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發現這本書是因為閱讀過作者 Newport 所寫的《深度職場力》,好奇身為一位在電腦資工領域深耕這麼多年的人對於「資訊成癮」會有什麼樣的見解。令我驚訝的是,Newport 的資訊成癮程度其實很低,甚至沒有社群媒體帳號。
儘管自己沒有成癮的困擾,Newport 透過讀者的回饋,明白這個現象很普遍,且不容忽視,因為人們普遍想要塑造美好的生活。因此著手做了許多訪談、閱讀,並分析後得到一套論述,鼓勵讀者進行數位斷捨離、加入注意力抵抗運動,成為數位極簡主義者。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首先說明了資訊成癮現象,以及所造成的影響。接著,解釋為什麼我們會成癮,揭穿社群媒體的商業模式以及演算法。其實已經不乏有意見領袖分享了自己與之對抗的方式:譬如刪除 app 等,但作者認為這樣彷彿治標不治本,認為應該要有一套更完整的理念來應對人們對於所有科技的使用方式,就是「數位極簡主義」。
之後,書中詳述基於數位極簡主義下的數位斷捨離計畫、以及一千多名執行計畫者的回饋。好不容易斷捨離了各種社群媒體,多出來的時間要拿來做什麼呢?作者分享多位財務自由(Financial Independence)倡議者的生活方式。
你的時間=他們的獲利
報紙真正的顧客不是讀者,而是品牌商。報紙會藉由吸引讀者的內容得到發行量,再將這些發行量向品牌商轉換為廣告費。換句話來說,真正有價值的是讀者的注意力。1833 年出版的太陽報很早就領悟了這點,因此大幅降低報紙的售價,以一份一便士的價格推出,得到了很高的銷售量。
時間拉回到 2023 年,社群媒體的商業模式雖然複雜許多,但本質上仍是以用戶的注意力換取廣告費。也就是說,用戶只要在平台上逗留越久,就能讓商品做更多的曝光、社群媒體也能賺取更多的收益。因此,你的時間=他們的獲利。
於是社群媒體用許多方法研究如何上用戶在平台上待得更久,其中我們都很熟悉的是按讚機制,發文後總會去看看誰來按讚、有幾個讚。馬厄脫口秀(Real Time)主持人 Bill Maher 直接挑明:「查看你獲得幾個讚跟抽菸沒什麼兩樣。」
造成這種上癮有兩股力量:
- 間歇的正向強化:啄鴿實驗(延伸閱讀:鴿子實驗)中發現,發送無法預測的獎勵,遠比發送固定的獎勵更有吸引力
- 追求社會認可的動力:從舊石器時代開始,人類就渴望被部落成員認可,因為攸關生存
運用科技三個原則:
- 雜亂是代價高昂的:《湖濱散記》中,作者一週只工作一天,認為貸款買地、買馬車只是讓生活更忙碌,主張以「時間」來比較收穫(推薦閱讀:《一人公司》)
- 優化很重要:怎麼使用這些科技、什麼時候使用
- 有意識的作為令人滿足:知道自己才握有吸收哪些訊息、使用哪些工具的主導權,而不是被餵養
數位斷捨離:
- 第一步:定義科技規則
- 第二步:停用三十天
- 第三步:重新導入新科技
獨處、散步、書寫、把手機留在家裡
Newport 認為,獨處可以幫人釐清難題,調節情緒,培養道德勇氣,強化人際關係。所以長期失去獨處的機會,生活品質也會惡化。除此之外,散步也很棒,他以自身經驗說明,經常在散步以後,變得比以前快樂,工作更有效率,而且是明顯增加好幾倍。
至於怎樣才是有效的散步?散步的時候,最好不要帶手機、帶著耳機、追蹤簡訊,那不算是真的散步,因為注意力還是被別的事物吸引走了。
我倒是持懷疑觀點,因為人有分類內向型、外向型,也許對於內向型的人來說,從獨處獲得力量是必要的,但是對外向型來說,獨處真的可以讓自己生活品質變得更好嗎?歡迎認為自己是屬於外向型的人分享你的想法。
設定對話時間
「別按讚」、「不要留言」,有品質的社交應該實體、深度的交流,我們的社交太複雜了,不能外包給社群網路、也不能簡化為即時通訊和表情符號。許多公司都有一對一會議(one-on-one meeting),通常在主管和下屬間。下屬可以針對工作問題、職涯困擾等和主管討論。現代工作實在忙碌,大家的行事曆都很可怕,這個機制幫助員工有一塊固定的時間,將注意力集中在對方身上。
生活中也可以善用這樣的機制,例如告知親友自己在每天、每周的幾點到幾點時段有空檔,歡迎大家打電話來閒聊、甚至直接拜訪而不用擔心打擾。
打造勞心費神的優質休閒
執行數位斷捨離後,忽然多出了這麼多時間,要怎麼運用?趁機把那些「哪天等我有空」的事情拿出來做,或者投入「優質的休閒」。
優質休閒應該具備的特色:
- 勞心費神
- 運用技能在實體世界裡創造有價值的東西
- 尋找需要結構化社交互動的實體
舉例:
- 修復或打造某個東西
- 加入活動、團體
- 固定劣質休閒的時間
- 執行休閒計畫
像專業人士那樣使用社群媒體
有很多人的工作其實是依靠社群媒體的,舉凡內容創作者、社群經理、自營商等。要如何在過度使用和獲取價值間取得平衡?作者訪問了社群媒體專家 Jennifer Grygiel,紀錄她是如何因應:
- 遵守 Dunbar Number:只追蹤 150 位好友,其餘 1000 位一律取消追蹤
- 將社群媒體當成接收熱門新聞、掌握趨勢的早期探測雷達
- 只關注少數幾個社群帳號
我的實踐
戒除 PTT 大魔王
PTT 肯定是占據我最多注意力的數位平台了。宅得不像話的我,到現在還是會出現跟朋友比較「誰的上線次數比較多」的中二行為,偶爾贏了,還會為自己真是骨灰級鄉民而沾沾自喜(?)
仔細思考後,PTT 讓我成癮的原因其實不是無聊,而是在國外留學時那段時間一個取暖的媒介。畢竟自己當地語言那麼爛,閱讀著一則則在台灣文化背景下長大才能夠理解的鄉民推文,心裡想家和尋找歸屬感的那塊彷彿被撫慰了。
但這個習慣卻在回國後依然持續著,頻率大約是每天會在上面亂滑二至三小時的程度。左思右想都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甚至自我安慰:「沒關係啦!不是打手遊,又不花錢」。但比起課金,我的注意力何嘗不寶貴呢?
PTT 上面實用資訊實在太多,舉凡投資理財、買房貸款、升學考試、生活資訊無所不包,上面也有各行各業的大神,常常可以得到寶貴、忠實的資訊。因此也無法完全割捨。
因此我決定善用 ChoDino 開發的PTT Alertor,能夠和 LINE 整合,將符合特定條件的文推送給你。條件可以是特定版、作者、推文數等等。這個做法有效減少了我盲目刷文、像鴿子一樣不斷按按鈕期待酬賞的慣性,也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幾則比較重要的文。
後記
我有一位好朋友,多年來維持著親近的關係,幾乎每周都會傳訊息,關心對方生活、分享彼此可能會感興趣的資訊。也維持著實體接觸,幾乎每個月會碰面,跟彼此家人也都算熟悉。生活中有她存在令我感到舒適、自在。
但有趣的是,我們沒有加臉書,我甚至不知道她有沒有 IG。曾經有段時間覺得好怪,在想是不是應該要加她臉書呢?但久而久之也說不出有什麼必要,想想就還是維持著。
我還有一群「臉友」,以前曾經是同事、朋友,有著不錯的關係。但隨著工作轉換、生活模式轉變,實體生活上就不再有交集了,好一點的會定期問候,但許多就真的只是「臉友」了,除了去彼此的動態按讚、留言,已經沒有互動。
曾經覺得失落,直到讀到書中的一段話:「當你不在社交媒體上按讚及留言後,有些人免不了會從你社交圈消失,尤其是那些與你的關係只存在社群媒體上的人。沒關係,就讓他們走吧。」,畢竟連線和對話不是等值的,過多的連線會排擠真正重要的對話。如果想關心,何不直接約出來散步呢?
我在自己的身上印證了「關係不需要用社群網路維持」。想把書中這句話送給你:「重點不是使用科技,而是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願我們都能因為科技存在,成為更自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