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童年逆境經驗,提高了生病機率《深井效應》

上次更新:8 4 月, 2024
好在身體有可塑性,只要用對方法,都能幫助自己活得更健康、完整

1854 年有一位倫敦的醫生,接到許多霍亂病人。當時大家都認為,霍亂是由空氣傳染的。

為了醫治病人,醫生先是開了許多抗生素,但情況沒有改變,這場霍亂造成超過五百人死亡。

醫師做過許多調查後發現,這些病人似乎都和一處水源有關-一口用把手打水的公用井。他好不容易說服政府,移除那口井的把手,疫情終於有轉機,平息了下來。

幾十年後,人們終於相信,霍亂的傳染途徑是那口井,因為太多人使用了,衛生習慣又不好,而藉由把手,將細菌不斷傳播。

如果一百位拉肚子的病人中,有九十八位都在同一口井取水,身為醫生你會怎麼做?你可以不斷開抗生素,協助病人對抗細菌,或是著手研究那口井有什麼問題

這就是「深井效應」的由來。

brown and white bear plush toy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com

發現患病只是表徵,惡性壓力才是深埋井底的要素

深井效應》,由一位醫師在第一線看到孩子們有許多共同問題,例如注意力不足、發育不良、過胖、過瘦等等,往上找出根源,終於找出深井裡的有毒物質:童年逆境經驗。於是提出治療方案,進行健康差異問題改善計畫。

作者明白一個人力量有限,於是組成團隊,除了醫師以外,也有社工、心理師、心理學家、護理師,還有健康顧問團隊,發展出實用療法。治療內容包括基層醫療保健、身心健康、研究、政策、教育,以及社區與家庭扶助,用以治療惡性壓力。

公共衛生能夠由根源解決問題

《深井效應》的作者 Nadine Burke Harris 除了醫生的身分,也是位公共衛生學者,觀察到這些孩子的病情後,促使她用公共衛生的角度來解決問題。

我一直非常敬佩公共衛生專家,認為是讓人類社會變得更好的幕後英雄。雖不像醫生可以光芒萬丈的在第一線登場,解決危機狀況,卻是在背後推動,讓整個社會的健康條件變得更好的主使者。

自從讀過發現事情比你想像的美好《真確》後,我相當欽佩作者 Hans Rosling 對於世界的人口概況有如此廣博的知識,以及喚起大眾注意的熱情,讓人們真正意識到應該要如何採取行動,讓世界進步下去。Hans Rosling 也是一位公共衛生學者。

例如經常「洗手」,這件在現在看來,已經是大部分人都有的基本概念,在 19 世紀以前,卻仍不普遍,即使連每天都要進刀房的醫生,都很少洗手,更不用說消毒了。

直到一位匈牙利的婦產科醫師,觀察到由男性醫師接生的產房,死亡率比由女性助產士接生的產房高,才著手觀察、歸納,得出結論:原來男性醫師上午會接觸屍體,替屍體解剖,下午進產房進行接生,中間並沒有好好洗手或消毒相關器械,才因此造成許多婦女感染而死。

此後,醫師大力提倡探視病人前要好好洗手與消毒,才大幅降低產婦的死亡率。

從洗手這麼簡單的動作開始,不需要更多的醫療資源介入,而是從教育做起,從根源就把問題解決,簡直太聰明也太偉大。公衛專家像無名英雄,從旁觀察,接著行動,作一些看起來很普通,其實對人類社會影響深遠的事情。

crop person washing arms with soap
Photo by Sarah Chai on Pexels.com

童年逆境經驗為什麼重要

先說結論:研究顯示,童年時期發生的創傷,會影響到成年時期的身心健康,甚至會讓人更早死。

理性上,我們知道現在已經脫離童年創傷環境了,但是我們的身體和情緒腦,卻還活在過去。

💡延伸閱讀:別怪罪於基因了《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童年經驗能改變我們的大腦和身體,但這不是在說我們有問題,而是一個人為了存活所發展出來的生存機制,是生命力和韌性的表現。只是,當我們已經脫離危險了,大腦和身體卻不知道,所以持續用舊有的大腦迴路運作、持續處在「戰或逃」的備戰狀態、持續讓杏仁核警鈴作響,將周遭許多東西都視為危險。

什麼是童年逆境經驗

研究指出,童年歷經經驗讓生病機率提高。比起遺傳疾病,惡性壓力更容易從父母傳到小孩身上。

以下整理十類童年逆境經驗:

  • 情感虐待,一再發生
  • 肢體虐待,一再發生
  • 性虐待,曾經發生
  • 肢體忽視
  • 情感忽視
  • 家中有藥物濫用情形
  • 家中有心理疾病患者(和憂鬱症患者、心理疾病患者同住)
  • 母親遭受暴力對待
  • 父母離異或分居
  • 家中有犯罪情形(家人入獄)
lonely girl sitting on a doorway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com

童年逆境經驗檢測表

童年創傷可能比你想像中還普遍,趁著四周沒有人,看看自己是不是曾經歷過下面這些吧!放心,沒有人知道你的答案。

在十八歲以前,你是否覺得/感覺/認為:

  1. 你的父或母或其他住在家裡的大人,時常對你咒罵、羞辱、侮辱、說輕蔑的話、或做任何行為讓你覺得你可能會有任何肢體上的傷害?
  2. 你的父或母或其他住在家裡的大人,時常推你、抓你、摑掌、朝你丟東西、或甚至是打你讓你身上有傷痕瘀血或嚴重受傷?
  3. 你的父或母或其他住在家裡的大人,時常以你不喜歡的方式碰觸你的身體,或是要你碰觸他/她的身體,或是要求你做任何性相關的行為像是口交、肛交、或是性交?
  4. 你覺得家庭裡沒有一個人愛你、認為你是重要或特別的,或是你覺得家裡的人並不彼此照料、彼此間並不親密或是支持對方?
  5. 你沒有足夠的食物吃、需要穿髒衣服、覺得沒有人會保護你,或是你的父母因為喝太醉了或是濫用藥物毒品導致疏忽對於你的照顧,像是你生病時沒有帶你去看醫生?
  6. 你是否失去一位親生父親或親生母親因為離婚、棄養、或其他原因?
  7. 你的母親(或是繼母)是否時常被推、抓、打、踢踹、被丟東西、或甚至是被人拿刀子威脅?
  8. 你是否有和有酒癮問題或是藥物毒品問題的人一起住過?
  9. 和你住在一起的人是否有憂鬱症或其他心理健康疾病、或是否有人曾經嘗試自殺?
  10. 你的家庭(或和你一起住的人)是否有人曾經入獄?

如果以上問題中,有超過四個問題都回答是,很可能童年困境困擾著你。

black haired boy crying
Photo by Kat Smith on Pexels.com

怪罪型直覺偏誤:因為沒錢才會去犯罪、因為貧窮不注重衛生才會生病

如果老師發現一位學生成績不好,以為只要幫學生調整學習策略就好,結果卻無效,為什麼?

因為這樣的思考是基於「良好的課業表現來自於有效的學習行為」,而且「調整學習策略,就會讓學習有效」,這樣的思考顯然太去脈絡化。可能這名學生的生活中有其他事情困擾著他,養成學生下次碰到挑戰時馬上就放棄了的習慣,因此調整學習策略,無法解決問題。

其實大眾也常對犯人或病人有這樣的迷思,認為就是沒錢才會去犯罪、貧窮才不注重健康衛生,所以才會生病。

發現事情比你想像的美好《真確》中,作者提醒我們,當壞事發生,把錯全都推到一個人或是單一因素上,實在太簡單,但如果我們過於沉溺於簡單的指控,沒看見更複雜的真相,就很難解決問題

《深井效應》提到,過去我們認為貧窮社區犯罪多、生病多的原因是因為貧窮。因為窮,所以犯罪,獲得財物;因為窮,所以不注重健康衛生,容易生病。但進一步蒐集數據,發覺富人社區其實也有一樣問題。

研究指出,「童年逆境經驗檢測表」即使調查對象是中產階級家庭中的孩子,仍有超過一半有過至少一種的逆境經驗,而超過百分之十的人擁有四種以上。此外,一個人童年逆境經驗的分數越高,身體不健康的可能性就越高,例如,有四分以上童年逆境經驗分數的人,罹患心臟病和癌症的機率是他人的兩倍。

許多成長在富裕或中產階級家庭中的孩子,也曾經歷過不堪的童年壓力。他們長期承受的痛苦,被隱藏在幸福家庭的假象之下,難以言喻。因此,與其將生病歸因於經濟條件,我們更相信是心理壓力造成生理疾患。

解方:我們的身體是可被調整的

經過許多個案研究,作者發展出一套有效的策略,治療針對壓力反應失調的病人,治療重點包括:睡眠、心理健康、健康的人際關係、運動和營養以及正念。

運用這套治療方式,看到病人的進步,無論是有效控制氣喘、體重,或是學業獲得進步,甚至是終於露出笑容。

shallow focus photography of girl wearing blue shirt
Photo by mohamed abdelghaffar on Pexels.com

童年逆境不需要被「克服」或「遺忘」,療癒讓我們從「知道」開始

除了分析臨床所碰到的各種案例,作者也自我揭露了自己的母親是思覺失調患者的成長故事。由於充滿愛與活力的媽媽、渾身都是壓力和焦慮的媽媽同時存在,且無法預知,為了生存,作者變得非常懂得察言觀色,長大後也能在工作上保持冷靜、穩定。

逆境不見得總是帶來負面影響,有些人經歷過苦難後,反而能變得更堅忍、懂得同情他人、更願意保護別人,甚至是得到自己小小的超能力。

她理解自己的母親以前沒有這些知識,也不曉得該怎麼幫助自己和孩子,那時候的她只能盡己所能地顧好整個家。

我們不需要「克服」自己的童年,而忘記或怪罪那些經歷也沒有用處。我們也不該把童年逆境經驗視為悲劇或童話故事,而是去理解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而對自己又造成什麼影響。

了解大腦和身體在特定情況下會有什麼反應之後,我們就能更積極主動處理事情:發生會觸發壓力反應的事件時,也能知道該怎麼支持和我們所愛的人。

💡延伸閱讀:

透過與內在小孩對話,成功克服搭機恐懼。臨床心理師教你改寫人生劇本《重建生命的內在模式》

別怪罪於基因了《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woman wearing brown top and beige leggings taking picture rainbow painted wall
Photo by Francesco Ungaro on Pexels.com

後記

記得《被討厭的勇氣》中有一項主要論述,作者岸見一郎主張「心理創傷不存在」,不要把什麼心理問題都怪罪給童年、更不要沉溺在原生家庭裡,因為那都已經過去了,怪罪給童年是一種弱者的行為。不過關於童年經驗影響成年後各種身心症、甚至中風的論述,卻已經開始在不同的研究和書籍中找到,證實確實有科學根據。

話雖如此,我卻不認為岸見一郎說的是完全錯誤,他的論述雖然苦澀,卻是可以治病的良藥。重點不在發生了什麼,而是我們如何處理、怎麼相處。

童年是我們沒辦法選擇的,值得慶幸的是,身體有可塑性,長大後的我們,只要用對方法,都能幫助自己活得更健康、完整。

無論你有沒有童年逆境經驗,我都邀請你成為「創傷知情」,當這個社會能夠開始討論童年逆境經驗,我們就能提供更多支持與理解,幫助更多人復原。

也許有一天,童年創傷經驗就跟吃花生會過敏一樣,講出來也沒人會用異樣眼光看待。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告訴我你的想法: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