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話口吃、性格內向的我,竟實現了出國工作夢──一名不善言辭者的人際策略

上次更新:8 4 月, 2024
5個親身實驗有效的方法
white orange and gray tabby cat lying on gray textile
Photo by Fabricio Trujillo on Pexels.com

原文刊登於換日線講話口吃、性格內向的我,竟實現了出國工作夢──一名不善言辭者的人際策略

你有出國工作或海外留學夢嗎?橫躺在眼前的阻礙是什麼?

對於有些人來說,除了那些顯而易見的,譬如經費、面試和簽證,其實還有許多「隱形阻礙」。這些阻礙看不見、摸不著,卻好像《哈利波特》裡的佛地魔與黑魔法,無處不在又難以直視。

身為一位講話會口吃的內向者,乍看之下跟其他人沒什麼不一樣,卻讓出國發展這條路更加充滿挑戰。我經歷過無數個尷尬的沉默時刻,也使用過各種方法,想讓自己不會口吃,也曾經想舉白旗投降。

在經過許多探索和嘗試之後,我終於實現了自己的職業目標,成為一位國際工作者。以下這篇文章,我想分享我的親身經驗和建議,希望能給正受到類似挑戰的讀者們一些啟發。

從尷尬羞恥到坦然面對,我的口吃故事

根據統計,全球有約 1% 的人有口吃,我就是其中之一。這讓我體驗過無數的困擾時刻,比如在自我介紹時語塞,感到極度尷尬和羞恥,只想找個地洞鑽下去。我曾經嘗試過許多方法來克服口吃,像是上場前偷喝酒、吃鎮定劑,甚至是在耳朵裝上電子節拍器,但這些方法都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帶來了新的困擾。

photo of people talking to each other
Photo by fauxels on Pexels.com

除此之外,我還是個內向的人。每每參加完社交活動,總覺得精疲力盡;在人群之中,通常是沉默寡言的那一個。這些特質都讓我在初踏入國際職場時常常遇到困難,更曾因此和同事發生衝突

但是,我從來沒有因為這些困難而放棄想做的事情──我沒有選擇減少工作上的溝通,而是挑戰使用非母語交流,前往中美洲當志工;接著我進入「用嘴拿成績」的商學院,每天面對各種小組報告;畢業以後,我走進完全陌生的雲端運算產業,擔任雲端架構師,每天要開好幾場會議、不停講話。

首先,學著接受自己的特質

那麼,在外工作,像我們這樣連話都說不好的人,該怎麼調整心態和善用優勢?

首先,我想先分享一則小故事。在《公主向前走》(The Princess Who Believed in Fairy Tales)這本書中,公主在尋找真理的路上,不小心闖入了迷失旅人營地。

迷失旅人營地中有好多在外人看來不可思議的事物。譬如有一棵自卑的蘋果樹,它因為看到周圍的橘子樹都是結橘子,認為自己長錯了果實,感到自卑。這棵蘋果樹不只是害怕和不好意思,甚至會埋怨媽媽為什麼要把自己生下來。

反觀現實世界的我們,是否有時也會選擇只看到自己相信的東西,而忘了自己是誰?但試想,如果只能吃橘子、不能吃蘋果,會有多乏味?所以,無論是語言障礙或不善言辭,學會接受並擁抱自己的所有特質吧!就像蘋果也同樣珍貴。你不需要成為別人,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的。

selective focus photography of woman wearing purple sweater holding silver tabby cat
Photo by Japheth Mast on Pexels.com

找到一件「比自己更大」的事情,並為它努力

維持成長心態對我來說,是找到一件「比自己更大」的事情,並為它努力。

口吃曾經是我的禁忌話題,不願和任何人提起,直到有一天,我聽到了一個由口吃者主持的廣播節目「StutterTalk」。當我聽見主持人結結巴巴地介紹同樣也結結巴巴的來賓,兩個人輕鬆愉快地討論最近過得如何,我整個人都呆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好像電影《芭比》裡的芭比和肯尼第一次跑進真實世界,發現那裡是多麼不同。

「StutterTalk」完全顛覆了我的世界觀。在那之前,我從來不知道有人會把口吃的聲音錄下來,讓全世界都聽到。自從聽了這個廣播節目,大腦裡的開關彷彿被打開了,我開始聆聽更多關於口吃的 Podcast,並大量蒐集相關資訊與書籍,甚至加入社群。

我發現自己對於處理這個挑戰充滿熱情,於是開始寫作和分享自己的經歷。不過,這些過程當然不舒適,像是把自己脆弱的一面攤在陽光下。

一位口吃的語言病理學教授 Christopher Constantino 曾在一場 TED Talks 描繪口吃者的感受:「口吃好像有人控制了你的喉嚨,就好像寫字的時候,手不受控制。」

「有趣的是,當我談口吃時,我不太口吃。」他自嘲。

這並不是說這位教授不再口吃了,而是他學會處理對口吃的感受,也讓口吃成為專業,在舞台上侃侃而談。Christopher Constantino 生動又自信的表達方式,讓人不自覺想要聽下去,因為他找到了一件「比自己更大」的事情去付出了。

因此,不善言辭或有語言障礙的你,可以試著這麼做:

  • 找到一件「比自己更大」的事情
  • 如果還沒找到,請保持好奇心,尋找有什麼格外觸動你的事情(一定有些事特別能讓你感到快樂、興奮,甚至是憤怒、悲傷)
  • 思考你想為這件事情做什麼

開發你的秘密武器,離夢想工作就能更近

一名律師 Laura 必須獨自面對氣勢凌人的銀行家,為她的客戶進行談判。一開始對方口若懸河地表示,銀行願意開給她當事人這些條件,已經很好了。一陣僵持不下後,其中一個銀行家火大了,把文件一摔就離開談判室。

Laura 維持一貫的冷靜,開始發揮事前做足的準備工作,平靜地提出問題,並且認真聆聽對方的答案。雙方終於達成協議。

隔天,對方的律師打電話給 Laura,想要給她一份工作。「我們要找的人,是能夠達成協議的人,而不是自大的人。」

Laura 堅持自己的風格,不但讓事務所多了筆生意,還讓自己多了個工作機會。現在,她比較少責怪自己話太少又不愛出鋒頭了,因為她找到了自己長處的使用手冊。Laura 的真實身分就是《安靜,就是力量: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的力量》的作者 Susan Cain,這是她接受並瞭解自己天生內向,以及如何做出最佳發揮的故事。

內向是一種傾向,不要把它當作一種條件或限制。找到自己的秘密武器與目標,並搭配練習,就有機會接近你的夢幻工作。

faceless unhappy woman covering face
Photo by Liza Summer on Pexels.com

善用內向特質,讓自己被看見

說到如何被看見,外向者的優勢顯而易見──他們充滿舞台魅力,一上台就能掌握全場。

凡事總有不同面向,即使是外向者,也會有不擅長的事情,例如在取得注意後,要如何靜下來想策略、看報表、做規劃?這時,內向者善於思考、深入分析的特質,就能派上用場。

如果你不喜歡站在台上,成為鎂光燈的焦點,那麼或許可以嘗試書寫,將想法或點子公開發表,讓大家甚至不用真的接觸到你,就能知道你擅長什麼、對什麼話題感興趣。

自從開始經營部落格《中途筆記》,我發現其中一篇人氣文章是〈你應該導入 No code/Low code 程式開發平台嗎?〉。多年前寫這篇文章時的想法很單純,認為國內對這項技術的認知還不多,但市場上大家都躍躍欲試,而正好我的工作就是負責這項技術的推廣,因此有許多在市場上觀察到的第一手資訊。當時的我心想:如果可以將這些見聞分享出來,也許可以幫助許多企業少走彎路。

因為這篇文章,我獲得人生第一次媒體轉載、業配邀約和商業合作洽詢的經驗,讓身為平凡上班族的我受寵若驚,最後雖然因有正職在身而沒有接受邀請,但也感受到文字的潛能。

以這個故事為例,我想告訴大家:即使內向,也可以透過創作讓更多人知道你,並且發揮影響力;同時,你也可以適度保留精力,留給其他更喜愛的事物。

你的團隊尊重內向者嗎?

我曾在一個團隊中,被主管指出「太不愛出鋒頭」,鼓勵我多發言。後來我在一次 1 on 1(一對一)會議中,直接向主管說明我的內向性格,並舉例解釋這是一種性格多樣性,就像性別和種族一樣,希望能夠得到理解。

後來,我們開始討論如何以適合內向性格的方式來幫助團隊進步。舉例來說,主管會在希望我發言的例會前,事先提供大綱,並要求與會人員進入會議前就準備好。這不只幫助了不善於臨場發揮的我事前準備,也意外幫助了經常「跑題」的外向同事聚焦問題,讓會議更有效率。

主管也鼓勵我和外向同事討論,如何用各自的長處搭配,進行團體作戰。這些動作讓內向者感到舒適和尊重,也提升了整個團隊的效率和創造力。

不妨找你的同事和老闆聊聊吧!讓他們知道你的大腦在什麼時候運作得最好。

結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這些特質無論是內向、口吃,或是任何其他你不喜歡的東西,都可能幫助你走到想去的地方。

善用寫作、傾聽,讓我仍能和工作夥伴溝通,不只達成出國工作的夢想,也轉換到理想的職位。我相信你也可以。你不需要成為完美的人,而應該學會接受並善用你的特質,它們是你的珍貴資產,塑造了獨一無二的你。

💡給對於口吃想要探索更多的你,我整理了一份《2024 精選十本口吃書單》,是幾年下來曾經閱讀過的相關書單,讓你不用花時間找就可以直接閱讀!只要拉到本頁最下方加入電子報就可以下載,歡迎免費訂閱。

💡延伸閱讀:Q&A 口吃常見的 24 個問題 2024 更新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告訴我你的想法: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