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以一個故事總結《人慈》,我會說這個故事:
一個老爺爺跟他的孫子說: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兩隻狼,一隻代表勤奮善良、一隻代表陰險邪惡。
小孩問爺爺:打起架來,哪一隻狼會獲勝?
老人回答:你餵養的那匹。
快速連結
地球很危險,真的嗎?
我常覺得自己是團體裡最笨的人。學生時期,課堂上老師口沫橫飛的講著各種理論、假說和公式,弄得我暈頭轉向。
想說是只有我聽不懂嗎?轉頭看看左右的同學,發現大家都全神貫注在聽講。「嗯,那肯定是我自己的問題了」,於是努力打起精神來,喝咖啡、偷掐自己來專心聽講。可惜最後還是無法進入狀況,只好睡著。
幾年過後參加同學會,聊起某堂課,才發現原來不是只有我聽不懂。除了自己太笨以外,另一種可能是:大部分的同學跟我一樣聽不懂,只是都沒有出聲。心理學上有個名詞是「多數無知」(pluralistic ignorance),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課堂只是個小群體,其實組織或是國家也壟罩在這種錯誤認知上。
打開電視,播報的負面新聞總是比正面多;瀏覽新聞網站,越駭人的標題點閱率越高。我們認為這個世界好危險、壞人真多,對彼此抱著最壞的猜想。沒人出來質疑,於是我們就這麼理所當然地相信著。
漸漸地,我們不相信人性本善,覺得這個地球充滿危險。
但真的是這樣嗎?
復活節島之謎
多年前看《博物館驚魂夜》,被劇中的復活島摩艾石像那句經典台詞:「dum dum, give me gum gum!」(笨笨,給我糖糖!)逗的不可開支,便從此愛上了摩艾。也因此規畫拉美旅行時,特別飛了四小時前往復活節島,想要親眼見見 dum dum。
復活節島一直是個謎。島上數百座石像推估在西元一二五○至一五○○年左右完成,在這個與世隔絕又人煙稀少的島上,究竟是怎麼完成的?
記得自己站在遠比想像中大上許多的摩艾前震驚不已:在那個沒有起重機和機械手臂的時代,人們怎麼把如此龐大的石像從工廠搬移到整座島,甚至還能立起來,推力和拉力放的剛剛好,不至於翻倒?
過往的主流論點是「性惡說」。《大崩壞》(Collapse)推論,復活節島曾經有一萬五千人,分為兩個部族:長耳族和短耳族。他們和平相處,由許多人力,利用樹木、繩子等工具,慢慢製作及搬運摩艾。
直到後來發生了衝突,爆發血腥內戰,造成滅族,因此只留下這麼多石像,卻不見大量人口。人性本惡又自私自利的論點乍看之下得到了充分的證據支持。
但《人慈》的作者提出了新的看法:島民滅絕,不是因為戰爭,而是因為奴隸輸出以及傳染病肆虐。
在航海家的文獻中記載,復活節島一直是座樂園,島民友善,直到碰上專門四處俘虜的奴隸船,才將大批島民移至祕魯,而島民最後回到島上時又帶來了致命的傳染病-天花,因而造成島民幾乎滅絕。
類似的「翻案」在書中還有許多,例如《蒼蠅王》、史丹佛監獄實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英德對峙等,作者將論證融入生動的故事,一一平反。
即使大部分的人都相信人性自私又貪婪,但世界遠比我們想像的美好。真正的威脅,是我們對於人類自己這個種族太悲觀。
你我都是幼犬人
作者認為,隨著演化,擁有友善基因的人類得以存活下來,成為幼犬人(Homo Puppy)。我們身為幼犬人,天生能夠體會他人的快樂與痛苦。所以看到別人流血,我們會緊張、心跳加速;隔壁的人打呵欠,也會跟著打。我們天生就會鏡像他人,作出類似行為、甚至感同身受。
你相信什麼,事實就會發生: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我們對事物的看法,會影響事物的發展,相似的例子有許多,譬如當老師對學生說「我相信你一定辦的到」、主管對員工說「我對你有很高的期望」時,就真的能夠引導出表現更好的學生以及員工。
怪物研究
與畢馬龍效應相對的則是「魔像效應」(Golem Effect)。
1939 年時,口吃者 Wendell 博士在愛荷華州的孤兒院展開一場口吃實驗,想了解被貼上「口吃」標籤對兒童發展的影響。
Wendell 博士認為當時的主流論點「口吃是基因造成」是錯的,相信口吃不是從孩子的嘴裡開始的,而是從父母的耳朵里開始的,認為將孩子貼標籤才是原因,甚至可能讓正常的小孩開始說話結巴。
????延伸閱讀:一場實驗讓沒有口吃的孩子不願開口說話
為了證明自己的論點,展開這場怪物研究。實驗將 22 名孩童分為兩組,一組小孩被貼上正常標籤,一組被貼上被有口吃標籤。被貼上口吃標籤的那組小孩額外上了一些關於口吃的課程,而且被提醒講話「不要」重複。為了確保實驗結果,小孩和老師們都沒有被告知自己是受試者。
實驗結果顯示,六位被貼上口吃標籤的小孩中,有五位真的開始結巴;五位本來就有口吃的小孩還變得更嚴重了。
雖然這項實驗對於口吃研究有幫助,但也對受試者造成傷害。雖然研究者嘗試想要彌補,但都無濟於事,這些小孩雖然沒有口吃,但終其一生心理都受影響。
通往地獄的道路,是由善意鋪陳的
等等,但這仍無法解釋這麼多戰爭的發生阿!如果人性真的這麼善良,又怎麼忍心殺掉自己的同類?作者認為人們會出於善意做出壞事,就像戰爭中的軍人其實並不是以殺敵為目標,而是想為同袍奮鬥而留在戰場上。
即使是恐怖份子,會殺害他人再自殺,但這些人多數並不是宗教狂熱者,而是一群情感深厚的朋友。當他們在一起時,會覺得自己是某個更巨大事物的一部分,會感覺到生命終於有了意義。也因為人性如此,許多邪惡必須以善行包裝,否則多數人無法接受惡行。
後記
讀《人慈》讓我想到《真確》,兩位作者都引用大量數據,告訴我們世界比想像美好。《人慈》著重在人性的善良,而《真確》讓我們明白世界正往好的方向發展。
????延伸閱讀:發現事情比你想像的美好《真確》
隨著年歲漸長,我已不再用「好人」或「壞人」來區分人,也明白電影中的英雄和反派其實都是過度簡化。人會做出什麼決定,跟當下的情境還有與他互動的人有關。
無論你相信人性本善或是人性本惡,至少有件事可以確定,那就是相信善,自己會過得比較開心。我們都彷彿戴著一副眼鏡在看世界,鏡片是玫瑰色的,我們看出去也會是玫瑰色的。如果認定世界是善的,那會是更溫暖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