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說來話長,還是下次再說吧」
「我不知道要說什麼」
以上對話是不是很熟悉?日常生活中,我們經歷了一些事情,想跟身邊的人分享,如果是事物型的也許還簡單,但如果是複雜度比較高,譬如牽涉到感受、他人的情境呢?
如果你覺得是因為事情太複雜了才說不出來,很可能是因為你「還沒有完全搞懂整件事」。《零秒思考力》要帶給你的就是如何運用「文字思考」的力量,釐清思緒,加強思考力!
作者赤羽在麥肯錫任職多年,有感於許多人想問題時,都有思考的不夠深入的問題,因此提出「筆記訓練法」,幫助大家提升思考力。
筆記格式
- 在紙張的左上方寫下標題
- 在右上角寫上日期
- 將腦中針對標題所浮現出的各種想法條列寫下來,以 4~6 行為主
突然想到的事、掛念的事、心中的疑問、下一件該做的事、自我成長的課題、令你怒氣難消的事等,任何浮現腦海的東西都可以寫。
我的一個月實踐計畫
在動手寫這篇閱讀筆記前,我執行了一個月的晨間日記,採用零秒思考力裡提到的方法,用意是要自己透過實作,可以寫下讓你有感、更有收穫的紀錄:
收穫1:保持專注
你有沒有本來要靜下來思考一件事,不知不覺的思緒又飄走、或是開始滑手機的經驗?結果本來預計30分鐘可以解決的問題,硬是拖延了幾個小時。
這本筆記法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在時間限制下,我們會專注手上的任務,可以更有效地和自己的想法對話,將腦中的東西傾倒在筆記上。
收穫2:與自己對話
很像在做諮商,一開始諮商師不知道什麼事情讓個案煩心,會問「你怎麼了?」,《零秒思考力》裡面提到的筆記法,就像是藉由那張A4紙問我們怎麼了?
事情能否解決是稍後的事情,單純書寫的過程就能夠幫助我們知道自己的情緒來源、舒緩情緒。
技巧1:先想好題目,再開始作答
有幾次書寫的時候,我因為沒有先想好題目,結果反而短短五題就花了近三十分鐘,並不符合《零秒思考力》中一題一分鐘的規定。
因為沒有題目,反而變成日記了,想到什麼寫什麼。覺得這種筆記應該是釐清思緒用的,而不是像日記一般。
發現這個問題,我就改變做法。會在其他時間一想到問題時,就先記下來,累積數個問題待回答。這樣每天寫筆記時就可以一看到問題,馬上專注在回答上。
要注意用法,否則不僅無法省時,也無法達到目的。
技巧2:在清晨做
你是晨型人還是夜貓子呢?我在清晨時大腦思緒是最清晰的,因此選用這段時間去釐清重要問題。另外,清晨通常是上班前一段安靜時光,有時間壓力,幫助我們短期專注,聚焦在筆記,不會被其他事物打擾。
技巧3:善用筆記工具,將筆記變身資料庫、供日後使用
雖然作者一再強調要用手寫、用紙張保存,但我嘗試了幾次後,依然使用電腦做筆記。
書中說的筆記保存法不太適合我,身為一位熱愛「空曠感」,家徒四壁的實踐者,怎麼能忍受家裡有一堆資料夾,裡面塞著成疊的紙張?丟棄或者留下數位影像是比較適合我的生活方式。
因此,我製作了一份數位筆記版本,使用一個月後,很喜歡這份筆記簡潔、清爽且井井有條的感覺。而且因為已經數位化,相當於線上資料庫,日後要查詢,只要輸入關鍵字,就可以找出自己當時的答案。
我將這份範本(模板)整理好了,歡迎免費下載。
後記
本來以為《零秒思考力》是一本關於讀書或工作方法的書,現在我覺得更像是利用書寫傾聽自己的內心,達成自我療癒,有題目的自由書寫術。
之前在接觸正念時,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一次一事」,意思就是:一次只專心做一件事。現代人太習慣多工處理了,畢竟訊息源太多。光是在家上班,可能邊在電腦上處理事情,手機不時叮叮作響、平板跳出通知,或是媽媽叫你去吃水果。
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提醒自己利用時間限制,強迫專注在書寫以及思考本身,就更容易進入心流。
關於正念和心流,如何突破人生困境?專家教你清除心靈垃圾、打破慣性思維,變得更幸福《正念減壓自學全書》、這次不聽別人,我們自己說《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有更多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