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同學不是靠著父母人脈去知名外商實習,就是飛往歐美參加昂貴的遊學團。而我無論怎麼努力讀書,放假只能打工,賺取生活費。到了畢業求職季,履歷和經歷根本無法和同學競爭」,「這樣起跑點的差異,讓人感覺好無助」
同樣的困境不只在求學生涯,也包含進入職場後。
在一場產品發表會上,你看著同事站在台上,滔滔不絕的講述著自家產品的優勢,充滿自信。接近中場休息時間,還不忘妙語如珠的提醒大家參加抽獎活動,逗得來賓哈哈大笑。稍晚的餐敘,同事依然是全場焦點,能夠帶動氣氛,大家都期待他的出現。
當天的活動很成功。活動結束後,你站在漆黑的會場回顧一整天的行程,心想:「好羨慕啊!但那偏偏不是我」。
你生來就比較容易緊張、常常臉紅,有時候講話還會結巴,那些在台上綻放光芒的機會,似乎永遠不屬於你。有時候,即使不站在台上,只是開會跟面試,也足夠令你手足無措。你總擔心自己沒準備好,或是重複一些與會者都知道的事情。
要回答這些困境和難題可以對症下藥,簡潔有力,但《內在原力》的作者愛瑞克打算直接修改你的演算法,發揮出與生俱來的潛能,讓人生重新設定。
讀《內在原力》時有種既視感,因為書中提到許多別的書或是名人的言論,可說是集大成。其中重要的九個心態設定,我想和你分享曾讀過的相關書籍,作為延伸閱讀。
快速連結
心態 1:對自己的人生負起全責
「像經營一家公司那樣經營自己」,作者認為就像一家公司有願景一樣,我們也該為自己設定目標,並時時回頭檢視。
針對這個心態,我有兩個思考。一是人是會變的,曾經很喜歡的人會無心繼續、愛吃的東西不再想念,那曾追求的人生夢想變得不再吸引人也不足為奇。與其追求一心一意,貫徹始終,邊走邊想也很好。只要記得定時回頭盤點自己的獲得,並把價值說出來。不跟隨他人定義的成功,探索自己的地圖。
二是目標該如何定義?我們該用一個人所擁有的東西來衡量他,還是用他是什麼樣的人來衡量他。
我們該怎麼衡量一個人的價值?古希臘哲學家 Protagoras 說:人是萬物的尺度(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時至今日,由於社會的價值觀改變,先鋒基金(Vanguard)的創始人 John Bogle 巧妙的做了替換:物是人類的尺度(Things are the measure of the man)。曾幾何時,我們用所擁有的金錢、社會地位、名聲、掌控的權力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而不是這個人為社會貢獻了什麼?
每個人對於成功的定義不同,對於美好人生的想望也都不同,記得問問自己是在走別人的道路,還是開創自己的地圖。
????延伸閱讀:
心態 2:工作組合
《內在原力》提出人應該要有三種工作,分別是有金錢收入、無償但能發揮自己天賦和能夠自我實現的工作。如果貪心一點,把喜歡的事情做成事業呢?在《工作必須有錢有愛有意義》中,作者佐伊提供另一種思考方式。
此外,我也想問問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一個問題:如果丟掉名片,你還剩下什麼?如果覺得無償供作和自我實現聽起來都太高尚、太遙遠,至少也能為自己的將來打算。如果有一天公司不要我了,該如何自食其力?
我認為擁有不同工作組合,不僅是讓自己有機會發揮天賦、讓人生活得更精采無憾,同時也是風險管理。藉由務實的回答自己要怎麼維持生活和照顧家人,提前盤點自己有哪些「被利用的價值」,做好準備。
????延伸閱讀:
心態 3:利他共贏
愛瑞克相信「利他共贏」,認為幫助他人,最終也會對自己產生正面影響。其實生物學家和歷史學家對利他主義也非常感興趣,做過許多研究,共同的結論是:利他是一種演化過程中留下的出廠設定,因為利他行為提供的演化的優勢,讓生物可以確保種族延續。
????延伸閱讀:
心態 4:善用成功方程式
作者愛瑞克提出新時代的成功方程式:「熱忱」 X 「能力」 X 「思考方式」 X 「成功者防護罩」 X 「人際槓桿」。放在最前面的熱忱,指的就是「心流」(Flow)。
你有沒有曾經很專注在什麼事情上的經驗?有時候一投入就是幾個小時,一回神才發現已經過了好久了?那就是心流。
關於找到天賦和熱情,就能從此快樂工作,達到成功這類說法,Cal Newport 曾在《深度職場力》中直接點破:追求熱情是糟糕的建議!認為熱情是一個迷思,並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要能夠擁有美好工作應該讓工作具有創意、影響力、自主性三個特性,並將重點放在變的強到沒人可忽視,接著慢慢找到熱情,並快樂工作。書中也提到數個案例,包含作者本身。務實的觀點,值得推薦。
????延伸閱讀:
心態 5:站對地方
普通人擔心自己還不夠優秀,不敢主動和成功人士連結,苦苦等待機會來敲門;擁有內在原力者則是在積極提升能力的同時,也主動站出來讓別人看見。
有時候不僅是擔心自己還不夠優秀,身為內向者,要主動站出來讓自己看見可真是一種巨大挑戰。幸好我們生在這個網路發達的時代,可以讓我們安穩的待在家裡,持續的創作好作品,讓族人找到自己。
????延伸閱讀:為什麼小團體可能是你職涯發展的阻礙?《突破同溫層的社群人脈學》
心態 6:無限思維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地累積,超越自己比戰勝他人更重要」。作者說:「這世界很大,大到足以容納所有人的成功」。除了從「空間」切入,《宇宙必修課》則是從「時間」切入。
如果可以理解世界上的各種因為意識形態造成的對立,放到整個宇宙歷史來看,其實不過就是一眨眼的事情,那麼跳脫出競爭思維,會更容易。
????延伸閱讀:宇宙其實也活在我們的身體裡《宇宙必修課》
心態 7:沒有壞事
世事總有好不好,找出壞事背後隱藏的好事。這個概念讓我想起《活出你的原廠設定》,作者大方剖析自己小時候容易嫉妒的個性,表面上看起來完全是個缺點,但如果靠的更仔細一點觀察,會發現嫉妒是因為想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優秀,以及帶點不服輸的韌性。
因此不需要責怪這些缺點,而是成為能夠自由運用他們的主人,在適當的時刻,讓他們現身,發揮功能。
????延伸閱讀:醒醒吧!麻瓜,佛地魔本來就住在你心裡《活出你的原廠設定》
心態 8:擁有包容力
無論在工作或是生活中,總不免碰到「黑洞人」。
黑洞人,指的是充滿負能量的人,可能是家人、同事、朋友。這些人可能不停抱怨、或是自私自利。如果跟黑洞人靠得太近,能量都會被吸走。
《內在原力》中提到「每一個黑洞都曾經是恆星,是我們來晚了。」認為可以嘗試去理解黑洞人為什麼變成現在這樣。我認為談包容太沉重(至少一開始),但可以從理解開始。
黑洞人也許是曾受過創傷的人,會對於特定的氣味、人物、言語、行為,甚至是顏色有強烈的情緒反應。心理受創的人傾向於把自己的創傷套在身邊每件事情上,不太能辨認正在發生的事。例如曾上過戰場的軍人,可能對於特定場景特別容易受到刺激,但外顯出來的反應卻是暴怒。
????延伸閱讀:別怪罪於基因了《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心態 9:常保初心:以終為始(Be,Do,Have)
對於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你抱持著「擁有-做-成為」(Have-Do-Be)還是「成為-做-擁有」(Be,Do,Have)的心態?
「擁有-做-成為」是蠻普遍的思考模式,例如想「成為」工程師,那必須先去上資工系課程,「擁有」資工學位,接著「做」寫程式的工作,最後成為工程師。
許多「半路出家」的優秀工程師早就打破了這種思維,而是先以工程師的心態出發,開始寫程式、揣摩工程師的思考方法,最後順便擁有工程師的頭銜。
這讓我想《自學力就是你的超能力》中曾提到「並不需要非常厲害才有資格教人」,作者 Flynn 深知自己並不是身材最完美的人,但很多人都很羨慕他能夠引體向上、倒立、舉起重物,認為他精實又強壯,想知道怎麼辦到的。
他並不介意自己不是最健美的,但身材最健美的並不見得樂於分享、善於教學,所以他藉由寫作分享如何健身,漸漸的在健身教學方面得到越來越多人關注。
「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但你得先開始才能變得厲害」
????延伸閱讀:《自學力就是你的超能力》健身系個人品牌案例的 6 個啟發
寫在最後
想跟你分享書中讓我感到生動的一句話:「有的人能夠感受雨,有的人只是被淋濕」(Some people feel the rain. Others just get wet.),這句話的確切來源有人說是牙買加歌手,雷鬼樂鼻祖Bob Marley,也有人認為是來自美國鄉村歌手Roger Miller。
記得國小的時候老師曾經以下雨天為題,要大家練習造句,大多數小朋友都說不喜歡下雨天,因為不能出去玩。這時卻有位同學說:我最喜歡下雨天了!因為可以在家玩。同樣一件事情,看待的觀點不同,也造就不同心態。
長大後面對的挑戰往往沒有那麼單純,無論職場上碰到黑洞人(而這個人剛好是你老闆)或者發現自己性格和能力的重大缺陷都能讓人非常沮喪。
即使發生的事情真的只有糟糕,想不到任何好處,第一當然是要想辦法作些什麼,無論選擇奮力突破重圍或是換個舒服的角度,與它共存。當回頭看,一定也能找到這個事件對你人生帶來的意義。