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少吃多動」不能幫你脫離糖尿病風險?老化和年齡無關?《療癒的飲食與斷食》

上次更新:8 4 月, 2024
為什麼善用細胞自噬,能幫助你活得更健康?

你還記得小學時候,健康教育課本上關於「怎麼吃」的章節嗎?

鼓勵我們多吃澱粉,少吃脂肪。

但你知道這些觀念,可能助長了中年發胖和慢性病?

與其糾結在吃什麼,真正重要的是「不吃」什麼,也就是斷食

斷食可不是什麼巫術,而是來自已經得過兩次諾貝爾獎的細胞「自噬作用」(autophagy)。

讀《療癒的飲食與斷食:新時代的個人營養學》教你如何越吃越年輕、越健康。

作者楊定一博士是一位科學家、醫學博士和作家。從小隨家人移民巴西,13 歲進入巴西大學、18 歲畢業後前往美國深造,前後只花了一年半的時間,便在 21 歲時取得紐約洛克斐勒大學生化博士及醫學雙博士。

之前曾讀過他的另一本著作《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 》,就對以科學人的角度出發,淺顯易懂的向大眾解釋冥想,印象深刻。

楊博士期望希望幫助更多朋友從現代飲食的癮和代償脫身,重新進入一個放鬆而健康的內分泌與神經迴路,離開中年發胖、代謝症候群、慢性病的惡性循環,進而創作這本書。

這本書在說什麼?

從美國政府推出的《美國人飲食指南》(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說起,楊博士認為全世界最沒資格教人如何飲食、對抗肥胖的就是美國了,但許多國家卻都是依照美國的飲食建議。包括台灣衛生署也引用《美國人飲食指南》,教導人民正確的飲食觀念。

他給現代人的飲食建議是斷糖斷醣斷食,並搭配曬太陽運動等生活習慣。此外,他並不認同過量攝取蛋白質,認為除了傷腎外,過多只是轉換成糖類。而糖類過多,身體就會發炎,進而發展出腫瘤等病痛。

我將印象深刻的內容分為迷思解答行動方案三個部分跟你分享。

asparagus barbecue cuisine delicious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com

迷思

被汙名化的飽和脂肪

「飲食脂肪造成心臟病」理論主張:飲食含有過多的肉和乳製品,其中所含的飽和脂肪沉積在血管壁,而造出各種血管硬化、堵塞和心血管疾病,因此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就能降低發生心臟病。

於是民眾開始排斥動物性脂肪,改採取植物性不飽和脂肪。卻忽略了植物性不飽和脂肪,例如植物油,在提煉過程中,產生的化學物質,吃下肚對身體並不好

他更進一步分析,一般人可能以為棉籽油、大豆油、芥花油、葵花油、玉米油這類植物油很健康,但其實從這類種籽提煉油的過程,和重工業從原油提煉各種油品的程序沒兩樣。

譬如黃豆或玉米是穀物種籽,油量本來就不高,得透過高溫高壓合併有機溶劑萃取的提煉程序,才能把裡頭的油給濃縮出來。這種提煉過程很容易產生意外的化學物質

作者認為,飽和脂肪會讓人體內產生局部胰島素阻抗,降低腦部饑餓感。不飽和脂肪(例如植物油)則不會那麼快啟動這個保護機制

譬如奶油烤馬鈴薯(飽和脂肪加上澱粉)比較容易讓人覺得膩而停下來、而炸薯條(不飽和的植物油加澱粉),反而會額外吃上許多熱量才停手。

正是飽和脂肪這種容易產生飽足感的特性,能幫助人體不攝取過多食物,這也是為什麼楊博士認為,不應該完全將飽和脂肪拒於門外。

同樣是植物油,果實油和種籽油竟大不同?

同樣來自植物的油,果實油(如椰子油、橄欖油、酪梨油)與種籽油(如玉米油、大豆油、棉籽油、葵花籽油、芥花油)的營養價值完全不同。果實油也比種籽油健康許多

碳水化合物竟是慢性病真兇

博士認為現代營養學最不可思議的另一個錯誤,就是建議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因為這正是肥胖、慢性病等疾病的源頭。

碳水化合物在體內轉化成糖,間接影響了胰島素阻抗的分泌,也就是影響第二型糖尿病的(Type 2 Diabetes)關鍵。

吃得不好,糖尿病找上你

糖尿病(Diabetes)是一種因缺乏胰島素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減低,而引致血糖水平上升的慢性代謝疾病。身體如果缺乏胰島素,就像我們想回家卻沒有鑰匙

而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減低,就是「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是關於飲食和代謝最重要的觀念。

一般人只要聽到胰島素,就會想到降血糖。但其實胰島素最主要的功能,是在身體透過進食取得營養(例如糖分)後,將這些營養送到不同的細胞使用或進一步儲存,降血糖只是一個順帶的結果。

胰島素是推動身體轉換營養和能量的核心荷爾蒙,讓肝臟將多餘的糖分轉成肝糖和脂肪。它就像是一把能開啟細胞大門的鑰匙,讓營養進入細胞,幫助建立身體的組織。

而傳統的飲食觀念,不只糖過剩、還頻繁用餐,讓消化道沒有時間休息,更讓胰島素幾乎是全天在分泌。到後來,身體就對胰島素不反應,就是胰島素阻抗,也就開始了代謝症候群和慢性病的體質。

胰島素阻抗反映的是體內長期營養過剩的情況,也幾乎囊括所有後天可能得到的慢性病,無論源頭、病程或結果,都有胰島素阻抗的蹤影。

「調整體質」就是恢復代謝靈活性,也是關於健康最重要的事

《療癒的飲食與斷食:新時代的個人營養學》所談的飲食調整和生活習慣的轉變,都是為了恢復代謝靈活性,是指身體能配合環境變化而做不同程度的調整

「代謝」這個詞的英文 metabolism,來自希臘文的 metabolē,意思是「改變」,改變以下三件事情:

  • 將飲食營養的能量改變成細胞運作可以用的能量
  • 將飲食營養的成分改變成可以組織身體的成分,像是蛋白質、脂肪、核酸、碳水化合物
  • 將代謝的廢物排出身體

總體來說,身體發生的所有生化反應,都是代謝的一部份

一個人的代謝如果是靈活的,不光是健康、精力充沛,而且就算身體太累或心理承受壓力,也能在短時間內恢復。

為什麼我們喜歡吃甜的?

在精緻糖出現以前,天然的糖在莓果和蔬菜最多也只佔了 1~2%,所以喜歡吃甜的是一種生存機制,讓人能從周圍的環境很快辨識出能吃的植物。

只是到了現代,各種加工食品都充斥著糖,反而讓人們攝取過量,進而增加得到各種慢性病的風險。

老化和年齡無關

一般人對老化的想像和期待,基本上是一種集體的制約。人鎖定了這個制約,也就有意無意從各個層面把自己和別人往這個方向推進,根本不會再去想什麼抗老化,完全忘記了人生不見得只能活出這樣的可能。

楊博士認為老化是身體反應變得僵化、失去彈性。而造成的原因分為以下三種:

  • 長期的飲食失衡
  • 身體隨時都有過敏發炎
  • 長時間沒有療癒的疾病、緊繃的生活方式

只要能調整飲食、改善生活習慣,就能恢復平衡,延緩老化。

blur bread bun burger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com

解答:藉由斷食,啟動自噬作用

日本分子細胞生物學家大隅良典因為研究斷食所引發的細胞「自噬作用」(autophagy)而得到 2016 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自噬,指的是當一個人斷食超過一定時間後,細胞會開始「吃」自己,也是斷食最主要的目的。楊博士認為,這能幫助身體清理疾病產生的廢物和各種發炎反應的代謝物。同時也能刺激分泌生長激素,讓身體重新整理,恢復代謝靈活性

斷食的好處

除了上述提到的促進自噬作用外,斷食能幫助身體將胰島素和血糖降下來,對於預防糖尿病很有幫助。另外,能調整腸道,提高生長激素和免疫力

許多慢性病像是心臟病、中風、二型糖尿病、阿茲海默症、癌症、高血壓、高膽固醇、痛風都和胰島素過高有關。

胰島素也會作用在腎臟,讓鹽和水滯留在體內。因此胰島素如果降下來,也可以減輕脹氣、水腫和高血壓

為什麼要斷醣?

斷醣最明顯的好處是精神變好有活力,情緒也變得更穩定

有人說過「糖有 50 個名字」,許多名字看起來不像糖,但其實是糖的成分竟然有 50 種之多。

一般人都不知道,果糖與酒精在代謝上相當接近,差別只是果糖不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所以吃果糖不會醉。但果糖進入體內後,和酒精一樣全部進入肝臟代謝,大量攝取會對肝臟造成非常大的負擔

以精製澱粉(例如麵、白飯、麵包)為主食,一吃進身體馬上轉化為血糖,對身體的影響和沒兩樣。

斷糖,但吃飽開始,讓胰島素不需要隨時分泌,從進食的源頭斷掉了胰島素過高,對身體內分泌造成的刺激。

為什麼「少吃多動」不能幫你脫離糖尿病風險?

如果只是少吃多動,但仍然在攝取糖,而沒有調整飲食的組成,那麼胰島素仍然不斷受刺激。直到身體對胰島素不反應,開始了代謝症候群和慢性病的體質。

斷糖會刺激身體採用其他的能量來源,例如脂肪。這讓身體不會陷入真正的熱量不足危機,也不會降低基礎代謝率。

透過斷糖來控制血糖和胰島素的重點是:進食不要過量(守住熱量赤字),也不要攝取糖分(停止刺激胰島素),這樣才能將斷食改變代謝路徑、燃燒體內脂肪的效果持續下去。

適度的飢餓有益健康

隨時都吃飽其實並不是常態。我們的老祖先並不像現代社會這樣,隨時可以取得食物。過量而失衡的飲食已經造成負擔,適度的飢餓反而有益健康。

西方的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說過,「在生病的時候進食,其實是在餵養疾病」。

楊博士認為,現代人因為各種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不合理的工作步調,和情緒困擾,都能透過斷食完成淨化與療癒。 將間歇性斷食當作常態,偶爾進行比較長時間的斷食,對身心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為什麼長者也該斷食?活化免疫系統是長壽關鍵

三天以上的斷食可以汰換掉老舊、不能正常運作的免疫細胞,並且在恢復正常飲食後,讓新的免疫細胞遞補上,達成讓免疫系統年輕化。

壓住發炎反應是能否長壽的關鍵,對認知功能和身體的活力都能帶來正面的影響。斷食可以讓免疫系統和肝臟得到整頓,將發炎指標降下來。

tricolor cavalier king charles spaniel puppy eating bread
Photo by Engin Akyurt on Pexels.com

你可以怎麼做?

書中介紹了多種不同頻率、營養種類的斷食方法。如果你從來沒有斷食過,可以參考以下步驟,循序漸進:

第一步:斷糖

第二步:斷醣

第三步:間歇性斷食(譬如 168、186)

第四步:偶爾嘗試長時間斷食(譬如三天)

大原則

  • 原型食物
  • 降低攝取精製澱粉
  • 攝取足夠的脂肪
  • 攝取十字花科蔬菜、綠色蔬菜
  • 攝取適量蛋白質
  • 優先選擇低 GI 食物

採取低醣飲食

低醣飲食的原則,是把澱粉減到一天 50 公克以下,大約是 1 碗飯的份量。

低醣,包括了高量碳水化合物的飲食,像是富含澱粉的蔬菜(例如胡蘿蔔、馬鈴薯、玉米)、水果、米飯、麵食、麵包與甜點。

把醣的攝取量降下來後,你會變得不那麼隨時想吃東西,因為胰島素不再隨進食而高高低低。血糖變穩、 體重下降、心情變好,比較不焦慮與憂鬱,注意力更能集中。

低醣飲食可以逆轉二型糖尿病。並讓得到心臟病、中風、癌症、失智、腎衰竭的風險降低。改善免疫功能,更能面對各種病原的威脅。

一個人如果能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也就能改善血脂和體脂過高的情況。

什麼是生酮飲食?

生酮飲食講究低醣少吃蛋白質(因為在體內的代謝到最後也會轉為糖分)、讓飲食熱量有80%來自脂肪

常見於生酮飲食的食物包括堅果、鮮奶油、酪梨、奶油、椰子油、肉類、蛋、乳製品、核桃、胡桃、榛果這類含油和蛋白質的堅果,以及將酪蛋白過濾掉的澄清奶油(ghee)、冷壓椰子油、冷壓亞麻油、特級初榨的橄欖油和酪梨油。

以上這些屬於好脂肪,比玉米油、葵花油、芥花油、大豆等植物性脂肪還要好。

另外,配合斷食的生酮飲食要注意多攝取淨碳水化合物低的綠色蔬菜(例如避免紅蘿蔔、馬鈴薯、玉米、芋頭),並少攝取一些蛋白質。

什麼是低 GI 飲食?

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縮寫 GI),用於衡量糖類對血糖值的影響,是一種食物升高血糖能力的度量。

低 GI 飲食,指的是飲食愈少加工,膳食纖維含量愈高,升糖指數愈低。例如生菜的 GI 低於煮熟的蔬菜、完整水果的 GI 低於打成果汁、全穀類的 GI 低於白飯,而白飯又低於稀飯。

相反的,如果一個食物過於容易吸收,而讓血糖升得很快,這就是高升糖(高 GI)飲食,會快速刺激胰島素,被過度刺激的胰島素可能又讓血糖下降太快。血糖的高低震盪,容易讓人的情緒高低起伏,精神也不容易集中。

因此建議,應該以糙米、根莖類項是地瓜、芋頭等食物代替白米、麵包、糕餅等精緻澱粉。讓澱粉轉為血糖的比例降低,也有膳食纖維的作用。

為什麼要先吃蔬菜?多攝取植物性食物?

葉菜類是低熱量、高營養的食物,除了含有豐富而有益健康的各種天然物,還有高量的膳食纖維在進入腸道後可以作為育菌素,為我們建立健康的腸道環境

改善腸道能夠幫助「腸腦軸」(gut–brain axis)獲得足夠的養分。腸腦軸,是人體內由大腦、腸道和腸道菌共同構成的系統,互相以荷爾蒙和神經訊息的形式進行溝通。共同調節了我們的情緒反應、新陳代謝、免疫系統、大腦發育與健康。

💡延伸閱讀:有情緒困擾嗎?問題可能就在肚子裡 其實我們都被微生物控制著《腸道.大腦.腸道菌》

飲食裡提高蔬菜的比例,能提升營養、降低熱量,減輕能量代謝的負擔,本身就是抗老化的一個重要環節。除了蔬菜之外,別忘了植物性的食物還包括堅果、香料、豆類和全穀類。

如何保護腸胃健康,並降低發炎?

我們已經知道腸胃健康,能夠影響新陳代謝和免疫系統,那麼除了多吃蔬菜外,還可以怎麼做?

楊博士建議採取以下作法:

  • 高膳食纖維的低醣飲食
  • 攝取益生菌
  • 吃發酵食品
  • 從蔬菜取得植化素
  • 攝取魚油
  • 從事適度的體力活動
  • 曬太陽、接觸紅外線
  • 攝取菇蕈
  • 學習放鬆

top view photo of food dessert
Photo by Jane Doan on Pexels.com

為什麼你應該優先選擇原型食物而非食品?

因為食品容易讓你不知不覺吃太多,接著不斷刺激胰島素,直到身體對胰島素不反應,開始了代謝症候群和慢性病的體質。

人和動物的演化過程一直保留追求滿足和快感的行為,促進生存的機會。舉例來說,進食幫助我們活下來、性行為促進群體生存。

在大腦由不同神經迴路控制這些反應。像是多巴胺能在在進食和性交時帶來快感血清素能調控心情。而這些神經迴路,也會將訊息送到下視丘,下視丘能調控飢餓感

為了容易儲存和處理,食品在加工時會破壞天然食物的結構,使得入口前就完成了大半消化工作,而讓身體更快吸收、對多巴胺獎勵系統造出更大的刺激。

本來攝取天然飲食會刺激瘦素、腸泌素和胰島素,自然抑制大腦的飢餓感而讓我們停止進食。但加工食品中的成分,會造出一個新的迴路,讓人過度進食。

怎麼知道哪些食物不該吃?

通常斷食一段時間後,我們的身體會變得敏感,譬如吃到特定東西會拉肚子、脹氣、發炎,就會少吃那種食物。

只要避免攝取那些會造成過敏或加重代謝負擔的食物,讓腸道恢復,免疫系統就可以得到休息,讓發炎減少。總之,只要對你有害就不要吃,不要讓自己被這個物質綁住。

「看到陽光,就會心情好」是有科學根據的

來到澳洲後,住處有個大陽台,日照充足,讓我總覺得一大早就充滿活力,原來是有原因的。

《療癒的飲食與斷食:新時代的個人營養學》書中指出,與陽光和土地接觸,對健康的好處完全不亞於飲食。我們的身體希望和太陽與地球的週期同進退。看到陽光,自然心情開朗、黃昏太陽西沉,我們也想跟著休息。

斷食中的聚餐邀請怎麼辦?

斷食是一種可以彈性進行的生活規劃,並不是非怎樣不可。與親友聚會可以從健康的飲食開始交流,將斷食留到你能夠自在安排的日子再進行。

斷食的時候肚子餓怎麼辦?

飢餓素的作用大概一小時左右就會消失,像潮水一樣會升起也會落下。只要懂得這個原理,自然明白飢餓的感受早晚會消退,可以把握這個機會觀察它的作用,也就不那麼容易受到控制。

brown and gray squirrel
Photo by NAUSHIL | SKYHAWK. ASIA on Pexels.com

我的實踐

寫這篇文章的當下,我已經實踐 168 超過兩年,也正邁向 186(一天進食 6 小時,另外 18 小時不吃),身體的變化看的見。

跟你分享我的守則:

  • 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最後還是覺得不飽足才吃碳水化合物(通常一天只有一餐會吃到澱粉)
  • 除了周末和朋友聚餐,不吃添加糖(食物本身就帶有糖分的不算,譬如玉米、地瓜,還是會吃)

以上守則雖然不完全符合書中指南,但這是目前為止我覺得做起來輕鬆自在、沒有負擔的方式,身體反應也良好,就繼續進行著。

最大的發現是:原來我不需要這麼多食物

記得幾年前嘗試減重時,覺得真是要命,明明兩個小時前才吃過東西,肚子怎麼又餓了?後來發現蛋白質比起碳水更能延長飽足感,因此會優先攝取蛋白質,慢慢能夠延長飽足時間。

但是對碳水化合物的依賴依然很強,覺得吃菜怎麼可能會飽

想不到這個迷思,在實驗間歇性斷食三天後,不知不覺打破了。

原來蔬菜吃的足夠,搭配一些脂肪和蛋白質,就能產生飽足感

從此晚餐以沙拉為主食不再那麼困難。

以前對吃沙拉嗤之以鼻的我,漸漸能感受到蔬菜對身體帶來的好處。

精神變得更好、消化也是。更重要的是,我的體力並沒有因此下降

過去認為人之於食物就好像汽車之於汽油,沒加夠油,怎麼會有力氣前進?

在讀完這本書後,我明白斷食其實是讓身體從充滿脂肪的地方獲得養分,而不是不攝取養分了。

一邊拉長斷食時間、一邊維持重訓習慣,我並不覺得力量有減少,還完成了人生第一個引體向上!

現在這種一天只吃一份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習慣,是幾年前一日三餐的我完全做不到、也無法想像的。如果不是循序漸進的看到改變,譬如精神變好、體重減輕、情緒穩定,我大概也不會往下走。

如果你正受身體病痛、潛在疾病或是情緒困擾著,不妨從斷糖開始,試試看適不適合你吧!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告訴我你的想法: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