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吧!麻瓜,佛地魔本來就住在你心裡《活出你的原廠設定》

上次更新:29 8 月, 2024
你不需要變得更好,只要接納原本的自己


心理勵志、個人成長類的書籍市面上已經很多了,《活出你的原廠設定》有兩個特點吸引了我的目光,一是「原廠設定」這個說法,對於工作常碰到 by default、Reset、Restore(預設值、出廠設置的不同說法)的我來說,非常好懂,甚至有會心一笑的感覺。二是作者蘇予昕並不是完全站在一個教練的角色,從旁告訴你如何做,而是自我揭露了許多內心世界。

身為一位公眾人物,要有勇氣跟社會大眾分享自己的陰暗面,相信沒有幾個人做得到吧!但作者卻分享自己善於忌妒的例子,貫穿全書,分享自己為何善妒、又如何和忌妒對話,進而接納自己

作者願意分享自己的故事,搭配具體的練習作法,讓本來僵硬的理論活了起來、也讓作品顯得獨特,充滿「人味」,怪不得受歡迎、被廣泛討論。

brown cookies on wooden table
Photo by Daisy Anderson on Pexels.com

《活出你的原廠設定》先將我們內心的「陰影魔獸」攤在陽光下,能夠覺察、指認、辨識那些經常出現的負面情緒。接著把這些情緒擺在一邊,探詢自己希望能達到的目標,並問問自己,這些目標是為了關愛自己存在,還是因為自我厭惡存在?

學會分辨兩者的不同,最後學習接納自己,如果沒有可以滋養的父母,就打造自己的「內在父母」。

你所有討厭的,都在你之中

作者認為,當我們對別人某個行為的憤怒,通常代表我們身上存在稍微欠缺的部分,我們把自己的缺點投射到別人身上。換句話來說,我們審判旁人時,其實正在審判自已。

讀到這裡,你是不是很想否認:拜託!我怎麼可能會跟「那種人」一樣?作者進一步分析,自身沒有的特質,我們連看都看不見,因此那些讓我們「很有感覺」的特質,正是因為我們有,但又因故不被允許擁有,才能引起我們關注。

未竟事宜

在完形治療中(Gestalt Theraphy)有個名詞叫做未竟事宜(Unfinished Business),表示生命當中有些事情雖然過去了,但其實並沒有好好落幕,會不斷地用各種方式吸引我們注意。如果過量,彷彿身上的能量也都被吸去了,生命會彷彿「卡關」一般,一直在同個地方兜圈。

未竟事宜有各種樣貌,舉凡可以提到遺憾、悔恨、罪惡感、如果、要是..就好了的回憶,都可能是你的未竟事宜。想想你的生命中,有沒有一些無法忘懷、無法原諒的情節?

如果對方還在世,也許還有機會以寫信或是當面的方式,訴說自己的感受,但要是對方已經離世了呢?其實,不一定需要別人的回應,有些事、有些感情,僅需要我們自己給他一個完結篇,就能繼續前進

????推薦閱讀:《一個人的療癒-真正的放下,是你不介意再度提起

brown woven bag on beach
Photo by Kindel Media on Pexels.com

情緒包袱是自己的責任

那些負面的回憶,造成了我們的情緒包袱,的確,我們可以丟包給加害者或父母,那樣就太輕鬆簡單了!但請理解父母也有自己的傷與限制。其實我們也需要父母的不完美,畢竟父母的好滋養我們長大,父母的壞讓我們成為自己。

長大後,這些未處理、未消化的人生經驗,跟他們再也沒有關聯了,我們不需要這些人來幫我解開情緒背包。雖然有別人的愛與陪伴也很重要,但真正能填補內在空洞的人,只能是我們自己。

說到這裡,我想推薦給你另一本書: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當中提到「不論你在童年時期所受的創傷有多嚴重,都不構成你未負起改變責任的理由」讀起來非常鏗鏘有力,如果我們不放棄童年時期的模式,又如何蛻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厭女症

你有厭女症嗎?平常在 PTT、Decard 看多了「仇女」文,可別以為這是男人的專利。身為女性,別以為「我很愛我自己」,就不會有厭女症。

如果以下特質符合,那可能你也有厭女症喔!

  • 覺得凡事要依賴他人、柔弱的人很沒用
  • 好勝又倔強,無法忍受自己看起來沒用
  • 身為女性的你,以身為女漢子自豪
  • 你希望男友、老公的薪水地位比自己高
  • 覺得當女人真吃虧

厭女現象的起源,來自於很久以前,男人想要鞏固自己的權利,就必須排斥其他性別。最好的方式就是詔告天下:男性特質都是好的,女性特質都是次等的。所以,我們的社會漸漸認為:陽剛是好的、陰柔是壞的、理性是好的、情緒是壞的

當內心在吶喊:「這不是我!我跟那些女孩不同」,其實就是陷入了厭女情節。試圖屏除陰柔的特質、穿上閃亮盔甲,認為這樣才能得到勝利。

其實我們不需要所有的勝利,只需要剛好的勝利。而陰柔和情緒,也正是幫助人類活得更加和諧、趨吉避凶的重要特質。

women smiling
Photo by Polina Kovaleva on Pexels.com

害怕「跟別人一樣」、又害怕「跟別人不一樣:是「平凡」才讓我們找到歸屬感

作者和很多人一樣,小時候很害怕跟別人一樣,怕輸、想贏。長大後發現,平凡不是外表、物質、地位上的不出眾,平凡的真正定義,其實是人性的共通點,包含生理、安全感、歸屬感、愛、尊重、自我實現等需求

如果太不平凡、太完美,反而讓人感到孤單、高處不勝寒。當我們努力將自己打點好,害怕麻煩任何人,卻錯失了表達需求和情緒,幫助自己與他人連結的機會

超級矛盾的是,許多人害怕跟別人一樣、又害怕跟別人不一樣。天底下大概就只有人類這個物種,非常渴望變成「別人」,逼得自己必須外向、必須討好、必須美麗……。

💡延伸閱讀:給失戀者的童話故事《公主向前走》

一方面怕自己表現的太平凡,覺得這樣自己就不特別,大家就不會尊重、尊敬我、欽佩我、喜歡我;但又害怕跟別人不一樣,不敢請假、不敢表達自己其實不喜歡大家都喜歡的東西、甚至害怕沒結婚沒生小孩,跟大家都不一樣,怪胎。

誰說要選邊站的?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我們其實不需要在獨行俠偽裝討好中二選一。透過「矛盾兩極練習」,幫助我們看見兩個矛盾特質都是我,但都不能完全定義我。

因為我比這些特質的總和更大、更多。我是能夠自由運用他們的主人,在適當的時刻,讓他們現身,發揮功能。謝謝這些矛盾的特質,一直陪伴在我的身邊。

pink roses
Photo by Isabelle Taylor on Pexels.com

比起「完美」,我們其實更需要「完整」

我們既平凡,也獨一無二

還記得《小王子》中,小王子第一次遇見五千朵玫瑰的時刻嗎?當他發現原來自己悉心照護的玫瑰,其實一點都不特別,他恍然大悟,世上還有這麼多驕傲的玫瑰。

我們都是那五千朵玫瑰中的其中一朵,如果把自己拆解成一小塊一小塊,去和他人比較,一定會失望,因為總是有人比自己聰明、漂亮;但另一方面,世界上卻又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種原廠設定,就像狐狸說的「你在玫瑰身上所花費的時間,讓你的玫瑰變得如此重要」。如果你用完整的自己看待世界,會發現,比較基準完全消失,因為太不一樣了,無從比起。

因此,追求「完整」而非「完美」,既擁有平凡,也擁有獨一無二,如果我們能馴服自己的內心,花時間了解、關愛與接納自己,就能同時感受平凡與獨一無二的美好,無須在兩者間苦苦掙扎。

為什麼動物不會有憂鬱症?活在當下

人類的大腦,相較其他動物擁有更多的皮質(cerebral cortex),所以我們更能「回憶過去」和「展望未來」,雖然看似比其他物種有更高的智商,卻也逐漸失去了動物本能中的智慧,也就是「活在當下的能力」。

創傷治療專家發現,動物在被追趕、打鬥、化險為夷後,都會花一段時間發抖或抖動身體,隨即就能恢復身心的平靜。但人不行,動物不會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即使在自然界每天都得面對豺狼虎豹的生存威脅,他們依然可以透過身體動作宣洩,不殘留恐懼與憂傷

反觀人類,在各種情緒創傷、工作壓力、人際衝突後,卻經常選擇壓抑、忽略、轉移注意力,身體更是處於凍結狀態。久了形成焦慮、憂鬱。

讓自己活得更「完整」吧,你不再因為「過去」的遺憾憂傷、或被「未來」的焦慮擔憂綁架,更自由在你想要的任一時刻回到「當下」,享受生命。

purebred dog shaking off water on walkway
Photo by Blue Bird on Pexels.com

練習:成為自己的「內在父母」

你也許聽過內在小孩(Inner Child),代表我們最天真、自由的樣貌,當然也伴隨著創傷、各種從小沒有被滿足的愛、照顧、關注、接納等需求。

不管我們的父母有多棒,都一定有不足的部分,所以長大之後當你對某件事情感到非常憤怒、悲傷,通常都與內在小孩未滿足的部分被喚起有關

如果探索到這裡就停止,其實蠻無賴的!因為有「內在小孩」,必定也有「內在父母」,如果我們只停留在內在小孩,寧可永遠地當個受害者、無能為力的幼兒,不斷向外索求愛和關注,最後會發現自己變成了黑洞,別人付出再多也不夠

所謂「愛自己」,就是由內在父母產生的愛,你一定知道自己最需要什麼

步驟一:你心中的內在父母是什麼樣子?回答以下題目:

  • 你的內在父母有哪些特質?
  • 當你難過(這裡可代入各種負面情緒)的時候,內在父母會說什麼、做什麼?
  • 當你覺得自己很棒的時候(這裡可代入各種正面情緒),內在父母會說什麼、做什麼?

步驟二:想像內心理想中「家」的畫面,包含你的內在父母

步驟三:請內在父母給你一個承諾,無論何時你需要,他們都會在

練習:起伏中安在

日子不會永遠風平浪靜,即使害怕受傷,拒絕再愛、拒絕嘗試,以追求「無痛」為目標,哪天低潮可能還是回來。既然如此,不如從現在開始練習接納,你會發現,自己其實很豐盛、強大。

書中提到的「起伏中安在練習」,是以正念(Mindfulness)為核心概念,在《正念減壓自學全書有詳細描述

blue jeans
Photo by Oleksandr Pidvalnyi on Pexels.com

我的實踐:追求意義,快樂隨之而來

前幾天跟身邊的人聊天,談到最近我對於工作忙碌的不滿意,以及如何安排休閒生活,本來只是發發牢騷、當作閒聊,聊了一陣後,他忽然提醒我:你是不是很在意「有意義」?我愣了一下,恍然大悟:對耶!

回想起來,我好像無論在工作或休閒都很追求「意義感」,連放假時追個劇,都喜歡「職人劇」,因為喜歡藉由看劇的方式,知道平常不常接觸到的消防員、醫護人員都在做什麼。因為看到這些從業人員背後的辛苦,對他們更有同理心,這對我來說就是「有意義」,因此樂此不疲。

心理學家 Victor Frankl 說:「快樂是追求不來的,因為他是活出有意義人生的副產品」,所以我們真正渴望的,是比快樂更持久的「意義感」。

我之前認為,快樂不就是意外吃到巧克力、忙了一周之後終於可以迎接周末這類顯而易見的事情嗎?那為什麼有時候,我在電腦前奮鬥了一天,終於生出一篇閱讀筆記、或是接到客戶求救,四處張羅後,終於為客戶找到解決方案,也會讓我感到很滿足?

原來,寫閱讀筆記是我「做起來享受的事」、而為客戶解決問題是「他人需要我的事」,這兩件事都是滿足活的有意義的重要元素。

brown gray and black butterfly perching on human finger
Photo by Jonny Lew on Pexels.com

日本作家茂木建一郎認為,我們需要滿足以下四項重要元素,才能感受到熱情、動力,和存在於世的價值感:

  • 找到你做起來最享受的事
  • 探索你從小到大最擅長的事
  • 別人會願意付錢給你做的事
  • 世界與社會需要你的事

練習:我今天的工作,可以幫助到誰?

問問自己平常的工作,可以幫助到誰?也許是像我一樣,為客戶解決問題、或是讓地球更健康、甚至,你的存在本身,就讓他人感到快樂。

這些事情顯然是有人付錢給你、也是世界需要你的事,那麼你做的時候開心嗎?逐步探索,離「活的有意義」更近一點。

與其做好人,我寧願做一個完整的人

心理學家榮格(Carl Jung)說:「與其做好人,我寧願做一個完整的人」(I’d rather be whole than good.)

期待我們都能活出原廠設定,接納自己本來的樣子。

幫助內向的你找到熱愛工作,走出逆境、享受生活

電子報每周五寄送 | 提供實用指南,用你的方式,去想去的地方

如果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歡迎訂閱電子報,我會持續與你分享。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告訴我你的想法: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0 Comments
Oldest
New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