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到這本書是發現在最近幾年,「知識變現」、「個人品牌」等觀念開始流行。小時候總是把寫作當成是一種藝術的呈現,就好像寫歌或是作畫那樣,從來沒有想過寫作可以是一種個人品牌的經營,也沒想過擁有的知識可以透過寫作的方式傳遞給他人,進而轉換成收入。對於這個系統的運作方式感到好奇的我,開始閱讀這本書。
這本書在說什麼?
和許多投資理財的書籍一樣,一開以各種問題和挑戰說服讀者為什麼應該要開始寫作,譬如克服職場瓶頸、建立個人品牌的重要,以及最吸睛的:作者自己因為寫作而賺取不少財富。
第二部分則是心法,給予讀者許多方法和觀點來突破害怕開始寫作或者無法持之以恆的心魔。
第三部分慢慢帶入產品思維、用戶思維、社交思維、情境意識等主題,和讀者溝通如果要把寫作當成一份賺取收入的工具,那麼必須要像打造一樣網路產品一樣的思維來寫作。
第四部份則是技巧面,分享如何下標題、寫故事、訓練邏輯思維、寫出爆款文等。
收穫最深的一句話是不斷問自己「你有沒有在幫助讀者實現他自己?」更具體地來說有以下方式
幫助讀者表達自己
所以他可以收藏起來轉發給朋友 e.g.感情文、告白文、夢想文都是,讀者覺得自己寫不出來,但有人幫他寫了,就會對讀者產生價值
讓讀者塑造自己的形象
譬如像在 Linkedin 這樣的平台,用戶們希望在上面營造專業形象,因此比較容易轉發一些產業意見
文章本身能幫助別人
這方面是最顯而易見的,文章內容能不能夠幫讀者解決問題,譬如寫程式遇到的瓶頸、或是幫助做人生選擇
在讀這本書以前我的選題一直是從我如何幫讀者解決問題出發,因此有很多工具文(如何用某某工具解決某某問題、當某某工具效能不好時應該如何調校這種題目),但讀完這本書後,也讓我思考是不是能夠選題選得更廣泛一些,想想有沒有一些聲音是可以幫自己周遭的朋友表達的、或是一些分析文可以幫讀者塑造自己的形象。
後記
觀點中庸,等於平庸
過往我總是被教導,在職場或者公開場合表達意見時要傾向中庸之道,盡量不得罪人。而作者在書中給了全新的觀點,主張【觀點中庸,等於平庸】,認為要有情緒、有立場、有矛盾,才能夠抓取讀者的注意力,才不會讀起來索然無味。其實這就跟藝人在為戲宣傳一樣,寧可鬧出些緋聞,負面話題也好過於沒有話題。
作者的認為,能夠獲取讀者和觀眾的注意力,才是變現的重點。這進一步去讓我思考對於哪些話題可以有自己的立場,也許對於比較專業的題目,我可以更自信的表達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