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什麼年代了!為什麼 Notion 那麼紅,我還在用 Evernote?實踐卡片盒筆記術、產出文章的 3 個建議

上次更新:18 7 月, 2024
別為了解決一個問題,創造另一個問題

我用什麼工具紀錄生活和寫作?

目前是混合使用 Evernote 和 Notion。兩款軟體都很優秀,並且暫時無法完全取代彼此。他們各自的功能如果用一句話總結:用 Evernote 紀錄,拿 Notion 創作

朋友經常戲稱我是「金魚腦」,因為記憶力彷彿金魚一樣。剛才發生的事情,在魚缸裡游完一圈就忘記了。好在有 Evernote 幫我記下生活中重要或不重要的大小事。小至商品購買經驗、餐廳或店家體驗,大至求職資料蒐集、就醫紀錄、看房筆記,都在其中,彷彿我的第二大腦。

而 Notion 則是我花最多時間寫作的地方,各種好用的快捷鍵以及舒適的寫作介面都讓我愛不釋手。強大的資料庫功能也幫助使用者不迷失在文章海中。彷彿老鷹一樣,能夠俯視整片海洋,迅速找到目標

clear bulb beside white notepad on white surface
Photo by Burak The Weekender on Pexels.com

Evernote:第二大腦

我使用 Evernote 已經十年了,擁有約六千篇筆記。Evernote 記錄了人生不同階段的喜怒哀樂,已經跳脫出筆記軟體層次,還多了個人情感寄託。

我認為 Evernote 的設計初衷和 Notion 相反,就是要你隨手記,無論走到哪、何時何地、有沒有網路連線都能記,因此舉凡快速啟動、錄音、照片插入、寄外部信、網頁擷取等功能一應具全,滿足記錄狂人的渴望。

美中不足

身為資深用戶,卻沒有拿 Evernote 當作寫作工具的主要原因,是有感於缺乏與 WordPress 等寫作平台的兼容性以及架構

寫文章常常不是只有文字本身,還有各種變化,譬如標題、字體、超連結等,可惜的是,Evernote 雖然也能夠達到這些功能,卻不是用較通用的 Markdown 語法,造成無法使用快捷鍵,因而影響使用者體驗。

例如當我想要寫一個標題,不能夠直接在鍵盤輸入##達成,而需要用滑鼠點選;想要把文字改成粗體,也不能直接在鍵盤輸入 Ctrl+B。這些看似不花時間的小功能,卻對於經常寫作的人很重要。

在接觸 Notion 以前,我主要使用 Evernote,一路體驗也都很順暢。直到開始寫作,我發現 Evernote 適合做知識庫,卻不適合擔任寫作平台的角色,除了上述文章編輯的體驗以外,就是缺乏資料庫架構

當然,我曾嘗試用記事本、表格、內部連結等功能打造,但與 Notion 基於資料庫而設計的基礎架構仍有差距。

譬如當我擁有一百篇文章,想要依據完成度、發布日期、類型等維度搜尋和整理時,Notion 的 View 可以馬上呈現,但換做是 Evernote,則需要靠使用者創造並維護各種標籤、表格內部連結才能達成,更不說如果一開始就以記事本來做分類,那就好像把文章放到不同籃子裡,不可能放在一起考慮。

儘管如此,我依然非常喜歡 Evernote 便於紀錄以及強大的搜尋功能,因此除了寫作外,它彷彿我的第二大腦,紀錄生活各種要事,仍是主力筆記軟體。

photo of blank note book near clear jar
Photo by Jessica Lewis Creative on Pexels.com

加碼:用 Evernote 實踐卡片筆記術、產出文章的三個建議

下好關鍵字、善用搜尋功能

Evernote 的搜尋功能能夠將所有具有該關鍵字的文章預覽,這個功能看似普通,卻不是每個筆記軟體都具備。譬如 Notion 的搜尋功能就只能一則一則筆記進去看,無法一目了然。

當寫作時,輸入關鍵字,就能將所有有相關關鍵字的文章攤開來,找出有靈感的素材,重組、補上前後文,產出一篇文章。就好像甜點師的面前已經有許多海綿蛋糕了,接下來的步驟是根據訂單製作不同口味的內餡、裝飾,將需求客製化。並不需要從做麵糊開始。

「內化」:用自己的話輸出

寫筆記時,不是把書或文章內容照抄,而是用自己的話再說一次。甚至加上個人生活體驗,作為輔助說明和記憶。

持續建立連結

筆記完成後,不是丟在那就算了,隨著筆記內容增多,善用內部連結。如果將筆記軟體想像成我們的大腦,就是將資訊互相建立連結的過程。

軟體畢竟是軟體,暫時還無法像人腦一樣,充滿想像力,可以觸類旁通,暫時需要手動生成。也是整理的核心。

blank bloom blossom composition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com

Notion:一站式創作神器

Notion 是我最常用來編輯部落格文章的軟體,因為介面非常乾淨舒適、能夠近乎無痛貼上 WordPress。

需要專心寫作時,只要將左側欄位收起,就可以整個畫面乾淨的只剩下白底黑字,不受干擾。另外,支援 Markdown也很重要,能夠用快捷鍵完成許多功能。編輯完成後,將文章直接複製貼上到 WordPress 即可,而不需要另外修改。已經編輯好的字體大小、粗細、標題、連結都可以忠實呈現。

唯一的遺憾應該是圖片了,Notion 整理好的圖片無法直接貼上到 WordPress 編輯器,而需要另外上傳後,手動貼上。

另一個強大的功能是資料庫結構,能夠依據行事曆、行創造出各種 View,對於部落格經營很有幫助,能夠一目了然這個月發表了哪些文章、各是什麼主題,以及某類別中有多少文章,完成度有多少。

美中不足

擁有以上這麼多優點,為何卻無法成為唯一使用的筆記軟體?對我來說,手機操作流暢度是主因。

人在外面的時候,經常有些想法,稍縱即逝,想要快速紀錄。但幾次測試下來,發現 Notion 手機版的登入並不流暢,常要經過驗證,加上等待時間稍長,經常等到可以記錄,已經忘記想記什麼了。

另外,沒有簡潔、易操作的錄音功能,能夠邊走邊說。也沒有寄外部信頁面擷取的功能,不能隨時看到一封信件或網頁就記到 Evernote 晚點細讀。

整體來說,我認為 Notion 的設計初衷就不是隨手記,而是寫作體驗資料庫整理。基於以上理由,它暫時不能取代 Evernote。

pens near keyboard and paper clips
Photo by Jess Bailey Designs on Pexels.com

別為了解決一個問題,創造另一個問題

我也曾試用過最近討論度漸漸升高的 Obsidian、Roam Research 和 Heptabase,但都沒有投緣的感覺,因此作罷。

我認為重點從來就不是工具,而是心法。

別忘了,適應新軟體有學習曲線,需要時間成本。這就有點像為了從台北到高雄,研究各種不同交通路線一樣。每種交通路線各有利弊,有的花費時間短,但費用較高、有的則需要考慮風險,譬如票很難買或者事故機率較高等等。

研究路線當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抵達目的地,如果把大量時間都花費在比較交通路線,要不要考慮把時間成本也算進去呢?

筆記軟體是工具,換句話來說就是幫我們解決某種問題達到某個目的而生,而不該因為還要花時間去研究和比較而為自己創造另一個問題

就算做完軟體比較,好不容易選定軟體、也花大把時間上手了,那過往的筆記怎麼辦呢?別忘了筆記內容本身才是重點,搬家也是一項大工程。曾試用過幾款官方開發的搬家軟體,可惜體驗都不是太好,搬到新家的效果也不見得完美,仍然要一則一則手動調整。不如維持原樣吧!

不過,如果你是位筆記控,熱愛研究各種工具的不同,甚至可以從中得到許多樂趣,則不在此限。

總結

儘管沒有使用卡片盒筆記術,但發明人魯曼的初衷是我很欣賞的:讓寫作習慣變的毫不費力

在反覆思考嘗試後,這是我覺得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不管你在用哪款軟體,先搞清楚自己的動機,然後看看這項工具能不能達成需求。希望你也能建立自己的寫作習慣。

幫助內向的你找到熱愛工作,走出逆境、享受生活

電子報每周五寄送 | 提供實用指南,用你的方式,去想去的地方

如果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歡迎訂閱電子報,我會持續與你分享。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告訴我你的想法: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0 Comments
Oldest
New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