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宅如何穩定產出閱讀筆記?周更超過三年流程公開|《姆斯的閱讀空間》專訪

上次更新:28 8 月, 2024
姆斯最難寫的一本書與私房書單推薦

有關注推理小說或者社科歷史類閱讀筆記的讀者,應該對《姆斯的閱讀空間》不陌生。

姆斯的閱讀空間》是一個三年來每周定期更新讀書筆記的部落格,擁有一群忠實讀者。

站長姆斯,是一位半導體工程師。

回想起寫作的契機,姆斯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

自嘲身為理工宅,求學時最糟的科目就是國文。

回想起當年,坐在第一篇閱讀筆記前,前後竟然修改了超過 20 小時,仍不敢發布。

他是如何一路走到今天,能夠穩定地輸入、產出,得到許多贈書和業配,還結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讓我們聽聽他的故事。

為什麼開始寫閱讀筆記?

我一直都很喜歡閱讀。最早的時候,大約是九年前,我在國小擔任教育替代役。那段時間我有更多的閱讀時間,因此我開始在痞客邦網站上寫閱讀心得,大約寫了不到十篇吧。

當初寫作的初衷主要有兩點,一方面是希望透過寫作來提升我的閱讀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是想與更多人分享我閱讀以外的想法,增加互動。因為我自己是理工科出身,身邊的人很少有閱讀的習慣,所以我希望透過在痞客邦上的寫作能夠與其他人交流

當時,我其實並沒有寫很多文章,大約不到十篇左右。我忘了確切的數量,但在我替代役結束後,距離正式工作還有大約半年的時間,我開始寫得更頻繁一些。然後,我工作之後,因為覺得自己的寫作不夠自信,就有一段時間沒有繼續寫了。

然後,我發現自己在職場上也有一些疑惑。我在科技業工作了大約兩到三年,對職業生涯有困惑。於是,我讀了《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它談到了生涯規劃,我按照書中的步驟開始進行自我探索。完成後,我決定除了工作之外,我還想繼續寫閱讀心得分享給其他人

當初寫的內容令我不太滿意,所以我買了更多書,希望可以學習如何寫作。然後,我給自己找了很多藉口,拖延了一段時間。最後,在三年前的某個時刻,我參加了一個《閱讀前哨站》的活動,這是在高雄舉辦的,他們舉辦了一個關於筆記寫作的工作坊。我報名參加了,因為活動地點剛好在我家附近。

在活動結束後,我去問主辦者瓦基,他當時已經開始寫閱讀部落格,但還沒有開始錄製 Podcast。我問他如何開始寫閱讀心得,因為我當時覺得自己寫不好。他給了我一個簡單的答案:就是開始寫,不需要想太多,慢慢就會找到寫作的方式

雖然當時我內心覺得這個建議有些簡單,甚至覺得他在說廢話,但我還是嘗試了。過了幾個月後,我在一個寫作平臺上寫了我的第一篇閱讀心得,主題是《如何閱讀一本書》。意外的是,這篇文章受到了不少網友的回響,我也分享到了臉書的閱讀社團,得到了很多正面回應。這讓我很開心,也讓我覺得寫得還不錯。於是,我決定繼續嘗試寫作。從那時開始,大約是三年前,我就持續寫作至今。

回顧五年前的奧德賽計畫

嗯,因為那時他可以根據不同的人生劇本來寫作。對,我一個劇本是關於我的工程師生涯,另一個則是關於自媒體的。當時我想寫關於我的閱讀心得。對,那時候的寫作,我前不久在 Podcast 中也分享了這本書,所以我回顧了一下當時的”奧德賽計畫”。

針對自媒體的經營,我認為我接近達成了當時的目標,因為我當時的最終目標是每週穩定更新我的部落格,希望能擁有一個粉絲專頁,也希望能擁有自己的 Podcast,而這些媒體都能夠穩定更新。可以說是有達成當時設定的目標。

閱讀如何影響你的生活?

閱讀對我的生活影響深遠,因為從小我就培養了閱讀習慣,這一直都是我的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這樣的習慣源於我母親的愛好,她非常喜歡看書,所以我從小就受到了影響。

一開始我主要讀小說,但後來我開始擴展閱讀內容,關注其他領域。當我剛開始工作時,我發現時間似乎不夠用,於是我買了很多時間管理的書籍。

隨著工作幾年的經驗,我開始關注財務管理,並閱讀了一些理財書籍。閱讀對我而言不僅僅是娛樂,更是一種學習和成長的方式。

我相信閱讀可以幫助我探索世界,更深入了解不同的文化社會現象。舉例來說,我在大學時非常喜歡讀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他是一位日本推理小說家。

每當他出新作品,我都會去借閱或閱讀免費的版本,因為當時我沒有太多錢。當我第一次閱讀他的作品《白夜行》時,我感到非常驚豔,因為它展示了推理小說可以以這種方式呈現,而不僅是傳統的謀殺和解謎。我之前對推理小說的印象主要來自《名偵探柯南》。

然後,我開始閱讀其他社會派推理小說家,如松本清張。他也是以探討社會現象為主的社會派推理小說家。這些小說不只提供了謀殺和解謎的情節,還深入分析了社會現象、人物動機等,使我更了解整個社會的不同層面。另外,也更了解日本的一些歷史和文化,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領域。

最近,我讀了《八尺門的辯護人》。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它帶給我很多對台灣社會的深刻洞察。這是我喜愛閱讀的原因,它可以讓我更了解社會的多樣性。

讀小說跟散文沒有用嗎?

閱讀的用處難以明確定義。當然,我並不是因為它是否有用,才去閱讀散文或小說。我發現散文和小說對我的影響,往往比實用書籍更深遠。但這可能是後來才意識到的事情。在當下,你可能不會認為閱讀會對你產生如此大的影響。這是我自己的感覺。

散文和小說有時會讓你深入融入其中,進入那個虛構的世界中。相比之下,實用書籍可能會被快速閱讀,如時間管理或理財書籍,你可以迅速理解主要內容,整理出重點,並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散文和小說通常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思考,你可能會在閱讀過程中停下來思考,沉浸在故事中。這種深入的閱讀體驗,可以帶來更多的洞察和啟發,即使你只讀了一部分。

怎麼寫閱讀筆記?

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的寫作流程。通常,我每週都會寫一篇閱讀筆記,這個流程大致如下:

  1. 禮拜一: 開始草擬大綱。我會挑選一本書,然後列出我想要分享的幾個關鍵點。如果是非虛構書籍,我可能會選擇三到五個關鍵點。對於散文或小說,我也會挑選大約三個引人注目的部分,並將他們設為段落的主要標題。然後找出與這些主題相關的部分
  2. 禮拜二至禮拜四: 接下來的三天,我每天約寫一小時,完成每一個段落。我會先粗略地寫下我想講的內容
  3. 禮拜五: 我會完成初稿。週末的時間我會用來審稿、檢查修改。我會重新閱讀整篇筆記,確定流暢性和一致性。有時候也會調整段落的順序,讓整體結構更合適。

這個流程雖然不一定按部就班,但它是我習慣的方式。在寫作過程中,我經常會跳來跳去,調整內容的順序,然後再回來修改。我會盡量確保每一篇筆記都是清晰且具有一致性的。

閱讀時我通常會使用Evernote,將內容複製到筆記中。然後,我會開始閱讀、整理段落中的相關內容,在閱讀的同時進行筆記。

如果看到一些引起共鳴的段落,就會添加標籤,或者使用一些特殊的符號來註記。如果是我自己的想法,我會使用紅色字體;如果我正在整理書中的內容,我通常會使用普通的黑色字體。我希望能夠明確區分作者的觀點和我的觀點,因此我會劃分區隔

至於散文和小說,我通常會添加標籤,而不是做筆記,因為我不確定該如何筆記。所以我會盡量沉浸在那個世界中,在發現喜歡的部分時,加標籤,然後繼續閱讀。

寫小說如何不暴雷?

這蠻難的。因為我寫閱讀心得的主要目的,一直是希望透過我的分享來讓其他人知道這本書,並最好能夠鼓勵他們去閱讀它。所以,對於小說,我仍然會盡量不爆雷,這是我的出發點。

通常我會選擇幾個觸動我情感的要點來提出,然後分享一些段落。但是我會盡量避免碰觸主要劇情,特別是對於推理小說,當然我絕對不會透露兇手的身份。

確實有人跟我分享,因為我寫的閱讀心得而購買了書來閱讀,所以我認為我的目的多多少少已經達到了。

碰過最難寫的書?難產的一篇閱讀筆記

其實我覺得每一篇都寫很久,一週大概要寫至少 5 個小時吧,5 個小時對,或者更多,不一定。我寫最久的是第一篇文章。三年前寫的,是關於《如何閱讀一本書》。

因為當時我對自己充滿了懷疑。我總是覺得寫得不好,寫了又修改,修改後又覺得不滿意,又把它擱置不用。這樣反覆修正了很長時間,好幾個禮拜吧。

最後覺得修改到快要發瘋了,於是就想要放棄,覺得這樣太痛苦了。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發表,管他的,不要再纏著它了

如果你問我這是否確定是我寫過最難的文章,確實是我寫過最耗時的,不是因為那本書特別難寫,雖然它確實不好寫,但主要原因是我自己內心的疑慮。就好像對我來說,即使到現在已經寫了三年,我仍然覺得每本書都不好寫。當你讀完一本書後,要將你的感受轉化為文字,這其實是一項非常困難的事情。

我之前曾問過瓦基,他是個工程師,問他是否有任何工作流程或標準作業程序,可以加速整個寫作過程,這樣我每篇文章要花至少 5 小時,甚至可能更長時間,比如 10 小時,這讓我有點害怕。不過,他當時告訴我,他自己寫一篇文章大概也需要 4 到 10 小時。

所以後來我覺得,他也寫了那麼長時間,我並沒有特別特殊,因為每本書對我來說都是一個旅程。我自己其實是個多讀書的人,所以,如果現在要我選一本我比較熟悉的書,可能是有關時間管理的書,我已經知道裡面的內容,這樣我可以迅速讀完,也能夠快速寫作,但這並不符合我對閱讀的期望。

所以,我經常會去閱讀一些我不太熟悉的領域。像最近,我買了《民族重建》,講烏克蘭的歷史,特別是在納粹統治下的歷史。對於這個主題,我完全不熟悉,但我覺得很有趣,所以買了這本書。

雖然我還沒有讀完,但可以想像,一旦讀完,要寫這本書應該也會非常困難。因為我對這個主題不熟悉。但我認為挑戰是一個好事。對我來說,每週寫一本書,都是一個挑戰。很難寫的書對我來說並不特別,但我盡量挑戰自己,努力將它們寫出來

碰過很雷的書?感想、怎麼處理?

對於雷的書,我會容忍。通常我會在購買之前翻閱一下,因為我覺得看書看得久了,踩雷的比例並不高。有時候可能會收到出版社送的書,一開始我不太喜歡,但會試著看完。

在閱讀過程中,我會思考為什麼不喜歡這本書、哪些地方讓我不認同,或者是我自己的想法是否有一些不健全的地方需要修正。所以,即使一開始我可能覺得有點雷,但後來我會發現這本書還是能夠刺激我的思考。對我來說,真正令人雷的書是那些平淡無奇、沒有帶來新的啟發的書。

我主要是在分享閱讀心得,而不是在寫書評。我的定位是分享,我希望透過我的分享能夠鼓勵其他人閱讀這本書。如果我自己看完覺得不怎麼樣,因為每週只有有限的閱讀額度,就沒有太多時間去寫評論。

為讀者推薦一本書

想向大家推薦一本書,名為《給未來的讀者》。這本書是由李惠貞編寫的。李惠貞本來是一位編輯,但現在他已經自己出書,並且進行一個「獨角獸計劃」,目的是推廣閱讀和書店文化。

在《給未來的讀者》中,探討了許多關於閱讀的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我們應該閱讀。閱讀是否僅僅應該局限於讀取實用的書籍、有些人只關心那些已經被濃縮的東西,探討為什麼我們應該閱讀,以及閱讀如何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這個世界。

她喜歡逛書店、也談到了書籍價格的問題。在某些國家,新書可能無法打折,但也有國家允許書店自行設定折扣。這些議題一直有爭議,因為書店通常無法像大型網上書店那樣,獲得大幅折扣,會經營困難。

回到這本書,它探討了閱讀多樣性。我們每個人都是多樣的,而閱讀可以幫助我們看到不同的世界觀。社會會給我們制定成功人生的腳本、告訴我們該做什麼、該如何管理時間,以及如何規劃職業。這些都不是壞事,實用書籍確實有其價值。

李惠貞強調閱讀的多元性。閱讀可以幫助我們更寬廣地看待世界,並增加同理心。這本書提醒我,閱讀不僅僅是為了提升自己,還可以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其他人的生活和經歷。例如,閱讀關於移工的報導文學,可以讓我們看到他們的生活遠比我們平常所見更複雜。

如果跳到未來五年,你覺得你會在哪裡、做什麼?

因為其實剛剛有提到我之前寫了一份關於《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的五年計畫,我才發現其實好像當初設定的目標大部分都已經完成了。但我還沒有想好接下來的五年要做什麼。

目前我的希望是繼續努力保持更新。因為我每週都需要寫一篇閱讀心得、錄製一集 Podcast,還要更新我的臉書和 Instagram 上的內容,這其實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

雖然我在外商科技業工作,相對來說擁有一些自主時間,但時間並不是無限的。所以,目前我的目標是盡可能維持這種更新的節奏。

我覺得這個問題或許可以再重新思考,因為當初設定的目標似乎已經完成了,或許該考慮下一個五年的計畫。這部分,我還沒有想得很清楚,可能需要重新檢視一下。

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可以怎麼聯絡你?

姆斯的閱讀空間 – 藉由書寫梳理思考,透過文字產生交流 (maxjamesread.com)

姆斯的閱讀空間 | Facebook

後記

還記得自己是從《做工的人》、《老派少女購物路線》關注姆斯,驚訝擁有科技業、半導體、二類、工程師這麼多關鍵字的標準「理工宅」,竟然擁有這麼強的人文關懷,能夠好奇不同的文化、關心並支持與自己截然不同的族群。

同樣身為二類、科技業、工程師的理工宅,我欣賞姆斯不同於許多同溫層,面對新東西,只在乎「能吃嗎」、「要幹嘛」、「多少錢」?多方閱讀就是能打破僵固見識的解方,說的好,祝福姆斯能夠繼續讓寫作和閱讀的小樹發芽茁壯,長成一片翠廣森林。

幫助內向的你找到熱愛工作,走出逆境、享受生活

電子報每周五寄送 | 提供實用指南,用你的方式,去想去的地方

如果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歡迎訂閱電子報,我會持續與你分享。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告訴我你的想法: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1 Comment
Oldest
New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trackback

[…] 偷渡一下訪談:https://wanchunghuang.com/podcast-maxjames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