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善意謊言的東方哲學《史上最強哲學入門:從釋迦牟尼、孔孟老莊到禪宗》

上次更新:19 4 月, 2023
善意的謊言、以謊言當成方便,正是東方哲學的本質?

作者:飲茶

譯者:江裕真

出版社:大牌出版

出版日期:2015/05/20

語言:繁體中文

連結:博客來

從小就常聽到這種「故事」和「傳記」,舉凡孔子、莊子、佛陀、韓非子、達摩祖師、六祖慧能,甚至到一休和尚的故事。仔細去看這些人物,不僅生長時代相差幾百年,所處環境也很不一樣,更各有各的人生課題。譬如釋迦摩尼,當初貴為王子,卻因為想要克服生、老、病、死的痛苦而走上追尋開悟的道路。而韓非子則是一生想要成為被重用的大臣,卻因為口吃和諸多因素抑鬱而終。每次都讀得津津有味,卻從來沒去想過他們之間是否有什麼關聯?本書的作者飲茶是一位部落客,以他的視角看到的這些人物,其實都是影響我們東方人思想的重要角色,各自在不同時空背景下為東方哲學做出了巨大貢獻。

brown pencil on white book page
Photo by Jan Kahánek on Unsplash

這本書在說什麼?

東方、西方哲學家養成大不同

如果說西方哲學的發展是一條線性成長的曲線,由哲學家們不斷思考、辯論、證明而成,那麼東方哲學的發展更像是座金字塔,哲學家們早就已經坐在最頂尖了,而下方是各家不同的解讀。


希臘的哲學家Pythagoras提出相對主義,也就是「人是衡量萬物的標準」,主張所有的價值觀、感受、想法都因人而異,乍聽之下很有道理。但整個社會卻因此瀰漫著各種辯論,大家會滔滔不絕,卻沒有實際作為。而蘇格拉底,打從心底反對相對主義,並對追求真理抱有熱情,並藉由辯論,讓許多擁戴相對主義的政治家敗下陣來。


以上的哲學演進過程,在西方世界很常見,在東方卻很少聽到。飲茶認為主要原因是東方哲學家通常是自己得出了結論,就好像是看連續劇直接到了最後一集,真相大白一樣。因為少了前面的各種鋪陳、累積,因此非常難懂,也不是跟他人討論、辯論而來,大多是自己領悟而來。舉凡向釋迦摩尼的開悟以及老子的道,都是如此。


因為不是經由邏輯思考而來,自然無法侃侃而談。因此,當訪問一位西方哲學家,請他講解真理時,可以娓娓道來。但同樣的問題拿去問一位東方的哲學家,很可能只會告訴你:「不!這種事情除非親身體會,否則誰也無法理解。


這麼一來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如果真理無法說明,要怎麼溝通傳遞、讓普羅大眾理解?東方哲學又是如何在這樣的先天情況下流傳至今?

person wearing brown hiking boots
Photo by Leon Seibert on Unsplash

東方哲學是以謊言為基礎

這個標題太聳動了,但飲茶想要傳達的重點是,東方哲學講究唯有實際體驗、達到那個"啊哈"境界,才算真正理解。光是"得到知識"本身,完全不能說是真的理解了。而為了幫助我們達成,哲學家們只好以各種戒律、聽起來完全無厘頭的問題、甚至善意的謊言,進而幫助弟子們更接近開悟的境界。


《法華經》中有一個故事:有一天,一位父親回家時,發現自己的房子著火了,而孩子還在屋裡,因此他大喊:失火了!你們快點出來!無奈小孩還小,不理解失火,甚至還問道:失火是什麼意思?父親簡直急壞了,他擔心火勢一但增強,孩子們將深陷火海、無法逃出。情急之下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對著孩子大聲喊道:這裡有更好玩的玩具喔!快!到屋子外來一起玩吧!孩子終於聽了父親的話,飛快地跑出家門,就在那一瞬間,火勢席捲了整座房子,房子垮了。父親哭著緊抱著孩子說:孩子們,對不起,我是騙你們的。


在這個故事中,如果說父親說了謊,未免太武斷,因為重要的是結果,父親如果沒有說了這個善意的謊言,孩子們可能早已葬身火海。這就是東方哲學和西方哲學的不同之處,後者講求邏輯和辯證,因此可以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而東方哲學追求的是那個"阿哈"的開悟時刻,因此會以各種方法,包含善意的謊言,專注於結果,也就是幫助人達到開悟體驗


再舉一個另外的例子,關於戒律。在東方哲學或宗教中,有許多的戒律,譬如"不能吃肉"、"不能吃辛香料",撇開殺生、環保或者健康等因素來看,其實本質上也是要讓人體驗到是自己的"想法"為物品創造了"價值",而所謂的肉和辛香料本身其實一直都沒有改變過。


到這裡,你應該可以舉一反三了。作者飲茶認為,之後各宗派所發展出來的"要念佛"、"要打坐"、"要吃齋",其實也都是同樣的道理,都是東方哲學為了幫助人們達到開悟體驗所衍生出來的方法。就好像學生時期,補習班老師也會想出很多便於讓學生理解、記憶知識的點子或者金句一樣。


東方哲學兩千多年來,便是以各種循循善誘,或者帶點善意謊言的方式流傳給後人,哲人們期待有那麼少數幾位幸運兒可以因此而開悟,得到真理。

person in red sweater wearing silver ring
Photo by Jon Tyson on Unsplash

哲學在我們的生活裡處處可見

《般若心經》裡所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飲茶認為想表達的是「我們認為存在的東西,全都是因為我們自己先把他區隔出來,而絕非因為有那種東西的實體,所以才存在。存在沒有實體可言,存在的是沒有實體的東西」。聽起來很玄、很難懂,卻讓我聯想到《被討厭的勇氣》中一個重點:「課題分離」。作者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指出,他人的行為和我們產生什麼感受,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情。


也就是說,感受大多是我們自己想出來的,「」才是一切問題的根源。延伸到心理諮商領域,諮商師也會鼓勵個案在經歷人生重大失落時,去釐清哪些是"事實",哪些則是"自己的感受"。而和夫妻、情侶、家人之間溝通時,其實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標記自己的感受,譬如說出:「你做了這個行為,我覺得很受傷」。這樣說並不代表對方的行為真的有意要傷害你,而只是單純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


如果可以區分"事實"和"自己感受"的不同,就能夠對自己的情緒擁有更多的自主權。

brown horse in front of white and red wooden house
Photo by Philippe Oursel on Unsplash

後記

在閱讀這本書以前,哲學對我來說是個很陌生的領域,平常既不會碰到,似乎也不是個有趣的題目。就好像數學一樣,即使明白很重要,卻和生活沒多大關係。在作者生動的譬喻下,開始讓我與過去讀的許多心理學、社會學,甚至商學概念連接起來,才知道原來講的都是類似的道理。就好比現在運用不同AI模型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其後面的演算法及數學才是一切的基石。

「沒有什麼特別的變化阿!除了好好體嘗這一刻活著,我還有什麼事好做嗎?」


在理解了禪、到達了真理之後,我們會得到什麼?會去哪裡呢?我邊飛快地讀著這本書,一邊迫不及待地得到結論,就好像讀所有其他書的時候一樣。答案是「什麼也沒」",飲茶在結尾引用某位禪師悟道後與人的對話,下了這句結論,想與你分享。


讀哲學相關的書,與其他種類的書不太一樣。我們並不會因為得到了作者的思想、理論,而馬上有什麼具體的行動方案、接著變得更強、更厲害。可以期待的是,運用這些前人的智慧來擴大自己的認知邊界、形成獨有的價值觀或世界觀,接著也許哪天碰到人生抉擇時,更知道如何解答。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告訴我你的想法: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