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閱讀這篇閱讀筆記的你,應該想要好好經營人脈吧!或者至少,對於人脈是什麼感到好奇。在回答之前,我想先跟你分享一個故事。
唸 MBA 的時候,有一門課叫作《組織行為》,理論什麼的早就忘光了,但我卻記得一項作業。這項作業要求每位學生回答一份問卷,問題包含「你把班上哪些同學當作朋友」、「會傾向避開跟誰合作」、「需要建議時會去尋求誰的意見」等等。
蒐集並分析完畢後,老師在課堂上公布結果。一張張的網路圖,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大部分的人可以推測出「樞紐」、「孤島」、「意見領袖」是誰。(為什麼可以推測?後面告訴你)
「樞紐」指的是在這些網路圖中,與最多節點相連的節點。意思是班上最多同學和他有交情、也樂意和他合作。除了朋友多這項顯而易見的優點外,樞紐也能扮演橋樑的角色,將本來沒什麼交情的兩位同學,串聯在一起。
而「孤島」,則和其他節點幾乎沒有連結,或是只和遠方小圈圈中的某個節點有連結。表示這位同學並不屬於任何小團體,但仍有一兩位較親近的朋友。
老師特別畫了另一張網路圖,是關於「需要建議時會去尋求誰的意見」的結果,而在這張網路圖中處於中心的節點,就是「意見領袖」。
觀察「意見領袖」和網路「樞紐」的位置很有意思,因為如果兩者是同一個節點,則表示我們在生活中傾向找自己的小圈圈給建議、解決問題,那麼往往不會得到什麼新資訊。
反之,如果是不同節點,則表示我們除了生活中有一個好朋友圈以外,也有其他「弱連結」(weak ties),能夠在需要幫助時給予建議。研究發現,弱連結不僅在轉職上能夠提供的資訊比強連結有用,運用弱連結轉職後所帶來的滿意度也比強連結高。
在結果分析中,老師也提到了「網路密度」過高和「冗餘」的危險。
觀察網路圖中,如果你的節點彼此之間也有連結,則表示即使在沒有你的情況下,你的連結也認識你的連結,換句話來說,你的存在是冗餘的,因為同學並不會因為你而拓展網路、認識其他網路的人,這就是「冗餘」。
而網路密度過高,則表示人跟人之間很緊密,意見也往往一致,雖然感情好,但在作重要決策時可能會有偏見。
最有趣的是,老師在課堂上呈現結果時,雖然為了保護隱私,不指名道姓,但卻將國籍用顏色顯示出來,希望藉此凸顯文化背景對於人際網路的影響。
由於同國籍的同學在網路圖上有一樣的顏色,大家也很聰明的會去數那個顏色有幾個,對比班上該國學生數,來判斷誰是誰。(這時就要感謝我們班的國籍多樣性了,全班不到一百人,卻約有三十個國籍,降低了難度)。
不意外的,擁有同樣國籍的同學通常會身處同個網路,不只是「台灣同鄉會」,「日本同鄉會」、「阿拉伯同鄉會」也在各處上演著。老師提醒,雖然和相似的人相處有助於建立信任,但也會局限我們能夠取得的資訊,畢竟和身處相似環境中的人也容易有相似的觀點和態度。
以上這份問卷調查和事後的分析,在班上引起熱烈討論,在班上每個網路中都是熱門話題,持續了好一陣子,顯然大家都很在意自己在網路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以上所說的這堂課,正是《突破同溫層的社群人脈學》的理論基礎,作者整合了各家研究報告,整理成數個章節,一一介紹,最後給出建議:我們應該讓自己成為樞紐。
作者認為,無論對個人或是企業而言,「人脈」都是最重要的資產,而經營人脈的最佳方法,就是成為樞紐。如果能夠聚集不同領域的人,像座橋梁般介紹彼此認識,媒合所需,便能助人從中獲得價值。
下一步,如何成為樞紐?書中建議打造個人品牌,藉由寫書評、分享資訊、辦讀書會等方式,讓自己扮演平台的角色,連結各方人和資源。
上述的觀點,也能夠在以下幾本書中見到:
回答最一開始的問題,我認為,要回答該「如何經營人脈」不如先回答「我能創造什麼價值」、「解決什麼問題」?這些價值或解決方案並不見得是一項金錢或者實體,有時候是一些新知,有時候只是另一個人的聯絡方式,或是滿足他人被聽見的渴望。
不需要在社交場合中穿梭,也不需尷尬地換一些換完就不知道扔到哪裡的名片,經營人脈,可以從躲在電腦後面開始!以各種創作方式,讓他人認識自己,也連結他人。身為內向者,能夠出生在這個時代,真是太幸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