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約會,誰該付錢?」
「該先念大學,還是直接去工作?」
「為什麼我們要燙衣服?」
別懷疑,以上生活中的大小問題,都曾在《金融時報》出現過。經濟學家 Tim Harford 讓經濟學不再只能出現在商業新聞,分析通貨膨脹、房價或是最低薪資,還能處理生活大小事。
過去幾年,我對於「非應用學科和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產生興趣。其中又以社會學和經濟學最讓我感到好奇。
在經過多方推薦和閱讀理解後,確實出現幾本合適的書,不只解答疑惑,也拓展了我的認知邊界。
目前為止,社會學方面我推薦為何你能力超強,主管卻不愛?看清局勢,不再懷才不遇《見樹又見林》 以及 學霸為什麼不快樂?《社會性動物》 ;經濟學方面則有給初學者的經濟學 《小島經濟學》。
現在手上的這本《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藉由回答讀者各式各樣的問題,展現經濟學家必備的拆解問題和研究能力,並搭配上理論與模型,給出一個「最符合經濟效益」的答案。更棒的是,所有難解問題竟然都能在兩頁給出解答。
最讓我覺得有趣的,卻是作者在回答問題時,我的腦海時不時出現的聲音:「如果是 xx 專家又會給出什麼答案呢」?今天這篇閱讀筆記不做摘要,直接跟你分享我的看見。
該如何樂在工作?只有打工仔才是工作嗎?
讀者提問「該如何才能得到快樂?」作者運用經濟學中的「比較利益」,建議與其找一份「高薪但不穩定」的工作,不如選擇「低薪但穩定」的,同時好好經營伴侶關係、維持健康,就能得到快樂。
在閱讀了數本創作者的著作後,完全可以想像如果把一樣的問題丟給創作者,肯定會得到截然不同的答案。
創作者們會跳出「工作=幫人打工」這個窠臼,接著分享一連串我們該如何開始「一人公司」的建議。
????延伸閱讀:
念大學還是找工作?
一位迷惘的十七歲讀者提問:「我想去當樂手,可是爸媽執意要我去念音樂系,我該如何做選擇?」
作者直接跳進選擇題,利用「機會成本」(其他選擇的報酬)細細為讀者分析,應該當樂手比念大學所能獲得的報酬更高,還引用其他樂手的資料佐證。
換做是社會學家或是新聞記者,大概不會直接給答案,而會做一連串的田野調查和訪談。而教授或者諮商師則比較在乎「你的熱情在哪裡?」、「真的熱愛音樂嗎?」、「做過足夠多的嘗試了嗎?」還是想像而已。
????延伸閱讀:
只儲蓄,不消費的保母兌換券
一位社區保母互助協會的幹事來信:「大家都太少出門了,只是握著手上的臨時保母的兌換券。但要是沒有人出門,兌換券就不流通,在需要的時候就沒有人能夠幫忙照顧小孩了,我該怎麼作呢?」
作者用嚴肅卻依然幽默的口吻回應:「你們在進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又有嚴重的物價僵固性,因此造成嚴重的資本市場失靈」。接著說:「如果逼大家出門,雇用臨時保母,又會製造出經濟活動的假象,也無法保證這個中央極權決定的方案,是大家真正想要的結果。」
最後提出建議:製造通貨膨脹,每人多發一點兌換券,刺激消費意願。接著設立兌換券銀行,以一個協定利率鼓勵借貸兌換券,如果需求高就提高利率,反之下降。最後還應該考慮兌換券根據氣候調整價值,天冷時提高,天熱時下降。
文末還不忘鼓勵這樣的方案一定能運作得很好,就像大部分足智多謀的中央銀行一樣,搞笑意味十足。
按照奧地利學派的做法,應該是製造需求。透過辦活動、分享哪裡有特價餐廳等方式讓鄰居出門,鼓勵兌換發生。
不過我想,換做是創業家看到了,應該會馬上想出「時間銀行」的商業模式吧!鼓勵居民當生活中有事情,需要別人幫助時,可以花時間請別人幫助,並以自己的興趣、專長、技能去幫助別人,換取時間。
或者關注銀髮經濟的族群,會馬上想到不一定只能夠交換臨時保母券,也許能夠換成其他東西,增進年輕族群和年老族群互動。
????延伸閱讀:
這篇專欄的風格以輕鬆幽默為主,許多作者給的建議並不能當真,這也提醒了我們經濟學的討論範圍其實很聚焦,並不包含感性或者社會規範層面。
我相信這就是閱讀和學習的樂趣,別忘了隨時拓展認知邊界,讓自己成為一個能用不同角度看待事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