻。)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告訴我你的想法: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2 Comments
Oldest
New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Ellen Tsao
Ellen Tsao
1 year ago

嗨,你好,我看了博客來你的書評,我想問問書中提到人口增加40億,主要是因為兒童成長為成年人,而不是兒童增加,這是為什麼呢?一個兒童成長為成年人,總人口是不變的呀,是翻譯錯誤嗎?

中中
Admin
1 year ago
Reply to  Ellen Tsao

謝謝Ellen的閱讀,書中的意思應該是兒童的死亡率降低了,所以雖然兒童數沒有增加,但因為長成大人的機率增加,因此人口就成長了。
希望有回答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