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工作者在資訊爆炸時代突圍而出的 6 個策略《深度工作力》

上次更新:8 4 月, 2024
當專注力的主人,像藝術家一樣思考,像會計師一樣工作

你被 Email、訊息和社群媒體淹沒了嗎?

有多久沒有好好思考一個問題、寫一篇文章、或是想想下一步?

曾幾何時,注意力成了珍貴的資產,日常生活中的一百件事情都在嘗試把它偷走。

幸好,Newport 告訴你,給自己每天三到四小時、每週五天,不被打斷且審慎安排的深度工作,可以創造出許多高價值的成果。

這不是第一次讀作者 Cal Newport 的書了,Newport 是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的電腦科學系副教授,年輕的時候經歷過成功的網路創業,因此對於如何找到熱情並投入工作,有自己一番獨到的見解,收錄在《深度職場力》。我很喜歡那本書大膽推翻熱情假設,並佐以實證,推薦閱讀。

接著又因為身處資訊領域,有感於周圍的人深受「資訊成癮」所苦,因而研究、訪談,發表了自己一套見解,收錄於《數位深度大掃除》。我最喜歡作者引用脫口秀主持人的這句話:查看你獲得幾個讚跟抽菸沒什麼兩樣。一語敲醒自以為生活習慣良好、卻被數位工具綁架而不自覺的大眾。

最新著作《沒有 Email 的世界》則破除現代知識工作者以收發 Email 數量衡量生產力的迷思,期望幫助我們避免電子信箱的暴政,創造更平靜、更高品質的工作。

讀完他的《深度工作力》,老實說,我在書裡面沒有得到什麼以前不知道的事情,倒是發現許多觀念也在過去讀過的幾本書裡面出現過。因此這篇閱讀筆記,我不摘要重點和大綱,而是直接將這些重複的觀念整理出來。

我相信這些觀念會被不同暢銷作者反覆提出,一定不是空穴來風,這也應該是其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值得記錄下來和你分享。

還想跟你分享,自己讀這本書是用聽的,我認為聽實在是很棒的媒介,可以讓眼睛好好休息,聽的時候無論是閉目養神或是觀察周圍的人事物都很棒,只是別不小心睡著了。

更棒的收穫是,能夠享受閱讀所感受不到的親切感。聲音是帶有表情的,許多本來藉由閱讀文字感受不到的情緒,在有聲書中更能凸顯出來,尤其是一些由作者本人錄製的有聲書。

💡這本書我是用聽的。我將更多聽有聲書的心得和經驗分享於我如何聽書、聽了什麼書:用 Libby 和 Spotify 聽 17 本有聲書的經驗分享

深度工作,是你在這個 AI 世界的唯一出路

在 Open AI 和 ChatGPT 已經大舉進入我們工作和生活的現在,各種淺薄工作(Shallow Work)已經漸漸被 AI 取代,真正能讓自己保持價值的,是深度工作(Deep Work)。

兩種工作的定義如下:

  • 淺薄工作:不會創造新價值,容易被複製,譬如回覆 Email,敲定會議時間
  • 深度工作:能創造新價值、讓你學會新技能、不容易被複製,譬如研究一篇文章、準備一場演講、知識分享

幫助我們增加深度工作時間的關鍵,就是心流(Mind Flow)。心流的概念也貫穿兩本我很喜歡的書《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以及《正念減壓自學全書》。只是用了不同名詞,後者用了「同在模式」一詞。

你有沒有曾經很專注在什麼事情上的經驗?有時候一投入就是幾個小時,一回神才發現已經過了好久了?這就是心流(Flow)時刻。如果能夠觀察自己在執行哪些任務時會進入心流,再關注自己的精力消耗,就能慢慢打造出自己的完美工作。

💡延伸閱讀:如何用「設計思考」,追求理想職涯、規劃幸福人生《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Newport 在觀察過 CEO、記者、上班族和作家等各種職業不同的工作模式後,整理出四種深度工作的時間安排方式:

  1. 修道院式:去除或減少淺薄義務。
  2. 雙模式:切割時間,分配一些明確的時段給深度工作,其餘的時段開放給別的事。
  3. 節奏式:每天在固定的時間開啟深度工作。
  4. 記者式:任何時候,只要能找到空擋,切換到深度工作的模式。

其中節奏式是比較適合多數上班族的方式,因為我們不太可能像作家一樣,在森林裡找一間小屋,就三個月不出來、專心寫作;也不容易像學者一樣,每周安排一整天完全不收信跟接電話;要隨時切換工作模式,也很考驗心智的肌肉。

每天在固定時間相較之下,是件可努力的目標。但應該如何養成?

a woman in white long sleeves writing on paper
Photo by Polina Tankilevitch on Pexels.com

為你的生活建立儀式感

最具創造力的頭腦,像藝術家一樣思考,像會計師一樣工作(Most creative mind Think like an artist Work like an accountant),書中以這句話提出習慣的重要。

習慣像一種肌肉一樣可以訓練,為你的生活建立一種儀式感,就像跟著音樂的節奏一樣,讓進入深度工作毫無阻力。

如何為你的生活建立養成進入深度工作的習慣?有在運動的人都明白培養運動習慣的重要性,如果一年後想要去爬嘉明湖,那麼最好能夠評估自己的體能,從健走開始,讓自己能走,接著要能負重,除此之外還需要學習各種登山知識。

這些準備過程都需要時間,不可能睡一覺醒來就具備所有能力。因此訂定計畫(或是菜單)的時候,會以周或者月為單位,知道自己每個階段應該做到哪些事情。

有同樣想法的還有商業寫作專家 Mark Levy,他曾在《自由書寫術》分享,自己能夠每天創作的秘訣就是培養寫作習慣,在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情

即使是大名鼎鼎的作家海明威,也沒有辦法一坐下來就「開機」,進入寫作模式。善用一些自己的專屬習慣,譬如「每天一定要寫五百字」、「先從唱反調暖身遊戲開始」、「規定自己文章中一定要出現特定物品」等方法,幫助自己進入狀態。

silver iphone
Photo by Thought Catalog on Pexels.com

戒掉社群媒體

身為暢銷作家和知名部落客,Newport 完全不用社群媒體,平常也不太容易找到人。想要連絡他,還得透過分流的 Email。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這一切是在有意識分析和篩選後得到的結果。

Newport 其實完全不否認社群媒體帶來的益處,也明白身為創作者,和粉絲互動是重要的任務。但他認為,相比之下,專心產出好作品和好研究帶來的效益更高。

在《數位深度大掃除》中,他明確定義了數位斷捨離的三個原則:

  • 第一步:定義科技規則
  • 第二步:停用三十天
  • 第三步:重新導入新科技

💡延伸閱讀:手機滑不停?加入注意力抵抗運動,4 個社群排毒的建議,幫你奪回注意力《深度數位大掃除》

toilet paper roll on dish with fork and knife
Photo by Vlada Karpovich on Pexels.com

什麼是必不可少的?

Newport 曾觀察幾位暢銷書作家和最高產的優秀學者們的工作習慣,發現這群人都有個共通點:有意識的選擇。選擇什麼事最重要的,也就是讓什麼工作進入自己的行事曆。

少,但是更好》這本書中說: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優先是什麼,就會把別人的優先當優先。

應該花時間跟粉絲互動還是專心寫作?應該參與學生的論文討論,還是請他寄來草稿,找時間閱讀並回覆?每一項工作,都讓這些優秀工作者們反思,深度工作時間應該在滿足他人的期待,或是自己的核心目標

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優先是什麼,就會拿他人的優先當優先。不僅工作中被待辦事項追著跑。擴大到整個人生,也容易隨波逐流。譬如追逐名牌、更大的房子、更豪華的車子。然後?然後一生就這麼過完了,再也沒有機會實現真正重要的事。

💡延伸閱讀:如何有紀律的追求少、活得好的 3 個觀點《少,但是更好》

pink claw machines with soft toys
Photo by Harrison Haines on Pexels.com

別回信了,大膽把不適合的客戶炒魷魚吧!

知名部落客Tim Ferries曾寫過一段話「養成讓小壞事發生的習慣。如果不這樣做,你將永遠沒有時間去做那些改變生活的大事。」(Develop the habit of letting small bad things happen. If you don’t, you’ll never find time for the life-changing big things)。

我們收到信就覺得一定要回,這好像是一種責任。於是收件匣就像薛佛西斯的收件匣一樣,永遠有回不完的信,但 Newport 直接告訴我們:不用每封信都回、也不用這麼容易被找到。

Tim Ferries 更直接,提出「選擇性無知」(Selective Ignorance),意指忽略所有不重要的資訊。在創業初期,就選擇合適的客戶,直接拒絕或忽略其他信件。

我也曾經陷入這樣倉鼠跑摩天輪般的無止盡 Email 迴圈,直到學會定時收信、選擇哪些信件要仔細讀,以及哪些信該回、什麼時候回

一開始當然也很擔心,覺得這樣同事和客戶會不會覺得找不到人?實際實驗的結論是,人們會接受你的工作型態,只要你能清楚定義和說明。

日子久了以後我發現,有時候忙碌反而才是一種懶惰,因為這讓自己不去思考真正重要的任務是什麼,而只是埋首在數不清的信件和訊息中。選擇做什麼,才是提高深度工作的途徑。

💡延伸閱讀:治療資訊焦慮症的良藥竟是「無知」?原來忙碌才是懶惰《一週工作四小時》

faceless woman showing fresh apple and sweet doughnut
Photo by Andres Ayrton on Pexels.com

先支付自己

書中指出,即使是最高產的深度工作者,每天的深度工作時間最多也只有 4 小時。有感於時間這麼珍貴有限,Newport 建議在一天的開始之際,就將深度工作的時間定義出來,先做最重要的事。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也在《杜拉克談高效能的五個習慣》提出,每天要做的事太多了,無論管理的是一間公司、一個團隊,或是你自己本身,「專注」是幫助我們變的高效能的關鍵。

古時候的旅人要遠行時,沒有網路,甚至連地圖都還沒被發明,靠的就是觀星來辨別方位。也因此會尋找北極星,為迷途的人們指引方向。

培養高效能習慣就像朝著北極星前進。如果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做完,那至少要能決定哪些是「最重要」的,並優先處理。這樣一來,即使不能做完,也能知道正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

問問自己的身體,什麼時候最能專注處理事情?是清晨還是深夜,無論是什麼時間,優先留下,為最重要的事付諸行動吧。

💡延伸閱讀:原來我們都搞錯了,該管理的不是任務,而是時間,因為任務無限,而時間有限《杜拉克談高效能的五個習慣》

green cactus plant on pot
Photo by Scott Webb on Pexels.com

後記

除了以上觀點外,還有一個我覺得很棒的觀點,那就是忍受無聊,才能體會美好

Newport 在發現人對深度工作的精力有限後,相信應該要從能量管理,管理自己的精力和腦力,不被淺薄的事物干擾,因此鼓勵減少,甚至戒除對社群網站的依賴。

無論是在超市排隊、餐廳等餐時,別低頭划手機了,如果做太多,就只是讓大腦的注意力繼續被各種資訊占據,接著就會疲勞,反而到需要深度工作的時候才發現沒有精力。你需要適時忍受一點沒事無聊,來交換全神貫注的心流狀態。

我們都太習慣讓大腦進入自動駕駛(Auto Pilot),甚至讓生活選擇我們了。拿回主控權,你才是自己專注力的主人。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告訴我你的想法: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