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坦率表達「要」和「不要」嗎?勇於開口:女性海外轉職的成功關鍵

上次更新:23 4 月, 2024
說出來,才有機會改變
asian woman discussing business plan with diverse colleagues
Photo by Alexander Suhorucov on Pexels.com

轉載於換日線實測 5 招國際職場溝通術:別怕被貼「難相處」標籤,勇敢說出你的需求

讀者提問:女性海外轉職,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嗎?

轉眼間,出國工作已經 2 年了,回頭看,我想跟當年的自己說:勇敢說出你要什麼!

如果你能說出要什麼,不只不會內耗,周圍的人也更知道怎麼幫你。

許多女孩不想被貼上「難相處」的標籤,更害怕被拒絕,反而失去機會。你有時過度關注他人的反應,而不是自己的需求。漸漸地對自己的價值和權利缺乏信心。更糟一點,柿子專挑軟的吃,被欺負。

如果不敢說出口,是因為你覺得自己不值得。

你可以藉由 5 個技巧克服這個挑戰,跟你分享我的親身經歷。

認清局勢

回想自己在澳洲跟在台灣工作時的差異,我想是變得更「透明」了。倒不是過去在台灣秘密很多,而是來到澳洲的我變得更坦率了。

就以想要轉職這件事情為例,在台灣的時候,我很早就有內轉到別的國家的念頭了,卻熬到入職 3 年後才第一次跟主管開口。到了澳洲,入團隊的第 1 個月,就跟主管表明未來想做更技術的工作。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除了心境的轉變,我認為很重要的因素是環境,這裡說的環境包括語言、文化、步調。

我的澳洲團隊負責亞太市場,步調一切都很快速,講不完的公事、開不完的會,我很清楚,沒有人會比我更在意自己的職涯發展,如果不把想要的說出口,那沒有人會在意。

你沒看錯,沒有人會在意

你說主管的目標不是幫助員工職涯發展嗎?對,但別忘了,他們也是員工,有自己的事情要煩惱。說白了,組員就是幫助他達成工作目標,好幫助他在這職位上好好待著、或是往下個目標前進的工具人罷了。

你說不要說工具人這麼難聽,但這就是現實,在職場上大家都是彼此的工具人

其實是工具人反而好,遊戲規則擺在那裡,清楚透明。

了解文化差異,有效溝通

再來是語言和文化,由於工作環境很國際化,我的團隊 6 個人就來自 6 個國家。英文不是母語,這時能不能清楚溝通,就是合作順暢的關鍵。

尤其我們來自台灣,屬於相對高情境文化,指的是在傳達訊息時較隱晦,對方需掌握足夠的背景訊息,才能理解語言中未直接表述的意涵;而澳洲則是恰好相反的低情境文化,溝通者會透過清楚直接的語言傳達訊息。

如果把台灣那套「曖曖內含光」拿到澳洲、加上大家都不是母語者,可以預見溝通會有多不順暢。所以我學會表達更直接,用簡單句直接切入重點,確認自己被聽見。

除了坦率表達「要」什麼以外,我認為「不要」什麼,也是經常被忽略的。不喜歡同事的做事方式、對主管的評價有意見、甚至他人的不當行為,都應該要說出來

以下是幾個親身經歷:

用實證幫你說話

我曾經對同事莫須有的批評默不吭聲,換來的是變本加厲。後來學會正面對決,拿出實例挑戰對方。

同事曾不只一次直接跟我老闆反應對我的工作表現感到不滿。一開始我抱著虛心接受的想法,除了修正自己,沒有辯駁。有次甚至要我在會議前 30 分鐘修改簡報,我說開會在即,可以開共同編輯功能,一起修改,竟得到我「逃避工作」的質疑。

後來我翻開公司執掌,釐清責任歸屬。也分享跟其他人的合作模式,表示他要求的合作方式並不是理所當然的。這讓對方很驚訝,也挑戰了原本的認知。終於換回應有的尊重,合作也比以往更愉快。

將影響說出來,把問題丟回去

我曾經因為主管的錯誤評價手足無措。後來學會將影響說出來、將問題丟回去,並將批評變成討論議題和行動方案。

在一次績效評估中,主管在「作的好請繼續維持」那欄只簡短三行帶過,「有進步空間請改進」的部分,居然洋洋灑灑寫了超過十點,幾乎占了大半個版面。我的自信和生產力受到嚴重打擊。

後來我將他的回饋逐條列下,整理成表,每周 1:1 時逐項討論。具體是哪裡做的不好、應該要如何改進。這麼一來,忙的人變成主管了,因為他要能自圓其說、負責去尋找相應的訓練教材或案例,還要時時作紀錄。下次寫績效評估報告時,就將表格附上,作為改善證明。終於換回公平的評價,也不再被拿著放大鏡檢視。

讓隊友幫你說話

我曾經因為合作夥伴的不當言行火冒三丈,直到在同事的協助下將事情說出來。

在一場會議上,我向對方提出幾個問題,目的是希望雙方清楚合作目標和責任釐清。這是第二次和對方開會,我們沒有任何私交。

想不到對方帶著輕蔑的口吻說:「親愛的,不是這樣的,你應該...」我以為是自己英文不好聽錯,沒有作聲,繼續提出下個問題。對方接著說:「寶貝,你要不要去問問你們公司的誰誰誰...」

我當下直接反應,指出這些言行,讓我感到不舒服。同事也跳出來制止對方,為我發聲。甚至事後一起跟主管回報這件事情,最後終於取得對方的道歉、對方主管也表示會避免再度發生類似情況。

說出來,能將問題現形。

說出來,能讓彼此的需求有機會被滿足。

說出來,能將雙方的討論聚焦在同一件事情上。

引用我很喜歡的一位作家 Brene Brown 在《召喚勇氣》說的:我們無法控制結果,鼓起勇氣說出口不能夠保證成功,甚至會帶來挫敗、心碎。但勇氣就是在這時形成,試驗我們是否有甘願為了坦率而冒脆弱風險的能力。

你都已經這麼勇敢,排除萬難踏上海外職涯了,試著對「要」和「不要」什麼更坦率吧!

失敗又如何?遺憾不過是為了下次燦爛做準備。

希望有回答到你的問題。

幫助內向的你找到熱愛工作,走出逆境、享受生活

電子報每周五寄送 | 提供實用指南,用你的方式,去想去的地方

如果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歡迎訂閱電子報,我會持續與你分享。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告訴我你的想法: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0 Comments
Oldest
New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