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提問:對於沒有程式語言技術的人,你會建議如何開始學習數據分析,以有助於提升工作效益呢?
數據分析的範圍很廣,前幾年資料科學更是當紅炸子雞。
我覺得這個問題超好,是當大家都在談AI的時候,都忘記了最基本的東西。
那就是:你對目前的狀況多有感覺?
想要用AI幫助你達成業績目標,不如先問,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市場裡站在什麼位子。
想要用AI幫你節省成本,不如先問,你知不知道目前的成本結構?
想要用AI幫你找到新的商業模式,不如先問,你知不知道客戶都關心什麼?
以上這些,都不需要AI,簡單的數據分析就能辦到。
先講結論:從資料視覺化開始,白話文就是建一個儀表板。
我知道聽起來很老套,但有用。
就像公司都有戰情室、你登入股票App也有個損益圖。
人是圖像的動物, 喜歡追劇的比看書的多、 喜歡看Youtube的比讀部落格的多, 視覺化可以讓你對資料更有「感覺」。
前陣子演算法交易很紅, 指的是用演算法先設計好交易策略,幫你決定何時該進場、出場等等, 我有個朋友就一頭熱的栽進去了, 問他要投入多少占比的資產、停損點,通通不知道。
這就好像走進巨型購物商場,你走到地圖前, 光知道想去哪裡沒有用, 你得知道你現在在哪裡, 才知道怎麼去。
更棒的是, 你不用會R、Python,就可以做到資料視覺化了。
從盤點現況開始,建立一個儀表板吧! 別小看,光要達到這一步就要費許多工夫了,
Forbes曾有份調查指出:資料科學家有60%的時間在整理資料。
你必須去蒐集資料、清理資料到可以分析的程度, 還必須問自己哪些維度(Dimension)重要,換句話說,哪些切入的角度是重要的。
可能是時間、金錢,或是人力, 其中還能切得更細,到季、年,甚至是分、秒。
知道現在在哪裡,才能知道目標有多遠 把目標具體化,你離產生效益又更近了一步。
如果對建立儀表板的工具有興趣,可以參考各種資料視覺化或者Business Intelligence工具,譬如Power BI。網路上有非常多的免費、付費學習資源,歡迎動動手搜尋。
在此僅附上官方提供的免費資源:Power BI Learning Overview | Microsoft Power 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