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作、感情到家庭,你可以從 57 個生命故事中學到這 6 件事《這輩子,你該做什麼?》

上次更新:8 4 月, 2024
內附書中人物及人生轉折表

作者:Po Bronson
出版社:早安財經
出版日期:2006/07/17
語言:繁體中文
連結:博客

當你做每個人生決定時,腦海裡浮現的畫面是什麼?有沒有特別讓你在意的幾個人,是你會事先模擬他們對於你的決定的反應?這些人可能是你的高中好友、工作上的競爭對手、兄弟姊妹或是父母。你會以他們的反應來做為你要不要真的做這件事的指標。


這種「內在小圈圈」,如影隨形的跟著我們,好久好久。彷彿我們的人生是一齣劇,而台下坐著好多觀眾,我們為他們表演,卻忘了自己才該是最在意故事發展的觀眾。


只是,這些人真的有在看嗎?即使是,為什麼他們的意見這麼重要?我們的自我認同難道是由這些人身上獲得。《這輩子,你該做什麼?》給你57個截然不同的人,如何面對內在小圈圈的故事。

group of people near wall
Photo by Jopwell on Pexels.com

作者 Po Bronson 是一位作家。自史丹福大學經濟系畢業後一度投入金融界,雖然領著高薪,卻仍熱愛寫作,後來轉職成為作家。我認為這本書訪談了這麼多人,問了這麼多關於人生抉擇的問題,其實也是作者在為自己找答案的心路歷程。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訪談了超過九百位人物,精心挑選出其中的五十七位,集結成冊。作者將這五十七個故事依照一些大方向分類,從性別、年齡、生長環境、原生家庭、專長、志趣、地域皆不同的人物中提取共同的人生主題,分別是:求好心切、階級、面對誘惑及渴望、面對難題、生涯職志、安身立命、心靈的歸屬

assorted colorful lollipops on pink background
Photo by Karolina Grabowska on Pexels.com

面對家人的期待,是配合還是忠於自我?

有的人物主題是家庭描寫家庭因素對於他們找到自己人生道路的影響。被形容為「中了樂透」的中國移民第二代江奇,並不打算跟隨父親的意志成為醫生,反而成為高中老師,在家長和同學對他的信任依賴中得到極大滿足感。也有銀行家為了多點時間跟兒子相處,而成為卡車司機,因為他知道,只要將車開到目的地,交回鑰匙的那一刻,直到下次上路前,都可以專注在兒子身上。

回到現實、回歸平凡,很快樂

還記得《超級星光大道》嗎?當年捧紅許多素人的歌唱選秀節目,當中不管是上班族或是學生,很多人都有星夢,想要破關斬將,取得唱片約,在演藝圈大紅大紫。在他們眼裡,平日生活不過是旅程,成名才算到達目的地


特別的是,有的人物將大部分人的目的地當成旅程,頭也不回的離開,並且過得幸福快樂,例如溫蒂。因為高挑又纖細的身材,意外被相中,成為模特兒,過著許多人羨慕的生活。旅行世界各地,不用自己下廚、生活大小事都有人打點。只要穿上設計師的服裝走上伸展台,就能夠成為鎂光燈的焦點,不是太費力就取得很多平凡人努力一輩子都得不到的注目。


也許我們常常輕視唾手可得的東西,而去珍惜努力追求的成果。溫蒂終於不再喜歡這樣的生活,決定離開。她腳踏實地的從招募專員做起,一路成為家飾公司的人事主管。

有天偶然在街上碰到當年一起當模特兒的同事,此刻已經是一位婦人了,做著當年自己最不想做的工作:發香水試紙。由於沒有學歷、也沒有專長,溫蒂說,許多模特兒在退休後,除了嫁給有錢人,實在沒有太多選擇。


溫蒂非常熱愛自己的生活,覺得終於不再漂著了。

a man in a stylish outfit leaning on a red wall
Photo by RODNAE Productions on Pexels.com

人生的渴望可以不只有一個,即使超過六十歲,依然可以上路

有幾位人物的人生主題是面對誘惑渴望。明知道自己的夢想是開玩具店、經營有機農場,卻願意將夢想鎖在箱子裡去賺錢,期待自己哪天回來打開它。也有從年輕時就懷抱著拯救貧窮研究先天性疾病夢想的母親,卻一路養育了五個孩子,直到六十歲才有機會逐夢,也毫不後悔。說明了人生可以不只有一個目的,只要確定自己仍在路上。

是我們選擇環境,或是環境造就了我們的選擇

作者在幾篇訪談中,描寫人在身處不同環境時所做的決策也大不相同。例如剛畢業就隻身前往香港挑戰分會長的艾倫,在充滿競爭、活力、多樣化的國際化環境中如魚得水,如果當初留在加拿大,職場際遇將大不同。

為愛拋棄華爾街高薪的馬克,為了德國女友嘗試在不同城市、國家找工作,最後仍無法在感情和事業取得平衡,後來輾轉到了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發現這裡無論在感情和事業上都正符合所需。來自西方世界的馬克驚訝於這裡的女孩並不想花好幾年談戀愛,也不追求什麼「靈魂伴侶」、只希望當家庭主婦。工作方面,他再也不用擔心過幾年會失去競爭力而被解雇,因為這個國家尊重資深,很有可能會雇用他一輩子。

back view photo of couple on swings holding hands
Photo by Artem Beliaikin on Pexels.com

做自己的觀眾

麗拉來自於富裕的家庭,父親行醫、母親是音樂家,曾經是一名出色的舞者,卻因為想證明自己,而走向頂尖商學院。像她的同學一樣,畢業後在不同行業中穿梭,試圖找到完美工作。她分享:「我做的許多事情都是為了獲得認同和成就,而不是真正來自內心的渴望」。


作者以「白金級浪人」(Phi Beta Slacker)形容這類人,如果說傳統逃避者,會在打零工、電話行銷等工作跳來跳去,那麼白金級浪人,就是在知名研究所大企業間不斷跳槽,看起來很理智,其實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他們始終得面對這個問題:「好了,我已經證明自己很聰明了。現在,我要用我的聰明去幹嘛?我可以做些什麼?」,他發現這些人應該停下來做點事,而不是一直想證明自己的實力。


停止尋覓意味著,要有心理準備,必須在一段時間內放棄掌聲。麗拉輾轉進入基因科技公司成為業務,從底層做起,循序漸進。她認為能夠運用科技救人是一件充滿意義的事情,希望能夠成為長期使命。


「我不再到處尋尋覓覓了,之前到處找,就是沒有從自己的內心去找。原來自己一直是為了他人的認同和成就感而活,從來沒有想過內心深處的想望。」麗拉說。


她開始明白,幸福人生不再於有沒有得到好機會,而在於自己的處世態度

即使回到過去,也可以煥然一新

伊凡 在一家大企業工作,即使每週工時超過六十小時,老闆仍不滿意。下定決心離職後,她做諮商、閱讀許多書、畫畫,覺得自己好多了。


忙碌的工作有時候是一個逃離自己真實感受的最佳庇護所。她時常藉由工作來壓抑自己的憤怒情緒,來感覺自己是被他人需要和接納的。我們擔心被朋友、家人拒絕,對自己生活覺得不滿意、缺乏歸屬感。而工作卻是永遠需要我們。情緒上,我們傾向對於工作上的付出感到驕傲,相對地,對於要慢下腳步去傾聽內心被忽略的需求,卻覺得忐忑不安。


在理解了這一點後,伊凡停止問:「什麼事才會讓我感到快樂?」而問:「我可以怎樣奉獻我的人生」。他不再要求工作在每方面都可以符合需求,進而了解到,該改善的是私人生活。伊凡在外面轉了一圈,發覺自己的目標其實很簡單:「買棟像我每天開車會經過的房子、找一個可以分享生活的伴侶、有份具有挑戰性但不會讓我靈魂沉淪的工作,這些願望看起來都很平凡,但也許這樣也沒關係」。

後來,他決定回到原職,而老闆依然給予高壓。但這次,他懂得為自己挺身而出,劃清界線,即使回去面對一樣的環境與人,依然嘗試保有自我

我的實踐

第一次讀這本書是七年前,那時的我對於人生有好多困惑,許多選擇放在面前,似乎各有各的好與壞,怎麼選都不對,我走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發現這本書後,也不忘追根究柢,竟然把書中的五十七位主角的人生歷程整理出一個表格,試圖想要整理出一個脈絡。那時的我天真的認為,凡事一定都會有公式,只要可以發現公式,照著走,就不會錯。


當時的我,急切地想要知道,以前念名校 MBA 的人,後來去哪裡了。或者是出身貧寒的人,之後真的順利翻轉命運了嗎?有趣的是,在書中也沒有標準答案,有投資銀行家後來去當卡車司機,也有投資銀行家一路做到退休。無論這些人的財富或者社會頭銜如何變化,都是真切的生命歷程


當然,幾年後的我已經明白人處在社會當中,有太多變因,不像物理或者化學理論,可以控制變因,反覆驗證,也因此沒有什麼公式可言。更仔細地說,一個人可能在財富方面成功,但不代表在經營伴侶關係上也成功,而現在成功,未必將來也成功。另外,別忘了,每個人對於成功的定義並不一樣,小時候的理想跟願望也都不同

action activity adult athlete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com


好吧,就算你神奇的找到公式,複製了一個跟自己心目中的偶像一模一樣的人生,就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了嗎?我相信不會,因為即使是偶像,也有自己的人生課題


七年後的我重讀這本書,明白人生根本沒有標準答案。於是我像看電影、讀小說一樣,允許自己沉浸在一個個人生故事中。


至於當年的疑惑「這輩子,你該做什麼?」得到解答了嗎?當年的我絕對想不到現在的答案是這樣的:

我想要陪伴愛的人、也被陪伴,我想要創造許多回憶。讓我們都快樂。

我樂於接觸各種不同背景、價值觀,卻有共同興趣的人,並建立長久關係。我希望能夠跟更多在意相同話題的人產生連結,聽故事、幫助他們達成目標,為他人的人生產生一點影響,並同時讓自己變得更豐富。

我想要是一個溫暖、可靠,卻同時擁有犀利眼光並在必要時切中要害、直言不諱的夥伴。

也是因為這樣我開始公開寫作,將這些閱讀筆記公開,試圖藉此和他人產生連結、共鳴。所以如果你因為我的文字而有了一些靈感,歡迎留言告訴我,我會非常開心。

後記

你的「內在小圈圈」裡面有誰?他們真的這麼在意你的表現嗎?他們的想法重要嗎,比你的還重要?如果知道沒有人在看你,是不是就比較不會緊張,能夠在台上表現的更好?做自己的觀眾吧!你才該是那個坐在台下,唯一的觀眾。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告訴我你的想法: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