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對效率和生產力的焦慮,擁抱你的侷限|時間管理的 6 個真相和 4 個行動方案《人生四千個禮拜》

上次更新:21 9 月, 2024
關於時間管理,也許我們都搞錯了

你上次「單純的懶惰」是什麼時候?不為了充電,沒去想「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單純的,懶惰。

工業化革命後,休閒已經成為增加生產力的工具,休閒已經是工作的一部分。我們習慣把眼光放在未來,我們用來塞滿休閒時間的活動,越來越像工作,甚至還像肉體的逞罰。

你每天都活得好用力,工作、家庭、興趣,每一個都不想放過。

你太努力管理時間,而錯過了人生。

其實我們不曾擁有時間,即使預計未來 3 小時要做什麼事情,也可能被打斷。唯有那 3 小時已經過完了,回頭看,才能確認我們真的擁有。

《人生四千個禮拜》是一本時間管理的書,更具體地來說,是一本教我們如何擁抱自己的侷限,並更接近重要事物的書。

作者 Oliver Burkeman 是英國衛報的專欄作家,專門撰寫生產力相關文章,卻漸漸發現各種時間管理方法其實只是讓人活得越來越焦慮,因此展開思考,漸漸領悟出時間管理就是人生管理。生命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進而發展出一次一事讓每件事情擁有足夠的時間等想法。

以下是 Burkeman 曾在 TED TALK 分享《為什麼耐心是種超能力》。

以下是書中提到,也讓我感觸最深的 4 個真相、2 個心態建立和 4 個行動方案。

真相

追求「生產力」讓我們像隻不願面對現實的鴕鳥

我曾經是個熱愛蒐集旅行國家的人,還記得在歐洲交換學生那一年,拜訪了 20 個國家。每到一個國家,必定把行程塞得滿滿,各種有名的景點都不想錯過。於是走馬看花,好不容易到了一座教堂,拍拍照就走了,事後也不記得。

年歲漸長,漸漸了解自己的喜好,以及真正會令人感到開心的事物,於是對於旅行目的地變得不再追求,轉而關注在跟誰去,以及做了什麼。

轉變的關鍵之一,就是意識到生命有限。我不可能拜訪完所有景點、吃遍所有美食、遇見所有有趣的人。很神奇的,當意識到這點後,對於旅行的焦慮就消失了。

如果人生是場旅行,即使我們有幸活到 80 歲,其實也不過 4000 多個禮拜罷了。因此本來就不可能去過所有地方、達成所有目標、吃遍所有美食。

我不再忙著從這個景點趕往下個景點,也不再計算這個城市待幾天會不會太多、壓縮到下個城市的時間,而是精挑細選旅伴、把時間花在真正感興趣的體驗。我開始願意花上一周待在一座沒那麼有名的小島上,或是待在一個地方,只是陪伴。

有意識的知道自己放棄了什麼,竟並不感到遺憾

當我們越是試圖管理時間,想要掌握一切,就越容易感到壓力、空虛和沮喪。而當我們越能夠坦然的接受時間、人生有限,反而會幫助我們找出真正想做的事。

唯有勇敢面對我們到底要什麼,找到生活的生產力、意義與喜悅才成為可能。

薛西佛斯的收件匣

薛西弗斯(Sisyphus),是希臘神話中一位被懲罰的人。他受罰的方式是:必須將一塊巨石推上山頂,而每次到達山頂後巨石又滾回山下,如此永無止境地重複下去。在西方常用薛西弗斯形容「永無盡頭而又徒勞無功的任務」。

身為上班族或老闆的你,對於未讀信件一定不陌生。有個有趣的現象是,當你很快回信,人們發現你很快會回信,就繼續纏著你。

反而是回信慢吞吞的人,因為人們會在時間內找到其他的解決方法,反而不會收到那麼多緊急信件。所以,作者認為,快速處理完電子郵件,只會帶來更多電子郵件。

作者觀察上班族那永無止盡的未讀信件和薛西佛斯的巨石十分相像,並認為最好的方式並不是盡速閱讀並處理,因為真相是,永遠不會有完成的那天。

📌延伸閱讀:
治療資訊焦慮症的良藥竟是「無知」?原來忙碌才是懶惰《一週工作四小時》
總是有讀不完的信?每天收百封信上班族的親身實踐《沒有 Email 的世界》

Sisyphus
Sisyphus by Richard Croft is licensed under CC-BY-SA 2.0

每一刻抓住你注意力的東西,就是你的人生

俗話說: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我們所過的每一分每一秒,形成了我們的人生。

有位朋友,想要學開車好多年了,卻每一年都在重複一樣的願望。邊說著父母老去,應該分擔開車的責任,卻遲遲沒有行動。好不容易報了駕訓班,考到了駕照,卻不敢上路。即使勉強練習了幾次,卻仍沒有勇氣開上高速公路。

偏偏他不住台北市,出門開車又不上高速公路的機會少之又少,因此基本上仍跟沒有駕照時一樣,出門無法考慮開車這個選項,也無法分擔駕駛的辛苦。

他還有另一個多年的願望是練英文,目的是希望可以通過英文面試,爭取更好的工作機會。只是看著他的英文單字本從書架換到櫃子上,再回到書架上,年復一年,不曾翻開過幾次。

但每次問他,總是信誓旦旦的說學開車跟練英文是他的優先事項。

作者犀利的指出,分心是一種性格問題:我們號稱自己重視某件事情,卻永遠不把時間用在那上面。而你的注意力放在哪些事物上,那些事物將定義你的現實

「注意力就是生活,你活著的體驗,就是你人生付出注意力每件事的總和。在你人生終點回首從前,每一刻抓住你注意力的東西,就是你的人生」。

無法單純的懶惰、休閒彷彿一種罪惡

作者發現,我們用來塞滿休閒時間的活動,越來越像工作,甚至還像肉體的懲罰,譬如運動。好像我們是有罪的人,必須要透過這種懲罰贖罪。

我們身邊確實流行各種勞心勞力的興趣和愛好,譬如露營,需要跋山涉水、還要具備搭帳、生火等技巧,更不提回家後的裝備清洗和整理。譬如爬山,山上氣候多變又資源缺乏,登山者經常冒著著涼感冒的風險上山,也需要忍受在野外的種種不便。

我認為這種現象其實是讓知識工作者大腦得以放鬆的方式。平常在會議和信件中動腦慣了的知識工作者們,在從事這些戶外活動時只要負責滿頭大汗的向前走就好,只要能夠達到山頂,再吃個飽、睡個好覺,剩下的什麼都不必管,是種單純的美好。

Cal Newport 在《深度數位大掃除》中就建議,我們應該投入「優質的休閒」,把「哪天等我有空」的事情拿出來做。

young woman surfing laptop in kitchen
Photo by EKATERINA BOLOVTSOVA on Pexels.com

建立正確心態

不用滿懷雄心壯志,因為你沒有那麼偉大

「你拿人生來做什麼,其實沒那麼重要,你用你有限的時間做什麼,其實宇宙根本不在乎」(the universe doesn’t give a fuck about you)

人類之餘宇宙,究竟有多渺小呢?《宇宙必修課》的作者 Neil Degrasse Tyson 比喻,宇宙就像烤箱中受熱膨脹的巨型葡萄乾麵包,星系是葡萄乾。而我們身處的地球,就像是葡萄乾上肉眼甚至看不見的一個小黑點。

作者坦率地指出,幾乎可以百分之百確定,你不會在宇宙之中留下印記,人類幾千年來也才出現了幾十個愛因斯坦、托爾斯泰。而人類的歷史,其實不過是由 60 個人瑞排排站而成,一個客廳就裝滿了。

人生短暫反而讓我們鬆了口氣,得以放棄永遠做不到的事,不必凡是追求完美,然後得以專心做真正可以做得到的事

敦煌石窟的石匠即使明白自己有生之年都不會見到雕刻完成的那一天,依然全心投入。因為成功不必在我。

我們的生命只要能影響幾個人,也就值得了。可能是照顧一個孩子長大,或是寫的文章能感動幾位讀者,只要能讓對方的生活變得更好,幾乎許多事都值得去做。

擁有具體、有限但美好的現實感,而不把把過高的標準和你只有數千個禮拜的人生綁在一起,不然這數千個禮拜永遠只顯得不足。

我們從不能真正擁有時間

我曾在拉丁美洲國家尼加拉瓜生活過一年,發現當地人雖然普遍物資缺乏,卻過得很快樂。仔細觀察後,發現他們很少煩惱未來的事情。

賺到錢就好好對待家人、幫孩子慶生,不會去想要為「將來」做準備,例如教育基金、養老金。

作者認為,許多人太努力善用時間,以致錯過了人生。並指出:我們從不能真正擁有時間,因為未來的事情我們不能事先知道,當知道結果後,已經是過去式了。

許多人,包含我自己,把時間當成工具,每天的工作就是看著密密麻麻、得用不同顏色區隔的行事曆行動,以及年度計劃。本來我以為這一切都理所當然,直到上完 Kolovou 教授的《發展跨文化理解力 》,我才明白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文化並不是這麼想的。

「試圖掌控未來,其實是拒絕承認我們在時間方面擁有限制。」

📌延伸閱讀:嚮往海外職場的你可能不知道的 7 個秘密,搞懂跨文化溝通,成為國際化人才

woman correcting information in paper with pen
Photo by Anete Lusina on Pexels.com

行動方案

先支付自己,每天的第一個小時做最重要的事情

你有聽過那個著名的放石頭的故事嗎?我們都知道想在瓶子裡裝最多東西,應該先放大的石頭,接著放小一點的石子,然後再將空隙用沙子填滿。瓶子就是時間,而石頭、石子、沙子則是人生當中大大小小的責任和願望。

其實現代人真正面對的困難是石頭太多了!家庭、事業、興趣皆想要,又或是同時有好幾件想從事的職業,拿不定主意,也根本無法把所有的石頭都放進去。重要的是找出真正的石頭,並先支付自己,在一天的第一個小時做最重要的事情。

如何找出真正的石頭?不妨從觀察自己的專注度和愉悅程度開始。下面 3 篇文章分別分享如何用不同的工具找到人生中重要的事、以及不同案例的心路歷程。

📌延伸閱讀:
為什麼喝酒比爬山還累?如果社交總讓你精疲力盡 附「好時光日誌」範本下載
如何用「設計思考」,追求理想職涯、規劃幸福人生《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從工作、感情到家庭,你可以從 57 個生命故事中學到這 6 件事《這輩子,你該做什麼?》

你要定下來、你應該將就

不願將就,其實本身就是一種將就」,書中的這個論述震撼了我。對於完美人生的追求,促使我們不斷換工作、約會對象而不願將就。總想著:如果隨便答應了一份沒那麼喜歡的工作或者進入一段沒那麼滿意的關係,那等到真正想要的機會上門來了,不就只能錯過?

作者打臉這個想法,認為如果目標是「完美職涯」或「完美伴侶」,那麼中間這些尋覓的過程,其實也是一種將就,因為我們將就著過沒那麼理想的生活。如果為了尋找一位完美伴侶,單身數年,那這數年其實就是將就。

就好像打電動時,為了培育出完美角色,在新手村一直砍哥布林,卻始終不肯展開旅程。

偏偏有許多成就是需要一定時間累積才能解鎖的。例如要體驗老夫老妻過人的默契,你得先和同一個人維持婚姻關係、例如想知道在一個地方扎根是什麼感覺,你得先停止四處搬家。

如果不展開旅程,那許多職業、稀奇裝備和珍貴寵物就永遠不會遇上。當再也無法回頭的時候,你只會想著如何向前走。

完美真的沒有那麼重要,一隻體力、生命值、魔力、智力都滿點的角色,卻從沒經歷過那些冒險故事,遊戲還有什麼好玩的呢?

我們真正應該面對的挑戰,是如何選擇?如果無法避免決策,那就要想辦法做對的決策。以下兩本書,由頂尖撲克牌選手分析為何人生中的大小決策都是賭局,而她是如何用分析牌局的方法決策面對人生決策。

📌延伸閱讀:
要不是手氣背,我誰都能贏!《高勝算決策》
不糾結於算命,世界頂尖撲克牌選手教你決策秘訣,走向渴望的人生結局《高勝算決策 2》

聚沙成塔

找一項任務,每天都做,但是做到就停止,不多做。

你可能想問:如果行有餘力,為何不多做?作者認為,如果做更多,通常隱藏著對於未完成的不耐煩。而持之以恆的每天進行,就好像鍛鍊肌肉一樣,如此鍛鍊心智所培養出的耐性和毅力,可以維持一生。

曾有讀者問我如何維持寫作習慣?我發現維持寫作習慣的道理和聚沙成塔的概念其實相通,引述《工作必須有錢有愛有意義》曾說的「如果能做到為你的人生、夢想和選擇現身,你就完成了最困難的事」以及《自由書寫術》提到「把寫作當作健身,定時定量」。

尋找快樂的第一步,就是掌握你的時間表

時間的價值並非來自你個人擁有多少時間,而是能否與你在乎的人度過。(How much of the value of time comes not from the sheer quantity you have, but from whether you’re in sync with the people you care about most.)

你上次覺得時間花費的很有價值是什麼時候?

有位朋友對工作非常認真、負責,在公司 10 年來幾乎沒有一個周末不加班、即使請假也總是在線上。有次和家人長談後,經歷過各種心理掙扎,她終於鼓起勇氣請假,和家人一起去旅行。

事後回想起來,她發現自己多年後根本不記得當年上班在忙什麼專案,卻會記得和家人相處的回憶。

你可以運用前面第一點提到的「先支付自己」觀點,先支付和在乎的人的相處時間。在新的一年開始,優先安排讓你感到活力充沛、歸屬感與愛的人和活動。

這個方法不是我說的,是《一週工作四小時》的作者 Tim Ferries 提出,連結放在下方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Tim Ferries 的年度計畫

white and tan english bulldog lying on black rug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com

後記

我很喜歡《人生四千個禮拜》提醒我們生命的有限性,以及我們真正能夠控制的事情其實很少。當看透了時間的本質,才能開始活出充實和意義。

下次,又覺察自己被時間追得喘不過氣來時,想想自己是不是不知不覺正在扮演薛西佛斯?告訴自己別給自己太大壓力,你已經夠好了。

加碼:其他時間管理、效率、生產力的書

關於時間管理,如果還不過癮,我也推薦另外兩本書:

📌延伸閱讀:
如何有紀律的追求少、活得好的 3 個觀點《少,但是更好》
治療資訊焦慮症的良藥竟是「無知」?原來忙碌才是懶惰《一週工作四小時》

少,但是更好》偏方法論;《一週工作 4 小時》說的是一種生活態度,而《人生四千個禮拜》是用哲學、放大格局的方式來看待時間管理。各種切入的角度都有其專長。

你可以挑選一種適合自己的方法,透過這些書,漸漸建立起自己的知識宇宙。我自己就非常喜歡這種用哲學、綜觀歷史的角度來說明時間管理,有種徜徉在浩瀚知識宇宙的痛快。

幫助內向的你找到熱愛工作,走出逆境、享受生活

電子報每周五寄送 | 提供實用指南,用你的方式,去想去的地方

如果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歡迎訂閱電子報,我會持續與你分享。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告訴我你的想法: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0 Comments
Oldest
New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