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內向亞洲人在西方職場立足的四個建議《安靜,就是力量》

上次更新:29 8 月, 2024
內向者無須自卑,也不需要被治療

剛加入跨國團隊的時候,有一場面對重要客戶的線上會議,與會者來自日本、新加坡、比利時、澳洲,包括客戶的大老闆。偏偏會議主講者臨時請假,放我一個人負責重要提案。

我當時其實很希望網路斷掉,或是客戶臨時有什麼緊急事情要取消。但事情一切發展順利。當開場結束,大家都等著我發言時,我腦海裡不禁又出現了那些常見的災難場景:「一句話都講不出來,客戶顯示已離線」、「外國老闆一定覺得自己怎麼會雇用了一個智障」、「我被炒魷魚了」。

幸好,這些災難跟往常一樣沒有發生,我提案完畢後,同事也在一旁敲邊鼓,讓客戶點頭,啟動專案評估。

以上場景,即使時隔一年,那種臉紅又說不出話,恨不得擁有哈利波特隱形斗篷,能讓自己瞬間消失的狼狽感,彷彿就是剛才發生的事情。

如果你也深感共鳴,那一定要讀這本書。《安靜,就是力量》讓內向者明白,那些因為內向而產生的自卑其實不必要,而衝突迴避不過是避免杏仁核受到過度刺激的保護機制。善用這些天賦,就能發揮獨一無二的力量。

💡這本書我是用聽的。我將更多聽有聲書的心得和經驗分享於我如何聽書、聽了什麼書:用 Libby 和 Spotify 聽 17 本有聲書的經驗分享

這本書怎麼說的?

從農村到城市,外向者與日俱增的生存優勢

也不過在一個世紀以前,美國崇尚的性格是公正、品格好、有涵養。美國受人尊敬的前總統林肯就是代表。雖然內向,卻能帶領團隊走過南北戰爭。

隨著時間演進,農村經濟走向大型貿易體制,人們走向大城市尋求機會,開始需要和一群陌生人證明自己的能力。沉思不再被視為是好的,行動力才是。個人魅力變的重要,暢銷書也轉變為如何影響他人、如何成為一位成功的業務這類主題。

美國社會崇尚外向文化的轉變也漸漸影響到教育,我們大概都聽過美國小孩去學校不是為了學習知識,而是學習如何社交(Socialize)。甚至對一個七年級小孩最高等級的讚美是外向。

man standing infront of group of people

為什麼移民比例越高的社會,外向者越多?

除了經濟型態的轉變,每個國家其實各自有內向和外向文化,在 16 Personalities 網站上,有一張地圖,是訪問了超過四千萬名受訪者後所得出的結果。

摘自16 Personalities,顏色紫色代表內向、藍綠色代表外向。

其中芬蘭是出了名的內向國家,有個老笑話是這麼說的:你怎麼知道一個芬蘭人喜歡你?他看著你的鞋子,而不是他的。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主流文化,譬如美國就是一個外向社會,只有三分之一的內向人口。而這個結果,和移民社會有關。移民需要冒險精神,才能夠遠離家鄉,探索新世界,而冒險和外向性格是正相關的。外向者到了美國後,將這些氣質傳遞給自己的後代,因此形成外向為主流的社會。這說明了為什麼美國、歐洲的外向者比亞洲和非洲多。

然而主流文化並不能概括說明整個社會中的每一位成員,一個人也不會只有外向或者內向個性。主流文化影響著一個人在社會上所會碰到的各種期待。小至幼稚園老師希望小孩多和其他人一起玩,大至步入職場後,需要在會議室裡滔滔不絕的談論自己的點子,以能證明自己的能力。

從嬰兒時期就決定了內向氣質

哈佛大學發展心理學教授 Jerome Kagan,找來了一群 4 個月大的嬰兒做實驗,觀察他們對於氣球爆裂、彩色物體、錄音等刺激的反應。

教授將對於刺激會嚎啕大哭、奮力揮動手腳的嬰兒歸類在高反應;反之,較無動於衷的,歸類為低反應。研究持續追蹤多年後顯示,高反應的嬰兒,長大後也比較容易成為嚴肅、內向的人。這也是為什麼高敏人經常也是內向者。

以上的高反應和低反應,是氣質(Temperament);而內向或外向,則是個性(Personality)。兩者的定義如下:

氣質:與生俱來,在受到刺激時的反應

個性:能夠學習和社會化,例如內向或外向、開放或保守、負責或隨興、緊張或冷靜

高敏人需要更少的刺激就能夠達到一樣效果。譬如聽音樂,內向需要的音樂比外向者小聲、想到美食也比較容易流口水。

再舉一個例子,低反應小孩就像蒲公英,能夠在任何環境下生長;但高反應小孩卻比較像是蘭花,容易枯萎凋謝,但只要放在適當的環境下培育,也會長得又壯又好。

以上摘自 David Dobbis 的「蘭花假說」(Orchid Hypothesis)。

people eating inside of cafeteria during daytime

如果你回想自己的童年,曾被人說過是「玻璃心」,稍微被老師或長輩念兩句就覺得天崩地裂,甚至放聲大哭;長大以後,淚腺依然發達。這些高敏氣質其實也有好的一面。這表示你的高反應能夠充分感受到到周遭環境和氣氛的變化,甚至是對方沒說出口的話。也很自律,能未雨綢繆、防患未然。

簡單來說,內向者眼中覺得天都要塌下來的事情,在外向者眼中也許稀鬆平常,不需要大驚小怪。

就像打壁球、高爾夫、棒球等各種球拍型球類時,只要找到甜蜜點(Sweet Spot),就能揮出漂亮的一擊。高敏人和內向者,只要找到「剛剛好」的刺激,就能發揮良好,揮出自己的全壘打。

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個高敏人,針對在職場上應對進退感到困擾,我推薦閱讀《相信你自己》,書中分享高敏人在職場中不同情境的應對方式,例如對應老闆、同事、下屬時該怎麼做。善用自己的天賦,找到正確的舞台。

害羞和內向有什麼不一樣

害羞(Shyness)經常與內向(Introvert)混唯為一談,其實兩者有不同的定義。

害羞:害怕羞辱,擔心社會對自己不認同

內向:喜歡「刺激程度不要太強」的環境

因此,我們之中會從容不迫的內向者,和害羞的外向者。害羞會帶來負面情緒,而內向則不會。

我們要找的人是能夠達成協議的人才,不要太自大的人

想和你分享一個我最喜歡書中的小故事。一位資淺的律師 Laura 必須獨自面對來勢洶洶的銀行家,為她的客戶進行商業談判。

一開始對方口若懸河地向 Laura 宣告,銀行願意開給她當事人這些條件,已經很寬厚了。一陣僵持不下後,其中一個銀行家火大了,把文件一摔就離開談判室。

Laura 維持一貫的冷靜(實際上是不知道該怎麼辦),開始發揮事前做足的準備工作,說出慎思熟慮的問題、平靜的提出問題,並且認真聆聽對方的答案。

最後,雙方終於達成協議,結束談判。隔天,對方的律師竟然打電話給 Laura,想要給她一份工作。「我們要找的人是能夠達成協議的人才,不要太自大的人」,對方說。

Laura 堅持自己的風格,不但讓事務所多了筆生意,還讓自己多了個工作機會。現在,她比較少責怪自己話太少又不愛出鋒頭了,因為她找到了自己的使用手冊。

Laura 的真實身分就是作者本人,這是她接受並瞭解自己的天生內向,以及如何做出最佳發揮的故事。

row of four men sitting on mountain trail

參與討論、廢話連篇? 屈從討好、專注目標?東西文化大不同

在法國念書的時候,同樣來自台灣的同學和我,曾不只一次在下課後互相抱怨別的國家的同學(通常來自歐美國家)講廢話的能力。他們總是可以自信滿滿的說出許多我們認為「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或是提出一些「這你也好意思拿出來講」的點子。

久了之後,嫌棄轉為好奇,我們開始思考:到底為什麼可以這麼有自信的講廢話?那時的我隱約覺得應該是文化問題。《安靜就是力量》解答了,這其實可以從外向與內向角度切入。

作者 Cain 讓我們得以從另一個視角檢視自己的主流文化。她訪問在 Cupertino 長大的亞裔大學生 Mike。在上大學以前,Mike 周圍也多是亞裔美國學生,並不覺得自己不夠外向。但上了大學後,身邊開始出現許多來自其他地區的美國人。他開始對於那種需要閒聊哈拉、表現出很嗨的文化感到不適應。似乎不外向就表示懦弱、不勇敢。他更喜歡和其他亞裔在一起,因為覺得可以做自己。

美國人認為多發言表示積極參與討論,亞洲學生卻覺得比起發言次數,內容重要多了。美國人眼中的課堂參與度,亞洲學生眼裡卻是廢話連篇。甚至覺得:在美國課堂上,不管你講什麼,只要你講話,就不會有問題。

東西方人嚮往的性格也大不同。中國高中生喜歡和認真、謙虛、有成就的同學一起玩,而美國高中生喜歡開朗、會社交的人。長大後,逐漸影響西方社會讚賞勇敢演說能力,和個人獨特性,而亞洲人欣賞安靜、有人性謙遜,和和諧

亞洲人也非常重視關係,甚至會為別人的難為情感到難為情,所以講話不直接,不告訴對方自己哪裡不高興,怕壞了關係。這也影響了亞洲文化通常不明白說出自己要什麼,可以既安靜又堅定。

說到著名的安靜的力量,不能不提印度國父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他曾說「找到目的,方法就會隨之而來」(Find purpose, the means will follow.)。

也許在西方社會中,被動(Passive)被認為是服從(Submissive),是負面的。但甘地卻不認為被動是弱點,而是保持能量並專注在最終目的

延伸閱讀:嚮往海外職場的你可能不知道的 7 個秘密,搞懂跨文化溝通,成為國際化人才

你可以這樣做

by 中途筆記

尋找有熱情的舞台

內向者雖然不喜歡出鋒頭,但對於自己真正在意和有熱情的事情卻願意挺身而出。所以作者 Cain 才會願意「拋頭露面」的上 Ted Talk,侃侃而談內向性格。

然而,這種不擅長假裝有熱情的性格,也可能讓內向者工作充滿挑戰,畢竟工作時不見得能一直講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轉機是,這反而讓內向者有更大的決心做出職涯轉換。因為發現自己真正能表現好的舞台,就更能下定決心。

內向的你在做什麼時充滿熱情,談到什麼話題是能夠一改省話一哥性格,滔滔不絕?仔細觀察、紀錄,把自己擺上正確的位置。

如果你對於該做什麼工作、從事什麼領域想知道更多,我推薦《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用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的方法,找到為你量身打造的道路。

如果你不想只是「因為大家都這樣」而做決定,想看看別人都是怎麼做抉擇的,我推薦《這輩子,你該做什麼》,收錄 57 個橫跨性別、國籍、職業的生命故事。

如果你對「追隨熱情、讓天賦自由」感到懷疑,甚至厭倦,那麼不能錯過《深度職場力》,聽聽為什麼追求熱情是最糟糕的建議,而我們又該怎麼選擇,才能找到快樂的工作?

four women holding drinks while laughing together during daytime

先寫下來

外向者的優勢很顯而易見,他們充滿舞台魅力,一上台就能掌握全場。就像一開口就緊張焦慮?運用 4 個技巧克服面試,邁向國際職涯開頭提到的那位同事一樣。

與其追求臨場表現,不如先準備好幾個「段子」,充分練習,需要時就彷彿按下自動撥放鍵一樣,順利演出。

什麼是你工作上常會用到的報告內容,是產品介紹、產業分析,還是業績彙報?觀察你覺得表現好的人,是不是都有幾個固定主題或是方向?找到模板,熟練它。

凡事總有好不好,像《安靜是種超能力》中說的,外向者也有不擅長的事情。譬如在取得注意後,要如何靜下來想策略、看報表,做規劃。

如果是商業談判或是一對一溝通,真的沒有模板或範例可循怎麼辦?那就先寫下來吧。無論是用 PPT 簡報或是筆記本,把溝通重點記錄下來。這麼做除了減少臨場無話可說的窘境,也能確保溝通順暢,不會愣在當場,直到會議結束才扼腕:早知道剛才就應該記得問這件事!

如果對於怎麼表達重點感到苦手,我推薦《高產出的本事》,裡面提供三大類型的模板,讓你無論面對簡報、提案,或是表達想法、提出觀點都有跡可循。

加入一個尊重內向者的團隊,建立「內向知情」

很多時候他人的愧對來自於無知。例如辦公室裡常見資深前輩拿同事性別開玩笑,就是一種缺乏性別意識的無知。當事人不見得有惡意,搞不好還是出於善意,覺得自己是在帶動氣氛、緩和情緒,做了件好事呢。

回到內向,也許職場上的同事和主管並不「內向知情」,於是理所當然地認為開會時每個人都要滔滔不絕,偶爾不說話,還會被直接點名。

找機會跟同事和主管聊聊吧!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大腦在什麼情況下運作的好。提出建議,例如傳訊息、或是分別聊,再統一回收意見。

如果你的老闆喜歡求表現,強調自己很 D&I,不妨為他上一課,談談你的聆聽和分析能力,能為這個團隊帶來什麼貢獻。

多元與包容」(Diversity & Inclusion, D&I),是近幾年國外企業的「顯學」,也是新職場文化。強調在職場上,尊重且保有每個人的差異性。而我們大部分的時候都在說性別和性向,別忘了,性格也是差異。

three woman sitting near the flower

善用遠距工作,為自己創造空間

有些動物天生就帶著殼到處走,內向者也是。我們不能總是待在一群人中,需要窩在自己的空間,才能好好思考,恢復能量。

幸好遠距工作模式已經越來越普及。少了茶水間閒聊、喝咖啡、抽菸等需要尷尬又不失禮貌的社交。剩下來的的零碎時間還能拿來做下一件事。無形中,內向者多了很多獨處的時間,得以準備、消化和思考工作內容。

延伸閱讀:一定要當嗨咖嗎?面對新環境怎麼適應,內向者在跨國職場的生存之道

後記

後來我才知道,會臉紅其實很好,因為既無法假裝,也無法控制。《安靜,就是力量》指出,臉紅代表一個人真誠的在意他人的感受,甚至會「為他人的難為情感到難為情」。比起那些蠻不在乎的自私鬼,人們更喜歡會臉紅的人。

謝謝你讀到這裡,如果最後只能帶走一句話,我希望你將這句放在心裡:

內向不需要被治療。

Don’t think of introversion as something that needs to be cured.

內向並不可恥,高敏感也無需自卑。讓我們忠於本性,寫出自己的使用手冊。

內向書籍推薦

內向者近年來討論度變高了,同樣談論內向主題還有《安靜是種超能力》。如果說《安靜是種超能力》是 What,談內向者如何在職場生存的具體作法。那這本《安靜,就是力量》就是 Why 和 How,從「為何這個社會崇尚外向」著手,探討歷史和文化脈絡,並從各種關係切入,談內向者在家庭、伴侶、跨文化、職場的情境應該如何應對。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內向者的職場生存秘訣《安靜是種超能力》

????延伸閱讀:一開口就緊張焦慮?運用 4 個技巧克服面試,邁向國際職涯

????延伸閱讀:面對截然不同的跨國工作文化,如何找到自己舒服的位置

????延伸閱讀:一定要當嗨咖嗎?面對新環境怎麼適應,內向者在跨國職場的生存之道

????延伸閱讀:洋人老闆比較好相處?國際職場的向上管理

幫助內向的你找到熱愛工作,走出逆境、享受生活

電子報每周五寄送 | 提供實用指南,用你的方式,去想去的地方

如果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歡迎訂閱電子報,我會持續與你分享。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告訴我你的想法: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0 Comments
Oldest
New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